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冬至2017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赵飞雁  2017年12月22日12:46

冬至。

又是一个节气。

高中的时候做地理试卷,总是弄不清楚,冬至这一天到底是昼夜平分还是昼短夜长?每每考试的时候都要对着草稿纸画一个图才能区分清楚。最近的日子真的如同这一道地理题目一样,过的稀里糊涂的。

“冬至,这一天是白天最短的一天,此后,白天就越来越长了。”盼望过了冬至,天就会一点点暖和起来。搓了搓冰冷的手掌,摸了摸暴露在空气中的耳朵,然后再翻开校历数了数还有几天回家。日子一天天地过,寒假变的遥遥可望,只是今年的寒假并没有像往年那样期盼。

好像大三的第一学期,我过的很从容,不慌不忙的,甚至带着一丝悠闲。这大概是一种成长吧,想起大一的那一年冬至,第一次听北方的室友谈“冬至吃饺子”的说法,感觉很是有趣。如今自己俨然变成了半个北方人,冬至,自己开始计划着找点饺子吃。

终究,这个让我感到陌生的城市,在把我慢慢同化。在一个个张嘴冒出雾气的日子里,开始想要吃一碗热热的汤面,面上漂浮着香菇鸡肉丁,当然牛腩土豆也不错,偶尔上面卧一个鸡蛋,再加一点香菜点缀便很完美。也会选择在一个风大的傍晚,点一份金黄的小米粥,一个馒头配上两个菜,就能心满意足。这是我在河南的第三个冬天,度过第四个之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第五个。

最近几个晚上,总是忙着排练元旦晚会的节目。今年文学院很特别,要求每一个班为单位,每个班参与的人数规定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大学虽说写稿无数,却从没有登上舞台表演过一次,这次学院的规定像帮我达成大学的一个里程碑。半个月前班委开会,一起策划元旦节目,我记得,那天班委聚餐的氛围特别好,不知道是空调的暖气太足,还是大家喝了酒,脸都红彤彤的,笑容都是恣意的。饭后,十几个人挽着手一起回寝室的路上,借着酒劲,在校园的里携手高歌,唱“让我们红尘做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我们奔奔跳跳的像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最后借这学校湖边的黄色灯光,大家席地坐在马路上拍照,照片因为光线变的模糊,但那种情绪却真真切切的留在了心里。这种有一点点张扬,有一点点疯狂的感觉像是梦里一样美好。

我总觉得,这是大学应该有的模样。

那天晚上,我也对着电脑敲敲打打,重新写下《远方,我让风说给你听》。

好喜欢“远方”这个词啊,你站在时间轴上,你的身前是远方,你的身后也是远方。如果,你站在一个位置上,你的四面八方都是远方。

“远方”因为“远”才有了延展性。还没有来这个学校的时候,就把学校定义为远方,这个“远方”是未来的约定,是生活的期许,或许离开学校后,这里还是变成了“远方”,是曾经拥有的回忆。只是如今,我好像在这个还没有结束的故事里,东张西望,犹犹豫豫地害怕那个还没有到来的别离,害怕最终降临的结局。

从期待,到犹豫的张望。

排练情景片段的时候,我们把一起度过的时光用场景重新演绎出来,大一,大二,大三,发现,有些事情终究沉淀在岁月里,来不及好好告别,甚至也来不及好好体验,像是牛饮西湖龙井,还没有品出什么味道,就着急地用来解渴。

最后所有人拉起手唱“她们都老了吧,她们在哪里呀,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这种结局的预见,像是一首歌的前奏,或许,我们已经在高潮处,正酣畅,偏偏音调已经开始往下转。当所有人呐喊出“远方,我让风说给你听”时,我是感动的。

我期待远方,害怕远方,而我,却一直在远方。

很多时候我们怀念一些人,一段关系,也许并不是在感叹时间,而是意识到那种纯粹多难得。直到有一天,你再也回不去的那段让你忘不掉的岁月,那时就会明白世界上最百感交集的就是无能为力。遗憾,随时来随时去,就是不会消失。对于生活,对于岁月,除了不停怀念,更重要的还是去探寻的新的生活、新的快乐、新的人生、新的远方。满城风雨,我们从远方来,而不再是曾经未涉世事又备受宠爱的孩子。

那些单纯的小美好,带来的永远是淡然和欢欣,这是2017年的冬至。

也希望远方的你,永远拥有勇气。

那么,冬至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