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上善楠溪江——“红十三爱心社”的故事

来源:中国文化报 | 周振华  2018年01月30日07:42

卓玛普尺有了一把小提琴

浙江,永嘉,水长而美。

古老的楠溪江,蜿蜒净雅,清澈见底。舒展的江水环绕着滴翠的群山缓缓流过,深情地温润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于是,自古至今永嘉这片净土,从未停歇地讲述着一个又一个“上善若水”的故事。

永嘉为千年古县,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永嘉人那细致入微、绵绵密密、至善至美、水一样的品性,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国网永嘉县供电有限公司所属的“红十三爱心社”,就是真切而生动的写照。社里的一群姐妹将心中的善与爱融合在一起,尽情地在永嘉大地上输布播撒,悄无声息地润泽和抚慰着人们的心灵。

二十年资助近三百万元用于两千余名从小学到大学的学生,其中十三名发起人捐款资助达二百多万元;

二十年与六百多名留守儿童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

十二年无偿献血二十万毫升;

七年挽救了十余条鲜活的生命;

为永嘉县一千多名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无偿拍摄特写和“全家福”;

“爱心万里行,藏汉一家亲”行动,为雪域高原二百三十名孩子送去三十万元的过冬物资;

永嘉瓯北振兴学校,共有二十八个班级一千余名学生,九成为外来农民工子弟。“红十三爱心社”的“关爱留守儿童,争当代理家长”结对活动,使孩子们有了代理家长。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网永嘉县供电有限公司发起人全海娥、戴晓芳两位女员工自发形成了一支小小的爱心组织。生于七十年代初的她们,当时才二十多岁,工资仅几百元。但就是这每月的几百元,还要挤出一定份额用在山区的孤儿、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的身上,帮助孩子们渡过难关、确保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深处永嘉山区的一所所学校,都留下了两姐妹的足迹与身影。开学时,她们为孩子们送上书包和文具;暑假里,带着孩子们走出大山,体验校外的人文地理、风土民情;寒假里,为孩子们送去御寒的棉衣棉鞋。

十几年过去,两姐妹依然把每月的部分收入拿出来,去资助一个又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戴晓芳和爱人林啸都是公司的员工,之前要拿出每月一半的工资,从二○一三年起,索性每年拿出夫妻俩其中一人的全部工资资助孤儿和贫困孩子。在两位爱心使者长期的影响和感召下,公司不断有姐妹加入这支爱心团队,二○○○年已有十三名女员工加入。这支被永嘉百姓交口称赞的爱心组织,已使公司党委的管理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公司执行董事李建宇明确提出:“‘红十三爱心社’的所想所为,是我们公司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国网永嘉县的电力人就要做当下最可爱的人,以我们的真情将爱在永嘉大地上传递开来。”

二○一四年公司向全体员工发起倡议:“用我们的真情奉献我们的真爱。”二○一五年,已坚持多年资助贫困学生的十三名女员工,在公司的支持和鼓励下,正式注册成立了“红十三爱心社”。由此,这十三名女员工举起当年红十三军的旗帜,拉开了向更广泛领域传播人间大爱的序幕。爱心社正式命名后,很快就增加到五十五人。紧接着公司又发起“1+1”倡议,仅两天,爱心团队迅速增至一百一十人。为了最大限度地向社会更广泛传播爱心,“红十三爱心社”提出“一元一日一善捐”活动,全公司已有一百七十七人加入了爱心社。截至目前,有七百多名职工参与进来,爱,已成为公司的一道风景——爱的风景。

据知情人介绍,全海娥二十年来帮助和资助的贫困学生少说也有几百人,资金几十万元。她有个铁盒子,装的全是孩子们写给她的感谢信和贺卡。

二十多年前的一九九七年,一天,全海娥在乡下外婆那里听说了小潘的经历,心里酸酸的,很不是滋味,便萌生了资助小潘重新上学的念头。小潘是个弃婴,贫困的养父已年过半百,家境十分窘迫。后来养父娶妻有了自己的孩子,小潘只好辍学在家当起了小保姆。全海娥第一次去小潘家被拒之门外,被怀疑是寻亲的。后来经村里长辈介绍,才同意她见小潘。全海娥问小潘还想上学吗?小姑娘背对着她一句话都不说。全海娥以为她在难过,走过去见小潘面对土墙偷偷地乐呢,她知道眼前这位姐姐对她有多重要。全海娥从每月八百元的工资里拿出钱,为小潘交学费、买用具,让小潘重新回到了日夜向往的校园。

