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回顾2017美术:理念

来源:文艺报 | 尚 辉  2018年01月22日06:52

八路军大刀队 许广专 许 搏 作

微光 方赞茹 作

中国琨行动 张蕊 作

共享时代 沈彬斌 作

面对欧美双年展当代艺术所遭遇的困窘,2017中国美术的“当代性”不仅体现在架上艺术的守望与再出发,而且体现在中国主导的国际双年展为世界艺术发展提供的一种新思维。中国美术的新时代,既是通过造型艺术对这个国家一种民族复兴精神状态的视觉史诗书写,也是对国画、油画、壁画和雕塑等造型艺术的当代精神求索,凸显东方艺术传统与文化思维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美术文化自觉的鲜明表征。

视觉史诗的时代新篇

史诗是一个伟大时代民族精神的浓缩,也是一个伟大民族在一段历史巨变的急流中重新启航与远行的艺术见证。描绘历史与现实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因迎接庆祝建军90周年全国美展、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全国中国画展和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最美中国人”为主题的大型美术作品展以及中青年美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的相继举办而在本年揭开时代新篇。

从《英国侵占香港》到《香港人民欢庆新中国成立》,再从《香港回归祖国,特区政府成立》到《不忘初心,坚持“一国两制”,香港的未来一定更美好》,香港回归祖国20年展中这些用中国画呈现的一幅幅历史瞬间,既再现了历史事件与人物对于香港近现代历史的深刻影响,也探索了中国人物画还原宏大历史场景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众多人物形象塑造与恢弘气象营造成为这些画作书写历史的艺术基调。在历史题材创作上,庆祝建军90周年全国美展中的《红军北上》《金戈铁马》《我的父辈》和《八路军大刀队》等,让人们看到了当代美术家对于人民革命战争的真切描绘、对于浴血奋战的英雄形象的完美塑造。这些创作还让人们看到了美术家追求历史真实的严谨创作态度与通过精湛的艺术语言重构历史的想象与创造,这种历史书写在当下更加鲜明地凸显出英雄主义的精神底蕴。

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军事题材美术创作往往偏向军旅休闲情景的描写不同,建军90周年全国美展中的许多力作如《热血·青春》《训练日志》和《整装待发》等,都以艺术的正面刻画来直呈军训战士的威武形象,并试图通过对于硬朗阳刚的军人形象塑造,揭示这些钢铁之师所深蕴的富有血性的民族精神,从而展示了和平年代另一种青年形象的社会人生与人性品质。还有许多作品如汤婷婷《待发》、张蕊《中国琨行动》和吕宛宣《南沙天门》等,描写了高科技军事装备下的现代军训场面,这些现代化装备的表现促使了艺术语言的现代性探索,甚至于这些现代化装备与现代军训生活成为军事题材美术创作进行艺术语言变革与艺术观念突破的载体。

十九大召开前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举行的以“最美中国人”为主题的大型美术作品展,以中国画、油画的超大幅面形象地展现了以郭毅力、罗阳、高思杰和阎肃等为代表的当代英模形象。围绕这个展览而开展的现实题材绘画创作,再次把当代美术如何塑造英雄形象、如何绘写当代视觉史诗的课题凸显出来。在普遍沉溺日常书写、崇尚消费审美的当下,通过造型艺术重新唤起人们对于理想信念与崇高精神的追求,不只是艺术回到人民的一种真正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体现,而且是艺术回归视觉史诗创造的一种时代诉求。客观地说,审美地描绘现实生活中那些闪烁着理想主义思想火光的人物形象,在当下是存在某种创作难度的。这种难度显然不是视觉素材的匮乏,而是在驳杂的生活表象中如何萃取能够真正凸显英模人物的精神与品格、又富于造型表现性的那些素材。或许,也只有深入被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才能找到表现这个人物的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塑造英模形象,同样需要审美发现与审美创造。

