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牡帕密帕》史诗唱起来

来源:人民日报 | 李茂颖  2018年02月21日09:22

“造天造地,在远古的过去,在很久以前,没有天和地,无万物生灵……”没有文本,依靠口耳相传,在云南普洱澜沧流传着一部名为《牡帕密帕》的创世史诗。

《牡帕密帕》是拉祜族说唱音乐的代表作,运用了拉祜族特有的古调,格律固定,曲调优美,传统韵味十足。2006年,《牡帕密帕》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因为学习难度大,鲜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而濒临失传,现在能完整说唱《牡帕密帕》的艺人已经寥寥无几。

有幸的是,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老达保寨,这部史诗的传承人还能声情并茂地歌唱。

“我从10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牡帕密帕,放牛的时候就跟着村里的老人学习,唱着去也唱着回来。”今年已经79岁的李扎戈回忆道,“等到我15岁的时候,我就已经完全学会了,还可以教给家里的人。”

在拉祜山,李扎戈被大家亲切地称作“芦笙舞王子”。作为歌舞世家的第四代传人和《牡帕密帕》的传承人,他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望。

一般在宗教祭祀、拉祜族传统节日或者农闲期间,拉祜人都会唱起《牡帕密帕》。在李扎戈的记忆中,每年春节一到,他和弟弟李扎倮就会和村子其他人一道在台上领唱牡帕密帕,村子里的空地上,男人们跳着芦笙舞,女人们跳着拉祜族的摆舞,唱着歌欢庆新年的到来。“春节的时候一定要唱足全本,这对我们拉祜族很有意义,全部唱完可需要七天七夜的时间。”李扎戈说。

兄弟俩还是村里表演队里著名的芦笙艺人。“我和哥哥会跳100多套芦笙舞呢。”李扎倮老人的脸上有点羞涩又有点自豪,“现在全国各地,甚至有很多外国游客都会专程到村子来看我们表演。”

李扎戈兄弟俩最担心的就是《牡帕密帕》会逐渐失传。令人欣慰的是,现在村里开了个培训班,只要是农闲的时候,大家就会聚集在一起,几个老人就开始教《牡帕密帕》和芦笙舞。“来学习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已经有了40多个学生。”李扎戈说。

“过去我们拉祜族没有文字,只能用歌唱把历史传下去。现在年轻人有了可以参考的音标文本,学习起来比我们方便多了。”李扎戈说,“只要还能唱能跳,我就会一直唱下去、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