一位叫陈芳芳的小学生在给全海娥的信里写道:“全阿姨,你就像春日的阳光,我们是春日里的鲜花。在你的阳光下,我们快乐、茁壮成长。我们要用所学的知识来感激你!报答你!绝不会辜负你的心愿。”朱则恒说:“全阿姨,你好像是泥土,我们就像无数棵小树,你给了我们营养。你好像是溪流,我们是小鱼,你无私地为我们奉献。三言两语表达不尽我对你的感激之情。”

当我翻阅孩子们寄给全海娥的信件时,她很感慨,这个孩子是哪个村的,那个孩子太难了;这个孩子已考上大学,那个孩子毕业当上了教师,滔滔不绝。海娥一九九三年参加工作,一九九七年开始资助贫困孩子。采访中她反复强调:“我做的这些,都在我们的爱心团队里,是我们大家一起做的。为孩子们做了多少事情、资助了多少钱、捐助了多少物品,我没有概念,但孩子们给予我的信任,对我的爱戴和依恋,我是一辈子都忘不掉的。孩子们洋溢的每一个笑脸,每一滴感动的泪珠,寄给我的每一封感谢信,为我亲手制作的每一张贺卡,‘母亲节’的每一声祝福,唱给我的每一首生日歌……我都会无比珍视,每一个情景历历在目,镶嵌在我的记忆深处。我为孩子们付出的是小爱,他们回馈我的才是大爱。我为孩子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值得的!”

邵若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温州市人大代表。二○一六年五月八日,第二十六个全国助残日之际,“红十三爱心社”与“瓯越自强社”共同开展了助残志愿者活动,帮助重度残疾人重树自信、走出家门,共享美好生活。在这次活动中,邵若珍结识了董礼宁。董礼宁出生于永嘉县枫林镇东升村,一九七七年高中毕业的他正踌躇满志,规划着人生的美好未来。然而,一场车祸将他的青春梦击得粉碎!医院全力抢救,虽保住了性命,可他苏醒过来已找不到下半身!由于重创,两条腿高位截肢,全身只剩一截躯干,更残酷的是左臂也被锯掉。为此,董礼宁情绪失控,几度想了结生命。在好心人的关爱和鼓励下,董礼宁渐渐放弃了死的念头,暗下决心,自食其力,不过多给政府添麻烦。他利用自家房子开了小百货店,母亲去世后,董礼宁就是靠着这个小店赚来的微薄收入,与年过九十的老父亲相依为命。邵若珍说,我们爱心社要多给他一点阳光,多给他一点温暖,多给他一点鼓励!我们相处得像兄妹一样,我常在微信里激励他:董大哥你真帅!你是好样的!邵若珍常带着生活用品去看望他们,给了董礼宁莫大的安慰和鼓励。爱心社的每次公益行动,董礼宁第一时间点赞。在爱心社的影响下,为了感恩,董礼宁用他重度残疾的身体辛苦赚到的钱,买来肉和水果,为敬老院的老人们送上门去。他的行为,让爱心社每一位社员都为之感动。

眼下,“红十三爱心社”关爱的已不仅是孩子,他们的善举体现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群体、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身上。多年来,爱心社义务献血成为常态,涌现出很多“献血达人”。金欣欣每年要献血两次,已坚持十年,献血量达八千毫升。李金辉十五年义务献血,献血总量一万两千毫升。他说,想想用自己的血可以挽救别人的生命,感到非常开心!据永嘉县血站不完全统计,二○○五年至今,永嘉县供电有限公司十年组织员工义务献血,参与人数五百多人次,累计献血量超过十八万毫升。

二○一六年十一月,“红十三爱心社”代表去看望西藏谢通门查步乡完全小学的孩子们。当和他们一起聊天时,一位叫卓玛普尺的女孩说,她有一个音乐梦想,希望拥有一把小提琴,长大后成为演奏家。于是,邵若珍为她挑选了一把小提琴,帮她实现了这个愿望。邵若珍说,当梦想有了希望的时候,对这个小姑娘来说可能她的整个世界都被点亮了。

