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对浦口前世与今生的美之勘测 ——读雪静的《大美浦口》

来源:中国作家网 | 王 晖  2018年01月30日09:24

作为一名资深的女作家,雪静最近写出了一部《大美浦口》。这并非作者擅长的小说,而是一部报告文学作品。与一般人物型和事件型报告文学不同,此书是一种地域书写、一种融合了历史与现实的状态型非虚构写作,其再现的对象既非人也非物,而是一个地域——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长江以北的浦口区。应该说,世间不乏有关浦口的叙述,但《大美浦口》是独特的。这是一个作家眼中的“浦口”,是一本有关浦口的文学化百科全书,或曰“地质队员”的一次“美的勘测”。作者抓住报告文学具有强烈现实性的特质,对浦口厚重的历史、活力的现实、及其无限量的未来作出全方位描述,使老南京、老浦口重新打量和认识自己,让对浦口一知半解或完全陌生的人获得全新感受。

与一般报告文学作家的采访有所不同的是,对其描述的对象而言,雪静并不是一个完全需要通过诸种田野调查获得感觉和资讯的旁观者、一个外在的存在,而是一个常住浦口达十年,视这片土地为“第二故乡”的人。这诚如作者所言:“浦口绝不会因我这本书而流芳千古,倒是它千古流芳的地方风物感染了我,使我多次生出为之抒写的欲望和冲动。”因此,我们从字里行间都可以深切感受到作者对于描述对象的情意。全书分为九章,每章聚焦浦口的一个街道,将其所属“江浦”、“永宁”、“汤泉”、“星甸”、“桥林”、“泰山”、“顶山”、“盘城”和“沿江”等9个街道管辖区域的特色如数家珍地一一道来。在看上去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描述中,作者力求写出浦口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工业之美,写出由“十颗珍珠”所构成的浦口的个性与魅力。在作者笔下,我们领略浦口以山、泉、村、园、馆为代表的自然之美,譬如作为南京绿肺和氧吧的老山国家森林公园、龙王山、汤泉和珍珠泉,不老村、响堂村、雨发生态农业园、盘城葡萄园、望月海棠园、永宁乡村博物馆、中华虎凤蝶自然博物馆、桥林茶干和九华茶坊等。我们惊叹浦口以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宗教文化为代表的人文之美,这其中包括浦口商圈、泰山庙会和东门左所大街等历史商贾街区,项羽、朱元璋、王安石、

袁枚、朱自清和郭沫若等历代政治文化名人,以求雨山中华书法小镇、草圣书乡和四方当代美术馆为标志的书画之乡,还有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百万雄师过大江第一岸,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与浦口火车站的不解之缘,王荷波等中共早期工运领导人在浦口的革命活动等。包括九峰寺、华严寺、昭忠寺、清真寺、石佛寺、惠济寺、明因禅寺和泰山庙在内,以江北第一古刹定山寺为代表的寺庙群,复现“南朝四百八十寺”之盛景。我们欣慰以浦口火车站和浦镇车辆厂为代表的浦口的工业之美,从过去的津铁浦路、火车轮渡,到今天的七坝港物流园、浦口经济开发区,直至已有、在建或规划的包括大桥、隧道和地铁在内的20余条过江通道和南京北站。历史与现实、颜值与内里之三美融合,不仅让我们在文字的旅程中感受浦口的“大美”,更在心目之中勾勒出浦口最新最美的图画,及其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高地——第13个国家级新区核心区的光明愿景。

读《大美浦口》,我想起了秦牧散文。后者的纵横捭阖和旁征博引在上世纪60年代散文三大家中独树一帜。但其“形散”,“神”却不散。它的叙事和抒情往往汪洋恣肆,但都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或为“土地”、或为“花市”,呈现发散性思维的特质。《大美浦口》亦是如此。它看上去铺陈很多,思接千载,但实际却始终围绕一个叙述的核心——浦口的天地人、精气神。这部作品的文献资料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其中有事实与史实,也有传说和故事,其蕴含十分丰富。作品里的人物虽多为片段速写,但亦能显示特出之性格。譬如响堂文人石淮作考官出别具一格的考题,当代草圣林散之写对子,谭天觉烈士战俘营里与日寇斗争,侦察科长沈鸿毅深入敌方腹地探情报,黄胜及其子孙为报恩开发江滩荒地等。为更具形象性和直观性,作品还加入了大量图片,以便图文互现和互释。为适应报告文学的文体要求,《大美浦口》的叙述以呈现真实的写实性文字为主,但也有诗意的表达洋溢其间,譬如写老山的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老山的绿原本是野生的,逢到春风降临,树木花草就像找到了要依傍的情人,撒着欢伸展着自己的容姿,绿就蓬勃得无边无际,花也旺盛得笑颜尽开,让人感到绿是无边无际的仙绿,花是恣肆纵情的仙花……” 这样的文字生动而空灵,为作品的艺术范儿增色不少。

老实讲,浦口于我是陌生的存在。尽管来宁已历十余年,但我去浦口的次数少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幸的是,雪静对于大美浦口的勘测给予我无尽的遐思,

倒是动了不辞长作浦口人的小心思。往大了说,这部作品也使我们对南京的描述和期待不再局限于江南一隅和秦淮河一脉,而是名副其实的南北共振、跨江发展、通江达海的长江之都和中国门户。

2017年7月28日于南京

作者简介

王晖:文学博士、博士后,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纪实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紫金山文学奖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