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以新的写作拥抱交流互通的新时代 “新时代·新经验·新想象”2017金砖国家文学论坛在珠海举行

来源:文艺报 | 行超  2017年12月20日06:49

金砖五国文化传统各异,却有着相似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促进中外文学的交流发展,推动金砖五国深化合作,12月15日至1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和国际写作中心联合承办的“新时代·新经验·新想象”2017金砖国家文学论坛在北师大珠海分校举行。来自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的数十位作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对话。

在15日举行的开幕式上,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光巨、广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郑雁雄、俄罗斯作家尤里·米哈伊洛维奇·波利亚科夫、中国作家韩少功分别致辞。吉狄马加认为,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九大为中国未来发展制定了宏伟的蓝图,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步入了充满希望的新时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应该构建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金砖五国已经成为响彻世界的热词,几乎成为社会充满活力、未来前景美好的代名词。金砖五国有着相似的历史传统和悠久的交往经验,在当下,金砖五国之间应该进一步加强文化往来,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努力创造一个文学的黄金时代,书写属于我们的传统以及时代美好的篇章,为各国人民奉献新的精神产品和文学形象。

在主题发言中,中国作协副主席莫言谈到,过去40年金砖五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同时又有许多新的难题出现了,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新时代。在这样的新时代里,每个人都积累了不少新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新的想象。作家应该围绕“三新”进行创作,力争从新的角度、从自我的角度写出新的作品。写作时心眼要活泛,不断调整角度,既记住内心又观照外物。“从某种意义上,新的角度或许就是新的文学。”俄罗斯作家伊琳娜·尼古拉耶夫娜·巴尔梅托娃、南非作家尼克·姆隆戈、巴西学者弗朗西斯科·富特·哈特曼、印度作家美瑞杜拉·嘉戈、印度诗人苏库瑞塔·保罗·库尔玛以及中国作家苏童、格非、阿来在主题论坛中依次发言。

12月16日,大会分别举行了四场分论坛。关于“作家与新现实”,中俄作家们谈到,当前无论是俄罗斯作家还是中国作家都面临着文化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新的现实。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文学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文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多元、多样和多变,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文化泛消费所挤压和冲击。但文学还在发展,新时代的文学需要作家为两国人民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

中印两国都是有着优秀历史传统的文明古国。谈到“传统与当代”的话题时,两国作家都有复杂的感情。讨论中,印度作家表现出很强的现实感,其关注点在于自然、环境、性别平等、民族现实等多个方面。相比而言,“传统”对于中国作家则更加沉重,中国当代作家如何在中国古典文学与西方文学这两大源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出自己的声音,从悠久的民族和国家传统中汲取营养,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本土经验与世界文学”分论坛中,中巴作家主要聚焦有关翻译的话题。大家认为,在世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译者的作用非常重要,“作家创造民族文学,但是翻译创造世界文学”。要用“跨国文学”的概念取代“世界文学”,把重点放在翻译的概念上,强调阅读者和可译性的概念,这有利于文化和文学经验的扩大。

谈及“文学写作的驱动力”,中国和南非的作家们从各自写作经历出发,阐述了关于写作的不同感受。大家认为,文学写作的驱动力除了作家的责任感、创新的激情和驱动以外,还有一种是作家的本能、作家的自觉。此外,有作家提出,写作的内在驱动力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阅读以及超越前人的渴望。

参加论坛的还有中国作家杨克、蒋述卓、谢有顺、汪剑钊、欧阳江河、西川、李洱、东西、乔叶、张建华、翟永明、艾伟、徐则臣、胡续冬、闵雪飞、蒋晖,俄罗斯作家维雅切斯拉夫·格列波维奇·库普里扬诺夫、娜塔莉娅·伊万诺夫娜·波利亚科娃,印度作家帕提莎·塞恩,巴西作家若昂·塞萨尔·德·卡斯特罗·罗萨、玛利亚·露西娅·威尔第,南非作家弗雷德里克·库马洛、姆普胡特拉尼·布费洛等。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金砖五国的作家们通过学术交流和近距离的接触,进一步增进了对彼此文学、文化以及历史、现实的认识和了解,围绕共同关心的文学核心命题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入讨论。作家们彼此激发,互相借鉴,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以及世界文学的交流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