盛满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儿子盛程杰就读永嘉上堂中学高三。数月前一次篮球比赛后,孩子突然感到身体不适,持续反复发烧。结果,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白血病。看病花去四十余万元,虽然找到了骨髓配对,但六十万元的移植手术费和后续高昂的治疗费,使这个普通家庭不堪重负。公司立即动员大家捐款,爱心社发出倡议:“大家行动起来,少抽一包烟、少买一件衣,伸出温暖双手,奉献无限爱心,携手帮助盛满一家走出困境。”倡议书发出后反响强烈,一百元、三百元、五百元、一千元,一笔笔捐款汇成强大的爱心暖流,短短六天,七百五十九名员工捐款十九万四千九百元。当接到捐款后,为儿子奔波操劳的夫妻俩感激得热泪盈眶。

2017年是“红十三爱心社”与九十五岁的老红军陈光舒结对帮扶的第十三个年头。爱心社的志愿者们定期看望老人时,得知老人家的电视机坏了,可老人有个愿望,就是在党的十九大召开时,能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开幕会的盛况、聆听习总书记的声音。志愿者们马上张罗着为老人购买了一台新电视机,老人抚摸着崭新的电视机,感动不已。十月十八日那天,志愿者们又来到老人家里,与老人一起收看十九大。老红军看着作报告的习总书记,不时伸出大拇指,夸赞处处想着咱百姓的好书记!

“红十三爱心社”在公司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响应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爱温州,诚信社会,道德高地”的号召,他们已走出永嘉,用更真挚的情、更博大的爱,去帮助远方的孩子。爱心社得知西藏日喀则谢通门县查布乡完全小学孩子们的贫困情况后,仅半月就募集了几万元捐款,为雪域高原的孩子们购买了二百三十条毛毯和二百一十六双棉鞋。爱心社的行为感动了温州童装企业“红黄蓝”公司,以远低于成本的价格,将二百一十六套保暖棉衣卖给爱心社。二○一六年邵若珍、全海娥、戴晓芳、李金辉代表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奔赴五千公里,登上海拔四千六百多米的完全小学。这次“爱心万里行,藏汉一家亲”的爱心活动,为孩子们捎去三十多万元的物资,充分展示了永嘉电力人的高尚情怀,留下了藏汉情深的感人故事。

当爱心悄悄植根于永嘉电力人的心灵深处,公司的政治生态也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变化。公司规范化、条理化、人性化的管理更加完善,职工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处处体现。员工之间团结、和谐、向上、向善,责任与担当成为自觉,领导与群众相互关爱关心,广大干部职工通过爱的洗礼,公司已成为集聚正能量、创造真善美、温暖互助、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公司执行董事李建宇感慨,“红十三爱心社”给公司带来很大变化。他充满深情地表达对爱的理解:一旦心门打开,爱的力量会令人难以置信!

二十多年来,爱心社的成员中,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感动温州十大人物”,有员工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永嘉县年度无偿献血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等。“红十三爱心社”已成为员工奉献爱心的公益平台,今年入选“浙江好人榜”。

那些多年被“红十三爱心社”资助和帮助的成千上万的孩子说的最多的是:“我们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叔叔阿姨的期望。做有用的人,用知识报效祖国!”那些被资助和帮助的大人们说的最多的是:“谢谢你们——恩人,你们真好!共产党真好!”

作家冰心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是的,永嘉有了爱,有了“红十三爱心社”,社员们二十多年传递的爱,是人间大爱、真爱、博爱!这样的爱,水一样润泽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在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之前,起到了滋养和泽被的作用。有了这样的爱,孩子们从小就会有一颗感恩的心,并将这份感恩,折射出新一轮的爱,在永嘉、在更宽阔的领域传递和释放开来。有了这样的爱,孩子们从小就会感受到社会带给他们的温暖、和谐、美好与幸福,从而会更好地激发他们心中的爱,会更加爱家人、爱家乡、爱祖国!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报效祖国的本领。“红十三爱心社”在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发挥着巨大作用。愿“红十三爱心社”载着大爱,一如既往,引吭高歌,为更多的人送去真情暖意——你们的爱心善举,将在永嘉大地生根、开花、结果,古老的楠溪江为你们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