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批评要有“纯真之眼”

来源:中国作家网 | 何英  2018年01月24日14:37

作为一个剜烂苹果的人,我觉得非常荣幸。王国维说过,学问分两种,可爱的不可信,可信的不可爱。反正我已经是不可爱的了,但是我希望能做到可信。我就简单从我的书名《批评的“纯真之眼”》说起,“纯真之眼”是十九世纪英国的美术批评家罗斯金提出来的,这个概念一直比较受到关注,后来的美学家阿恩海姆和贡布里希都对这个概念提出了批评。尤其是贡布里希,他说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纯真之眼”,因为你在看一个艺术作品的时候,你不可能不带有先入之见。当然他说了大实话,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就是哲学家威廉•詹姆斯也说过,信仰和乌托邦理想是人类理性的最高贵的表现,正是从信仰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我们应该提倡批评的“纯真之眼”,因为我们当下的批评环境和氛围,实在是不太“真”。刚才吴义勤老师和向阳老师都谈到了批评要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向阳老师尤其提到了批评的写作伦理,说到了知识分子爱智求真的本性,我觉得都讲得非常好。值得我下去好好认真体会。

我还想谈谈批评家跟作家的关系,怎么说呢,批评和创作,批评家和作家的关系,真的是让我们觉得爱恨交加,就是你有时候觉得大家是一种合作关系,但是同时这个关系又非常紧张,其实我们做批评的也很可悲,因为你的写作有某种寄生性,你得依赖人家作家的作品,来达到你所谓的“诗意的灵见”,来写出你自己的唯一性,这些都注定批评写作不是很容易的事。我是一个来自边疆偏远省份的人,我写的大部分的名家、作家,我也没有见过,我也不认识,其实正是因为对他们感到兴趣,希望通过借助他们的作品达到我们自己写作上的“诗意的灵见”,以及我所追求的、能写出自己的“唯一性”,仅仅是这样。作家和批评家应该建立一种和谐的生态关系。我们现在这种对话确实是很不畅通的,彼此之间要么热络得不分你我,要么有如冰炭,其实没必要。作家应该从批评家的角度来想,就是正因为对你的作品感到兴趣,觉得有话要说,批评家们才不惜从魔鬼梅菲斯特那里借来一点能量来写你,然后顶着很多的压力。从我个人来说,我对作家从没有任何不好的想法,我对他们是心怀善意的,甚至抱着对“伟大小说”这一近乎虚幻想象的坚持,我觉得我写每篇东西都会认真读作品。当然,到目前为止,我也还在追求一种理想的批评,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