继2015、2016“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2017所选择的10位中青年美术家的主题实践,让人们看到了这个代际美术家对于现实主义创作当代精神的探索。曾深受欧美现当代艺术影响的中青年美术家,在他们面对中国社会现实与文化现实的长期实践中,逐渐把现代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的艺术思想方法转向了以人民为主体的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不过,在表现方法上,他们比前辈们更具备这个图像时代的审美思考,也有益汲取了当代艺术的一些表现方式。“让艺术创造生活”的超现实主义和“让生活本身创造艺术”的新现实主义,都曾给予他们的艺术变革以某种程度的启迪,正是这种启迪使他们在现实主义创作中显现出更加多样与多元的表现方法与呈现方式。

国画文化跨越的再出发

中国画学从20世纪以来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社会转型、西学东渐的产物。岭南画派最早提出“折衷中外,融汇古今”的艺术变革思想,可谓影响了一个世纪中国画学的发展道路。及至今日,中国画应当“缩小距离”还是“拉开距离”,已不再激烈论辩,但一些纪念活动和大型展览,却不断让人们从这种历史的回望与思考中来反刍当下中国画的发展理念问题。

作为今夏美术界最引人注目的展事,庆祝香港回归中国画作品展与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让人们思考的是广东百年美术与整个中国百年美术、中国香港水墨画发生与中国内地现代水墨运动之间构成的某种深刻联系。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以“其命惟新”为主题,不仅浓缩了广东美术百年变迁与变革的思想主脉,而且隐含了广东美术对20世纪中国美术所具有的启蒙、开创与探索的引领作用。的确,康有为发出的“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的思想,几乎整整影响了这100年中国美术引西而变革中国美术的发展路向;“二高一陈”提出的“折衷中外,融汇古今”的“现代国画”概念,也几乎是中国画现代性转型的基本方法。引进移植,融合中外,面向现实,张扬个性,这四个主题词所构成的百年中国美术运动,也几乎都可以在广东美术这百年历程里寻绎到先觉的火光、斩棘的路标。

曾作为岭南画家过往与落脚之地的香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才逐渐形成独具香江文化特色的现代水墨画形态。香港水墨画的产生是在殖民文化语境下进行文化变种的结果,即水墨画承担着表达多种非汉语文化体系的人文诉求,这种诉求在远离本土文化中心的殖民地获得了一种自然的媒介还原。而回归祖国后香港水墨艺术跨文化的深度实践所呈现出的新转机,形成了香港水墨艺术的文化归属指向,也即香港水墨艺术不断在跨媒介、跨观念和跨文化的当代性开拓中,都始终和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构成一种深广的关联性。也正因如此,“水墨中国”在当下已成为中国画现代性的全球艺术标签,并将成为21世纪中国艺术在全球进行文化辐射的重要艺术媒介。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粤港文化对于中国画学打开的一个新世界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中国画学在中国文化腹地发生变革的路途却并不平坦。江苏省美术馆举办的第五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让人们较清晰地看到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画学在历经观念更新、媒材实验和语境转换等变革之后,再度回归其画学本体的演变脉络。相对于当代艺术大尺度的颠覆与跨越,画院系统的国画创作显得扎实而稳健。中国画学在新中国以来发生的从“保全与变革”到“承传与创新”、再至“寻根与拓展”的历史兴变,正是对传统中国画学现代人文精神追求从西而中、从外而内的一种探寻过程。

而2017年初和岁末迎来的纪念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张仃诞辰110周年的系列学术活动以及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刘海粟、宗其香等大型个人回顾展,则从个案研究的角度呈现了他们的艺术思想与变革成就。譬如,中西绘画“拉开距离”的立论,因纪念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而再度成为美术界的热点话题。潘天寿作为20世纪中西融汇时代的画家,能够清醒而鲜明地提出拉开中西绘画距离的主张并进行中国画现代性的探索,这无疑为中国现代美术史打开了一条从传统进入现代性的路径。在今天看来,“拉开距离”与“缩小距离”都只是相对的,并均构成了20世纪以来中国画进行现代性探索的方法与路径。我们既不能因长久地关切中西融合命题而忽略“拉开距离”的学术主张,也不必过度夸大“拉开距离”的学术慧识而否定已走过并将继续走下去的文化跨越之路。

