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收录近3000通,朱熹书札汇编出版

来源:文汇报 | 李婷  2018年01月18日08:37

朱熹《致教授学士尺牍》(局部)。

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世时不仅重建了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还曾创办过出版机构;著名豪放派词人陈亮与朱熹打了11年笔仗,但每逢朱熹生日,他都会派人送去寿礼,而朱熹也会回礼…… 《朱熹师友门人往还书札汇编》近日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这是迄今为止最全的一套朱熹书札集,收录了朱熹与朝中公卿、师友故旧、乡亲门人等往还书札近3000通。其中,朱熹亲笔书札(包括残篇、断句)2580余通,他人致朱熹书札(包括残篇、断句)370余通。这些书札上起绍兴十七年(1147年),下至庆元六年(1200年)朱熹病殁前夕,涉及人物多达530多人,是后世研究朱熹生平、思想以及宋代理学、南宋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

朱熹与丞相王淮的关系,并非“自始即如冰炭不相入”

对于史学家来说,书札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私密性。作为私人通信,书札往往保存了作者不欲公开的真实想法。由此,研究者可以挖掘出在公开文字中难以显露的背景信息,从而对相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得出更准确的结论。比如朱熹与丞相王淮的关系,因淳熙九年朱熹弹劾唐仲友及此后王淮反“道学”之事,世人多着眼于两人间的交恶,甚至认为朱、王的关系“自始即如冰炭不相入”。然而,本次出版的《朱熹师友门人往还书札汇编》中收录的两人间的往来书札显示,他们最初的交往颇为密切。

据该书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顾宏义透露,朱熹与王淮二人初识于乾道四年(1168年)间。当时,由于水灾灾情严重,粮食无收,福建崇安发生了饥民暴动。朱熹建议地方豪富用藏粟赈救饥民,并请求朝廷以“六百斛赈济”,最终平息了风波。据《建宁府崇安县五夫社仓记》所载,对于朱熹所行之救荒措施,“王公报皆施行如章”,后来还将这一措施推行于江东诸州,说明当时王淮对朱熹颇为赏识。

又比如,南宋“庆元党禁”期间,朱熹遭弹劾只是被罢免官职,而其门人蔡元定却受到贬窜道州而死的重罚。对此中缘故,后世大多认定蔡元定是受朱熹牵连的,纯属“无辜被诬”。但顾宏义根据当时的史料,特别是通过研究朱熹在此前后之书信文字发现:蔡元定受此重罚,虽与当时政治大背景相关,但直接原因还是在于蔡元定以风水之说主张迁移建阳县学至护国寺址一事,使得对手们得以借口而窜责蔡元定。

朱熹与陈亮的论战虽激烈,但两人私交甚好

在浙江永康市马铺山卧龙岗,有一座南宋古墓,墓前两侧有八字形石质翼墙,右刻“光昭日月”,左刻“书上中兴”。这座古墓的主人名叫陈亮,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他才华横溢、气概豪迈,曾与朱熹多次展开辩论。陈亮与朱熹的论战,主要以书信的形式进行,前后长达11年之久。不过,他们的论争虽然激烈,但仅限于学术之争,两人私交甚好。据载,淳熙九年(1182年),陈亮曾到婺州拜访朱熹,相处了十多天,朱熹也曾到永康回访陈亮。每逢朱熹生日,陈亮都会派人送去寿礼,朱熹也会还礼。

根据朱熹与其女婿黄榦之间的通信可知,朱熹不仅热心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授徒讲学、编撰教材,还曾亲手创办了一家出版机构。起因是他编撰注释的《四书》草稿被人拿去偷偷刻印,结果错误百出。这令朱熹很是痛心,便集结了学生、朋友自创了一家出版机构,以印刷学术书为主。

业内人士指出,以往关于朱熹书信的整理,收录的仅有朱熹的书信,且其编年考证也有颇多可商榷之处。《朱熹师友门人往还书札汇编》的独特之处在于,全文汇编现今所存朱熹书信及他人给朱熹之书信,按往还次序予以系年编列成书。

该书编纂方式也有颇多创新。以与朱熹有书札往还者的姓名汉语拼音为序,并在其人名下简述其生平事迹以及与朱熹之交友情况,然后收录其与朱熹往还书札,以通信年月先后为序。对撰写时间不明、收信者姓名不详等书札加以考证辨别,由此,读者能较为清晰辨别朱熹等学者的相关学术思想、观点的形成、演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