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钟29次掌声:国粹绽放澳洲舞台——武汉京剧院新春赴澳演出侧记
墨尔本上演《虹桥赠珠》 张晓理 摄
堪培拉上演《金猴贺春》
悉尼歌剧院上演《贵妃醉酒》
2018年春节期间,受当地政府、社团邀请,武汉京剧院院长刘子微带领30余位优秀京剧艺术家,远赴澳大利亚展开了为期9天的新春国粹之旅,传播中华文化之美,与当地华人华侨共庆新春。此次演出也是继2016年京剧《三寸金莲》赴美国演出、2017年赴英国交流演出之后,武汉京剧院又一次重要的国外演出活动。在澳期间,演出团先后走访悉尼、帕拉马塔、堪培拉、布里斯班、墨尔本等地,与澳洲华人华侨共贺新春,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中国新年庆祝活动和文化节演出,并与各地剧团、剧院、艺术家进行了多领域的文化演出交流。此次演出是武汉京剧院第一次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春节赴国外演出。活动安排紧凑、演出场次密集、交流互动深入、文化成果丰硕、观众反响强烈、社会评价热烈成为此次演出的六大特色。
“京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复兴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刘子微说,为了把中国京剧最出彩、最精美的一面展现给澳大利亚的观众,武汉京剧院赴澳演出团的全体演职人员提前一个月就投入了紧张的排练,对节目进行了精心的编排和认真的准备。其中,既有《贵妃醉酒》《拾玉镯》《天女散花》《坐宫》《定军山》等经典折子戏,也有《虹桥赠珠》《群猴贺春》两个全新编排的武戏节目。前不久英国首相特蕾莎·梅访问武汉,在黄鹤楼观看了武汉京剧院演出的《众仙送福》,给了很高的评价。此次赴澳演出的《金猴贺春》就是《众仙送福》的一部分。
“你们让这里的春节气氛更加浓了”
2月15日大年三十一早,飞机到达悉尼后,武汉京剧院的30多位演职人员顾不上旅途的劳顿,从机场径直赶往悉尼歌剧院音乐厅,为晚上在这里举行的“悉尼中国新年除夕音乐会”提前熟悉场地、走台。2018年悉尼中国新年除夕音乐会由澳中文化艺术促进会主办,是悉尼歌剧院建立以来首次在除夕夜举办的由中澳音乐家、艺术家深度合作的音乐会,也是澳大利亚华人华侨新春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悉尼歌剧院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演出当晚,悉尼歌剧院为中国春节的到来特地点亮了“中国红”,而音乐会更是中西合璧。男高音歌唱家丁毅等众多中澳两国的艺术家,带来了歌剧《波西米亚人》《卡门》《茶花女》中的经典选段,以及《绒花》《那就是我》《在那遥远的地方》等中国歌曲。刘子微演绎的京剧《贵妃醉酒》是当晚音乐会上惟一的戏曲节目。精美的扮相,让刘子微一出场就牢牢地吸引了全场目光,而一唱三叹华丽婉转的京剧唱腔,更是让她博得满堂喝彩。在悉尼从事金融业的苏珊跟丈夫和两个女儿一起来看演出,他们对《贵妃醉酒》的精湛演技留下了深刻印象,苏珊告诉记者,“能够在悉尼歌剧院的音乐厅看到中国京剧的演出,感觉非常的奇妙。他们一家经常来音乐厅欣赏音乐会,但是看到京剧登上音乐厅的舞台,这还是第一次。我非常喜欢《贵妃醉酒》的演员,她的装扮很漂亮,而且表演十分投入,我的两个女儿一直在模仿演员的表演,她们也非常喜欢”。
悉尼演出结束,演出团又马不停蹄地奔赴下一个演出城市帕拉玛塔。帕拉玛塔位于悉尼以西18公里,是西悉尼的市中心,为悉尼地区内第二重镇,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2月16日大年初一,为了庆祝中国新年,帕拉玛塔市政府在市中心百年广场著名的历史遗产建筑圣约翰中文堂前举办了一系列中国新春庆典活动。晚上7:45分,当锣鼓、京胡一响,武汉京剧院的舞台四周立马被围得水泄不通。随着身手不凡的《虹桥赠珠》、彩绸飘飞的《天女散花》、慷概激昂的《定军山》、趣味丰富的《拾玉镯》等节目轮番亮相,台下的观众越来越多,数百部手机、相机纷纷向演员们聚焦,形成了广场上一道奇特的风景。
演出开始前,帕拉玛塔市市长安德鲁·威尔逊用中文“新年好”、“恭喜发财”向武汉京剧院的演员们表达了新春的问候,并热情地招呼武汉京剧院的演员们合影留念。“在帕拉玛塔市很少有这么大规模的京剧演出团体来这里演出,非常欢迎你们的到来,演出极其精彩,你们让这里的春节气氛更加浓了。”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副总领事童学军表示,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也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剧种之一。武汉京剧院的来访和演出不仅给当地社区,特别是华人社区带来了祖国的新春祝福,也为悉尼地区华人华侨的春节庆祝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大餐。这边的华人华侨对京剧艺术了解还是很多的,许多的京剧票友、京剧迷们都期盼着国内的优秀京剧院团能多来这边演出,希望此次演出能够进一步带动当地的京剧文化发展,进一步增进中澳两国人民的友谊。
在澳洲生活了35年的苏阿姨,今年已经65岁了,为了看武汉京剧院的演出,她今天和老伴儿特地坐火车从赫斯特维尔过来,看完精彩的演出激动不已,拉着《天女撒花》的演员不停地拍照,“上次在家门口看京剧还是1994年刘长瑜来澳洲演出,如今时隔这么多年,终于又看到来自祖国的京剧院团了。”
此次演出的主办方负责人杰夫瑞告诉记者,狗年的新春他们在市中心广场举办了多个国家的新春演出活动,有流行音乐、现代舞、街舞等当代艺术,也有各国民族艺术、特色节目的展示,但是惟有武汉京剧院的演出是他最喜欢、最认可的。