造型艺术当代性的本体回归

相较于欧美造型艺术的冷淡,油画在当下中国依然显现出强劲的张力。以“江南如画”为主题的中国油画作品展,是本年中国油画界既富特色也颇见水平的展项。这个精小而平实的展览,因十分宽泛的创作主题而给表现中国南部的油画创作带来了一种本真的探索性。油画在中国江南获得的本土化,更鲜明地呈现了现代性特质。这种现代性显然不同于塞尚及印象派之后那些对于绘画性语言独立价值的凸显,也很难简单地把它们归属于法国现代主义某一派别,而是在中国人比较倾向于具象写实的基础上,进行某种程度上的平面化与抽象性因素的探索,从而使这些油画具有现代性的视觉经验与审美趣味。以“色彩中华”为主题的百家金陵油画作品展,不仅呈现出较高的整体水准,而且一些获奖作品也让人过目难忘。当《共享时代》画出了“00后”的纯真、当《微光》画出了这个社会生存的孤守、当《诗和远方》画出了我们的忧伤,我们相信油画这个舶来的古老艺术媒介在当下中国的现实审美诉求中已获得了某种审美的穿越。这种穿越,无疑是以本土的现实关怀为基底、以指向未来的当代生活为路标。如果油画就是人类艺术的一种公共媒体,那么,我们坚信,在当下中国我们分享了这种艺术给我们生活与思想带来的阳光和色彩,这就是色彩中华的时代共享。

中国油画院十年展充分展示了这10年学院师生的创研成果。这个展览更加清晰地呈现了中国油画院以“寻源问道”为校训的教学理念。的确,这所学院几乎荟萃了所有当下中国那些最具实力的具象写实画家,他们以自己的才智显现了他们对西欧油画传统的深入研习,并以此体现当代中国社会语境下的人文情怀与审美创造。他们探究的是西欧油画艺术传统的深厚度,并以此表达油画本土化的艰难性首先体现在如何能够对西欧油画艺术传统的精深理解与高超驾驭。显然,中国油画院的成立及其10年纪念展是在西方丢弃了写实绘画之际产生的,它在东方文化语境下追问了写实绘画在图像时代的价值命题。

2017年中国美术界对造型艺术热度不减。壁画这个几乎已被边缘到只有在全国美展中依赖“架上壁画”得以存活的画种,于10月在广州美院大学城美术馆举办了中国第一个镶嵌艺术展。这个以“镶嵌中国·马赛克艺术邀请展”为展名的大型壁画艺术展,是在玻璃马赛克镶嵌壁画走进大型公共空间与家庭室内装饰的现实需求下策划的,也是市场需求与艺术提升相结合的一次完美尝试。画展中的许多作品虽是对一些著名艺术家原创绘画作品的二次创作,但玻璃马赛克材料的半透光性、色彩的饱和度、不同剪切工艺的分块和不同方式嵌块拼接所形成的肌理痕迹,都向人们揭示了马赛克镶嵌壁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9月由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是对20世纪中国雕塑现代性演进轨迹的一次全面梳理。当从李金发、滑田友、刘开渠等第一代留欧雕塑家开始的百年名家雕塑荟萃于中国美术馆所有展览大厅时,人们对于中国雕塑的现代性进程也便形成了一种清晰的感性认知:中国雕塑的现代精神是以表现这个民族国家的现代精神为内核的,只有那些真正凝固了民族奋争的历史瞬间,才能真正揭示中国当代社会民族精神的来源与力量。而同期在长春举办的第五届国际城市雕塑高峰论坛对于世界当代城市雕塑发展的探讨,也再次彰显了中国雕塑的现代精神在中国意象美学与写意语言上的独特价值。

