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新书快读

来源:文艺报 | 主持:黎华  2017年12月25日07:10

《浪食记》

王恺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11月出版

《浪食记》辑录王恺数十篇书写美食的文章,按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跟随作者天南地北游食四方,第二章分门别类体味美食之道,第三章趣谈饮食写作中的历史文化,第四章则是作者对吃这一最原始的人生安慰的个人感性领悟。正如作者所言,本书并非餐馆指南,亦非菜谱,而更似一卷饮食浮世绘。文中所写食物不拘一格,从东北街边的烤羊肉串,到四川小镇的十年陈高粱,作者写美食,亦写美食折射的人情世相,以及美食背后不同地区人群的文化与心理。围绕食物而展开的服务员、餐馆老板,以及食客的众生相纷呈于作者笔下。

《自制美学》

【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 著

陈毅平 译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7年5月出版

本书反映了作者对艺术趣味与品质最广泛的见解。他认为,尽管现代艺术家通过生产一些跳脱常理以至于无法被评价的艺术品,来奋力逃避趣味的审判,但趣味仍然是不可抗拒的。他坚守艺术品质的标准,认为去探寻一种媒介最具有挑战性的要求是艺术家的责任,对此进行鉴别则是批评家的责任,而这两者都是伟大艺术的必备条件。他讨论审美体验中期待和惊奇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讨论伟大艺术所带来的激动心情。

《不成问题的问题》

梅峰 编著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12月出版

老舍在《不成问题的问题》中用漫画式笔触勾画了“树华农场”非乌托邦式的人间乐园,折射出“中国式人情”的市民生活图景,以隐晦的批判与讽刺寄托了对民族命运深切的忧虑与关怀。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继承了小说的三幕剧式结构,以《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小城之春》《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国片经典为坐标进行了影像的风格处理。影片吸收了中国电影含蓄雅致、意韵深远的古典美学风格,同时还探讨了中国式处世哲学、生动与鲜活的现实主义问题。

本书展现了从小说到电影的诞生过程:既呈现了梅峰、黄石创作的完整剧本,又同步收录了老舍原著小说,提供两种形态的文本对比,领略文学经典的改编之道;收录了主创人员的幕后创作谈,详细记录了创作思路,并提供了丰富的幕后图稿资料;收录了4篇导演专访,就导演的个人经历与创作表达、文学传统与现实观照、“新文人电影”的美学风格等话题进行深入对话。

《从大都到上都》

罗新 著

新星出版社

2017年10月出版

这部作品生动还原800年前元朝两都间辇路的真实面貌——一座历史名城大都(今北京)和一颗草原明珠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由这条路相连。800年前的辉煌,已隐没在平凡的村庄和深山荒草间。这里是山川的终点,草原的起点,贯穿长城内外,是自古以来从蒙古高原进入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

罗新是一位研究中国中古史和中国古代边疆民族史的专家,为了写这本书,他自北京健德门启程,沿着古代辇路北行,最终抵达上都。本书还汇集了许多旅行家对于徒步的思考和意义,所引用的国外旅行家的段落,几乎都出自作者的优美译笔:“旅行就好比婚姻,如果你以为你能加以控制,那必定大错特错。”本书配以精美手绘插图,生动表现了沿途历史遗迹和人文风貌。

《衣不蔽体》

赤桦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11月出版

书名为《衣不蔽体》,并非取成语原意,而是另做引申,讲述的是服饰背后的故事。作者将中国近现代服饰演变的历程大致分为三个时段: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至今,依次选取各个时段有代表性的服饰,配以生动的图片,讲述中国服饰近百年的演变及其与历史潮流的联动关系,并用符号学的方法解说服装样式细节变动所内含的意义。其实,从古至今,服饰都不仅仅是服饰,而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潮休戚相关的。透过本书,读者可以看到“服饰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