“对今后推广中国文化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月16日至18日,一年一度的澳大利亚国家多元文化节在堪培拉举行。该文化节是堪培拉最大规模的多元文化活动,也是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的品牌产品。坐落在堪培拉市中心的“中国大舞台”是多元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舞台上,来自中国的艺术表演团队、堪培拉当地华人社团、华人企业和志愿者积极参与,通过不同形式的文艺演出、街道巡游和美食,向澳大利亚民众展示丰富的中国元素和传统文化。据官方统计,文化节期间,有近30万人参加了各类活动。武汉京剧院的折子戏专场演出在2月17日大年初二下午举行。
演出还没有开始,在中央舞台一旁化妆的演员们就吸引了不少国外观众的围观和拍照,他们迫不及待地与演员们合影,并体验着学画京剧脸谱的快乐。一个多小时的演出吸引了数千名观众前来观看,从始至终,舞台的周围都挤满了热情的观众。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公使衍文化参赞杨治全程观摩了演出,他告诉记者,“此次演出非常成功、非常精彩,而且很有特点,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演员们的表演技艺精湛,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堪培拉国家多元文化节是面向澳洲主流社会的重要节日,此次演出尽管条件有限,但还是吸引了数千人观摩,使中国大舞台成为文化节上最亮丽的风景线,也为文化节增添了浓重的一笔。结合武汉京剧院演出的成功经验,杨治说,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中国文化“走出去”方面,国内院团应该多利用现有的平台“借船出海”,借助各个国家的一些重要平台“走出去”,这样可以很好地利用当地的宣传推介渠道、受众群体、票务系统,演出的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非常能代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艺术形式。在国家多元文化节上,借京剧来展示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非常合适的。”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霜表示,武汉京剧院在国内的演出水平就非常高,这次到澳洲来演出可以说是把京剧最精彩、最精华的部分呈现了出来。中国文化“走出去”要追求精品,也要雅俗共赏,像武汉京剧院把一些中国传统京剧的折子戏,京剧唱念做打不同的行当展示给澳大利亚的观众,这对今后推广中国文化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对我们的工作也是很大的帮助。
生活在堪培拉的玛瑞是一位教师,她告诉记者,之前在电视上、报刊上看到过京剧的介绍、演出,但是像今天这样如此规模的现场演出,她是第一次身临其境的观看。玛瑞说她和她的朋友最喜欢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节目,“功夫和京剧可以在舞台上这么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他们的技术、他们的动作、他们的表情、他们的配合,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真的爱上了京剧”。
“20分钟29次掌声”,剧场沸腾了
2月21日大年初六,武汉京剧院一行乘飞机辗转澳大利亚演出最后一站墨尔本,为当地华人华侨举行专场新春演出。当晚,墨尔本霍桑艺术中心剧场挤满了从墨尔本各个地方赶来的观众。墨尔本华星艺术团执行团长计建民告诉记者,这个剧场安排了400人的座位,但是购票者非常踊跃,有限的座位远远无法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最终,主办方同剧场协商又增加了100个座位,即便是这样,还有不少观众是站着看完全场演出。
此次演出观众反响格外强烈,热情高涨,台上台下互动频繁,仅《虹桥赠珠》一个节目20分钟就收获29次掌声,观众叫好声不断,演员们的表演劲头十足,整场演出高潮迭起。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馆文化领事邹彬表示,看完武汉京剧院的专场演出很受触动,真正应验了那一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们的表演非常精彩,吸引住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近些年,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大,特别是京剧这样的国粹艺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外观众了解。墨尔本是澳洲的文化之都,这里华人华侨特别多,京剧有很好的受众基础。实际上,外国观众对中国京剧、中国文化也是很感兴趣的,只是没有平台,一旦让他们接触了,就会非常喜欢。这次演出就是很好的证明。计建民用“震撼”形容此次演出:“经典的剧目、高超的演绎、长时间的喝彩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也超出了以往任何一次演出。你们的演出在澳大利亚刮起了一阵京剧的‘旋风’,剧场都沸腾了”。
“此次演出是武汉京剧院四年来出国演出最完美的一次。”谈及此次澳洲之行,刘子微总结道,“在这个全世界华人共同庆贺的喜庆日子里,我们把梨园春色传递到那些远在异国他乡的华人华侨身边,就是希望用京剧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寄托海外华人的思乡之情。同时,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外国观众能够通过京剧,感受汉派京剧的艺术之美,亲近中华文化,认识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