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我嘉书房”为百姓打造“家的书房” 政企合作 资源共享 百姓受益

来源:中国文化报 | 黄艺芹 洪伟成  2018年03月07日08:19

“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有空就举家来这里看书,做亲子阅读、互动,其中的乐趣唯有亲自来体验一番才能知道,这里是真正‘家的书房’。”日前,上海首家以政企合作模式运行的全天候开放的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点“我嘉书房”(菊园·绿地天呈)迎来了一周岁生日。市民郑玲玲一早就带着女儿从马陆镇赶来为“我嘉书房”庆生,并参与了庆生特别活动——“带上书本去旅行”。

活动前一天申城气温骤降,还飘起了雪花。然而寒冷并未冲淡人们的阅读热情。活动日下午1点,“我嘉书房”(菊园·绿地天呈)内,20余位读者人手一本《千年教化:嘉定孔庙与科举文化》率先读起来,通过品读与答题卡相结合的方式,探寻这座江南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老故事;书房外的空地上,15组家庭早已蓄势待发,背着备好的书籍准备骑行至雅昌艺术中心的阅读空间去与人分享、交换;而在绿地天呈的另一间会议厅里,“我嘉阅读汇”主题活动“我嘉书友沙龙”迎来了嘉定地方史专家陶继明和青年朗诵艺术家吴笑,通过解说专题片《城墙》、图说嘉定、朗读散文《寻访嘉定古迹》以及互动环节,带领现场读者共阅“嘉定”的历史人文。

书房一隅的木质墙上,一张张色彩鲜艳的照片吸引了往来读者。走近一看,原来这是书房的“记忆墙”,照片中有的读者正埋头写家书,有的在邮筒旁投递书信……一年来,在“我嘉书房”举办的各类活动都被定格在这里。一名读者指着一张照片说:“这是我第一次参与书房活动的照片,那时还只是跟着朋友来看热闹,没想到这一看就让自己成了这里的一名‘书虫’。”

据了解,“我嘉书房”(菊园·绿地天呈)由嘉定区菊园新区管理委员会和嘉定区文广局牵头实施,得到了上海绿地嘉唐置业有限公司免费提供的300余平方米的商业用房支持,以美式工业风的设计风格打造出了一个高品质的家庭式阅读空间。书房藏书5000余册、报纸杂志60余种,阅览坐席70余个,还专门创设了“今天我值日”“书写时光”“我嘉书单”“我嘉荐书”“我嘉新书”“我嘉有爱”等公共文化小空间,增强了读者与书房的多元互动。书房目前已纳入上海图书馆“一卡通”管理系统,实现了图书阅览、自助借还、自助办证等便捷服务功能以及免费WiFi网络全覆盖。据嘉定区文广局社文科科长齐秋云介绍,一年来,阅读Home Party、书写家书、喜阅书签制作、嘉定历史人文故事分享会、“有些画 想跟你说”网红插画师分享会,以及各类展览、主题讲座,先后在“我嘉书房”热火朝天地举行,活动覆盖各个年龄层的社区居民。

以“我嘉书房”为圆心,各类活动为半径,菊园社区的阅读圆圈越画越大。

地处上海远郊的嘉定菊园虽无地理位置优势,但这里舒适的环境、温馨体贴的服务和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活动让人心动向往。家住浦东新区的高磊每逢周末、节假日就会赶过来参加阅读活动。在他的推介下,好友徐凯越也把这里当成了自家的书房。高磊说:“阅读需要一种氛围,我在这里找到了。阅读是一种习惯,我也在这里养成了。”虽然他的孩子尚幼,但他却已对“我嘉书房”的亲子阅读活动产生了兴趣,“等我的孩子能阅读了,我一定带她过来,相信这里会成为我们阅读的‘家’。”

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下,“我嘉书房”如今已形成“来得早有位、来得晚懊悔”的情形。“尤其到了周末,一大早就有读者过来‘抢座’。”菊园新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主任马慧怡告诉记者,一年来,越来越多的读者对这里有了深厚的感情,不仅把这里当作“家”来爱护,有的甚至从读者变成了领读人,为书房注入更多的阅读项目。

“嘉定素有‘教化之城’的美誉,阅读之风盛行。‘嘉’即‘嘉定’,而24小时想来就来,只有自家的书房才能做到。所以‘嘉’亦是‘家’,‘我嘉书房’就是‘我家书房’。”这是“我嘉书房”起名者、嘉定区实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张志萍当初在“我嘉书房”征集名字时给出的解释,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可。

阅读是张志萍最大的兴趣爱好。2014年,嘉定的公共文化品牌项目“菊园有戏”启动,张志萍率先成立了书童故事会,成为“菊园有戏”入驻的第一个阅读项目。2015年,她又创建了“书声琅琅”项目,翌年发起成立了阅读Summer School志愿者服务团队。去年“我嘉书房”启动后,张志萍组织各行各业的阅读爱好者到“我嘉书房”开展各类活动,并将身边的文化资源带进了“我嘉书房”。“能够为‘我嘉书房’出力,我很高兴,因为我们在这里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以自己的能力回馈书房也是自然的。”

如今,“我嘉书房”形成了由菊园新区社区党建服务中心、菊园新区教育共建联盟、Summer School志愿者服务团队等10余家单位及社会主体构成的书房合作伙伴联盟模式。在此架构下,各方共同投入资金、资源和人力,合力构建“政企合作、资源共享、文化增值、百姓受益”的共赢体系。

据悉,位于菊园双创大厦和菊园西区的3个主题式“我嘉书房”今年也将相继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