当代艺术的中国理念

每10年一遇的两个国际艺术大展——威尼斯双年展和卡塞尔文献展于2017夏季相继开幕,并构成了策展理念上富有意味的比对。以“艺术永生”为主题努力回归艺术本体的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试图用装置、影像、新媒体艺术来诠释艺术的永恒性,这种对艺术永生的追问与呈现似乎仍偏执于对艺术不断变革的“当代性”的演绎。以“以雅典为鉴”为主题的第14届卡塞尔文献展,试图以希腊和卡塞尔这两座城市的展区来探讨曾作为西方文明发源地的希腊在当下面临的文化边缘化与经济、政治双重危机的窘境。不论威尼斯双年展对于艺术本体问题的追问,还是卡塞尔文献展对区域政治问题的热衷,它们都无一例外地把艺术的“当代性”命题设定在装置、影像、行为和新媒体艺术范畴。

与此相反,已连续举办15年的北京双年展,以“丝路与世界文明”作为第七届北京双年展的策展主题,这或许也最鲜明而精准地传递了这15年来北京双年展从创设到繁盛所持守的文化立场与艺术主张。这就是当代艺术的全球化是由世界各国各民族的艺术互交与互鉴的结晶,而不是全球艺术被欧美艺术的殖民化与同质化。以“丝路与世界文明”为主题所调动的全球艺术家创作,无疑是一次富有挑战性的美学重建。它一方面倡导能够体现各国文化特征的艺术创作,另一方面则聚焦各国在艺术当代性上的不同理解与不同创新。其挑战性显然在于,如何从各自民族传统的来路中来理解艺术的当代性开拓,它既同于人类艺术发展的某些共同走向,也依然葆有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印记与审美特质。

而另一个来自中国湘西凤凰镇的“凤凰艺术年展”则提出“超当代”的策展理念。曾在沈从文笔下描绘出的“边城小镇”因其独特的客家文化、边城景色而成为艺术当代性创作的特定“情境”,并因“凤凰艺术年展”的举办而使这种边缘和世界当代文化中心构成了某种意味的解构现象。“超当代”艺术概念的提出,让人们开始思考艺术有不断“当代性”的一面,也有超越“当代性”的另面。就人们今天看到的“当代艺术”而言,它是针对当代高科技研发而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并根据解构主义理论而新生的一种艺术类型。但这艺术的新生并不意味着造型艺术的终结,也不能表明造型艺术不能被赋予“当代性”。因为,这种由人的生理机能所创造的造型艺术体系,是审美地解放人性与人性的审美解放的必然表征,从人的劳动而开始的生产的对象化,也就孕育了审美的对象化;由此而形成并高度发展的造型艺术规律——这个有关人的审美对象化的高级形态,正是造型艺术的本质。

富有意味的是,为2017年岁末画上句号的是一系列有关当代中国美术教育创研成果的展览与学术探讨。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杏林撷英·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优秀学生作品邀请展、时代精神·西安美院作品展、再出发·华东师大美术学院作品展等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上海中华艺术宫展览和上海宝龙艺术中心举办,这些展览的作品较少出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所普遍存在的对欧美现当代艺术的追捧与模仿,反倒增添了走当代美术中国特色之路的某种自信,并力求深研中外造型艺术传统,把对造型艺术的基础训练和技艺研究结合起来,把对造型能力的驾驭和不同画种的艺术语言结合起来,把对造型艺术的创新和表现他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感受与青春释放结合起来,从而体现了沉稳平和之中的敏感反应与新锐创造。

当代中国美术的创作样态,实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映像。一系列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所释放出的青年艺术学子有关艺术“当代性”的新思维,既体现了中国艺术的主体立场,也表达了中国美术对于人类造型艺术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