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过年”之问

来源:人民政协报 | 黄国柱  2018年02月26日06:54

友人送来一本《问题之书》,全书由近300个短小的问题组成,没有答案,据说,此书蝉联纽约时报畅销书榜58周冠军,全球销量已经超过千万册,被译成30多种语言在100多个国家广泛流传。

出于好奇,我很快就读完了全书(页数虽多但字数很少),感觉甚为新鲜。因为这些问题都不是“十万个为什么”那样的知识性问题,而是实践性的具体应对行为的选择。比如:“如果让你选择痴迷一样东西,你会选择金钱、运动还是食物?”“如果你可以穿越回去但无法再回到现在,你愿意吗?如果你想要改变过去,你会穿越到哪里,去做什么?”“如果你必须在改行和移居到另一个国家之间选择一个,你会选择什么?此时你第一个想到的新职业或新国家是哪个?”……诸如此类。

正是春节,我想找找其中有没有关于“过年”的问题,结果令我自己不由地哑然失笑:本来就是外国人写的书,春节只有中国或少数周边国家及海外侨胞才过,凭什么要求老外也提“过年”的问题呢?

好在其中有一条提到“过节”,勉强可以贴一点“过年”的边———

“如果你在朋友家过节,正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时,突然在沙拉中发现一只死蟑螂,你会怎么做?”

细细琢磨,这个问题还真有的答。而且答案是开放式的,肯定不止一个。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一下子想到许多与春节过年有关的问题。受其启发,试着狗年“狗尾续貂”,照猫画虎,罗列如下:

“如果你可以穿越到20年、30年、50甚至更多年前的春节,而且还可以回来,你愿意穿越去过那时的春节吗?如果你愿意穿越,而你的亲人或朋友却不愿意,你还会坚持吗?”

“如果让你选择,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是亲人团聚、探望朋友、美食、新衣服、娱乐(逛庙会、打牌、看春晚等),还是健身、学习?”

“假如给你提供足够的条件,除夕夜你会去几十甚至上百公里之外的郊区或农村燃放爆竹和给故去的亲人烧纸吗?如果不提供相应的条件,但家中的老人要求去,你还会去吗?”

“如果你可以选择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去度春节假期,而且费用全免,你会选择什么地方,你准备去做什么?”

“如果让你选择,你更愿意回家和父母一起过年,还是留在单位加班,以获得不菲的(300%)加班费?”

“如果你给晚辈或长辈准备了压岁钱、孝敬钱,是选择微信支付还是现金红包?你觉得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吗?如果老人不会使用手机,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你会坚持教会他(她)使用之后再用微信支付吗?”

“假如你的手机不幸在大年初一丢失了,又无法及时买到,也无法用电脑上网,你会像多年前春节里的人们那样,去朋友家登门拜年、或是用座机电话致以问候吗?”

“你能从单位或企业的年会安排上,感觉到当年的经济效益吗?如果你感觉到你所在的单位或企业正在走下坡路,你会选择跳槽还是坚守?”

……

上述问题,还可以罗列许多,答案自有高明的读者和网友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虽然有“模仿”之嫌,倒还是中国本土化的味道为主。人们常说,正确地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成功的一半。很多问题一时无解,也很正常,只要能引起一些有益的思考,就不是什么坏事。

本文设问的起因,首先是源于“过年”心理的变化。很多上了一点年纪的人往往觉得春节“年味”越来越淡,已经不值得期待,常常回忆小时候对过年的向往和期盼。有人认为,“20年前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只能算放假”。更有网友把传统的过年习俗搜集起来,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起,逐一列到除夕,再到正月十五,二十多天,每天该做什么,一日不落。

其次,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每年的企业年会已经演变成另类“春晚”,集工作总结、宣示奖惩规矩(奖要奖得惊心动魄,罚要罚得刻骨铭心)、未来部署、老板与员工同乐、弘扬企业文化、激励公司士气为一体的狂欢嘉年华。微信朋友圈里甚至有这样的题目:《别想年终奖了,如果公司没办需盛装出席的春晚,就另谋高就吧》。

第三,随着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网民数量剧增,思想观念的变化也随之出现,人们对任何事物都更方便表达自己的意愿。再加上交通工具的改善(特别是高铁的快速畅通)、交通网络的便利,也极大地降低了出行的时间和成本,从而使过年方式的个人化多样化选择有可能更加便捷,并导致越来越丰富多彩。

如此种种,既有怀旧心绪的流露、回归传统的念想,也有新时代新气象的积极变化。历史和社会总在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过年是中华文明的一种体现,也是我国众多民间习俗中的一种,会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而不断丰富发展变化,正确引导、顺其自然,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这个看法是否有道理?也算一个问题,一并列在这里,供大家思考解答。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报社原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