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胡青《趟过爱情河》:爱情纠葛中的人性光芒

来源:文艺报 | 苏渝晖  2017年12月18日06:51

江苏作家胡青的《趟过爱情河》(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反映20世纪70年代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

故事从冬至的前一天上午讲起,到冬至午夜结束;在短短一天半时间里,所展示的社会图景汪洋恣肆,所塑造的人物典型栩栩如生,凸显的那段历史更是发人深思。小说通达流畅,浑然一体,丝毫没有拖泥带水之嫌,一气呵成。作者善于构设头绪纷繁的复杂矛盾,预置棘手难解的情感纠葛,却又能一一化繁为简,举重若轻地瞬间加以解决。作品人物形象饱满,情节曲折生动,爱情真挚感人,读后回味无穷。

朴实厚重是文学追求之至境。朴实看似简单一无技巧,实又是大巧后的极致,臻于至善的归真;如果没有厚重这一作品的“压仓石”,读者难以开卷受益。小说采用了朴实精准的语言、曼妙舒缓的节奏、简练切近的叙述、不露声色的白描,讲述普通平常的故事,却能准确再现逼真的生活全景图,诠释了作家对朴实厚重这一文学至境的理解和追求。从小说中清晰可见当时社会的影子:人物风貌、生活场景、行为语言、性格特征等,无不具有那个特定时代的鲜明烙印。

悲悯情怀是作家必须具有的基本素养,只有对底层人民爱得深沉,对人间苦难理解透彻,对国家民族有赤子情怀,才可能成为有责任担当的好作家。看得出,作家胡青的创作态度极其认真,又极其感性,自始至终饱含着真挚感情,在作品精心塑造的男主人公林的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作家赋予他最多最丰富的感情色彩,或可说某种程度是作家的缩影和代言。林既是爱的施予者,更是爱的受益者,是爱让他从艰难困苦中成长,度过心酸难忘的岁月,赢得人生最宝贵的爱情。作品告诉我们,源于人性的爱,生生不息,无处无时不在,只要善于发掘,就会看到像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那样:对亲人感恩眷恋的原始之爱,始终都在;舍命相搏,为恋人就死不惧的真爱,也不稀缺;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替底层百姓脱危解困的大爱,随时都会发生。

小说主要采用回忆的手法进行讲述,很多故事都在回忆中穿插,给读者带来了阅读的快感,一切仿佛在眼前,没有距离感。全书首尾照应,主线突出,辅线穿插其中,侧翼烘托,主线辅线之间并行不悖,又合理交叠,互融互生互补,加之安排大量妥帖合情的梦境描写,突破了人为禁忌和时空限制。情节是整个作品构架完整的基础,其精彩程度决定着小说的深度。作品中,通过若干巧妙情节的安排,毫不夸张地说,这部小说,展示了当时农村生活的全景图,场面博大、故事诙谐,令人忍俊不禁。

另外,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表现出作家驾轻就熟的本领,比如花这个人物形象,就十分丰满。首先她是一个青春萌动的少女,对男性充满渴望又不得不被世俗礼教所压抑,她的矜持使她不得不对林外冷内热。支流汇聚方成江河,江河汇聚则成大海;人物性格始于下笔,丰满于后期。小说中的许多描写让人仿佛亲临其境,回到了那个特殊年代。

作品语言洗练生动而又清丽流畅,极具个性和地方语言色彩,这些都较好地丰满了人物形象和故事的生动性,极大丰富了乡土气息的感染力,加深了读者的印象。作家的语言有一种诗意美,极具震撼力和穿透力。比如“在林眼里,沂河湾最美,因为那是姥姥湾,他永远的心灵湾。”这样的语言很多,非常能打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