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彩调剧《空村》涌来泥土的芬芳 代表作《刘三姐》上演后近60年,新剧聚焦精准扶贫带来的乡村新气象

来源:文汇报 | 黄启哲  2017年12月15日08:15

彩调剧《空村》聚焦当代农村,展现当代农村发生的变化。祖忠人摄

由广西柳州市艺术剧院创排的现代彩调剧 《空村》日前亮相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剧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彩调剧继代表作 《刘三姐》 后,时隔近60年再次来沪演出。

这一次,扎根于田间地头的彩调把目光从刘三姐的民间传说移至当代农村,讲述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给农村带来的喜人变化。剧中,小龙村的村民起初纷纷离开家乡去城市打工生活,只剩下退休多年的老村长大宝与其养子埂子留守村中,为乡邻看家守户。他们所坚守的不仅是村民的一份信任,更是一份淳朴的乡情。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昔日走出大山的村民纷纷归来创业,小龙村变为生态旅游的美丽乡村。村民发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虽然作品聚焦的是一个小乡村,也没有复杂的故事,可就是村头树下的家长里短,透过质朴的彩调小曲演唱出来,道出老百姓对故乡单纯而执着的坚守。留守山中的老村长大宝只要舞起扇子,唱起山歌就不再寂寞。到了春节,大宝带着养子为空关的邻里家门贴上对联增添年味儿。小李老师继承母亲遗志,支边教书多年。虽然舞台呈现还不够成熟,但这些朴素平实的细节,却让身处都市小剧场的观众嗅到了浓郁的泥土芬芳。

作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调的知名度或许不如京、昆等大剧种。可提起一部上世纪60年代的电影《刘三姐》,大家都不会陌生。影片正是改编自广西剧团根据民间故事创排的同名彩调剧。电影的风靡,让这个发端于广西农村的乡土剧种传唱大江南北,也让刘三姐和她背后独特的乡俗民情感染一代又一代的观众。

再往前追溯,彩调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剧种从农民歌舞说唱演化而来。其早期形式“对子调”通常由一对男女对舞欢歌,男舞花扇,女挥方巾,描绘自然,抒发情感。回溯剧种历史,彩调演出了大量以劳动生活与家庭情感为主的剧目,内容充满谐趣,形式活泼。剧种表演尤以舞扇为特色,比如传统戏《王三打鸟》 中王三一边舞扇一边跳起矮步,就是彩调所特有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