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读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郎咸勇  2017年12月14日10:49

《端午的鸭蛋》读完了。

品咂之余,我眼前依然闪现着高邮咸蛋鸭黄那通红的色泽,齿颊间依然缭绕着苏北名菜“朱砂豆腐”那诱人的芬芳,这雅淡不俗的乡间小吃,虽非佳肴异品,却也香气扑鼻,让人垂涎不已。

尤其是,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分明氤氲着一层淡淡的水乡气息和怀旧情调,哦,那是作者因思乡而情不能已,遂借谈吃而怀乡思旧啊,那思乡的味道,总是在美妙之余,飘洒着一层淡淡的惆怅。

哦,那高邮的鸭蛋啊。

闲话少叙,且说《端午的鸭蛋》。

文章起笔,就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家乡端午的风俗画,可谓洋洋洒洒,丰富多采,不一而足,令人目不暇接。

于是,我们就看到作者时而轻描淡写,时而精雕细刻,于是那一幅幅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古老淳朴的风俗画,就在我们面前一页一页打开,给人以如闻如见之感。

首先,作者以“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为领起句,简略介绍了“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和“贴五毒”,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贴符”和“喝雄黄酒”。

随后,作者又以“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一言领起并更为详细地介绍了“放黄烟子”。

接着,作者再以“还有一个风俗”一言领起并介绍了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并由“十二红”而引出了咸鸭蛋。

文章蜿蜒至此,屡屡铺垫,终于把“端午”和“鸭蛋”这两个元素牵系到一起,组合起来,从而回扣并涵盖了题目。

随后,文章介绍说“我的家乡是水乡”,水乡么,必然“出鸭”,而这里的著名鸭种是“高邮大麻鸭”,“鸭多,鸭蛋也多”,于是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引出了“高邮咸鸭蛋”,且再次回扣了题目。

接着,作者使用示现手法,如闻如见地描绘了一个生活场景,标举了高邮腌鸭蛋;为什么“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呢,因为高邮腌鸭蛋不同凡响,妙不可言啊。

然后,作者深入一层,赞美了高邮的双黄鸭蛋。

这里,作者先以“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映衬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随后正面描述了双黄鸭蛋“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接着,作者又直抒胸臆道“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最后,作者又说“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就再次以“他乡咸鸭蛋”映衬了高邮鸭蛋之醇香可口,乃至道之腴也。

然而,文人谈吃是离不开文化的。

于是,作者轻舒文笔,虚写怀古了,然而怀古不是目的,乃是为了摘录袁枚《随园食单•小菜单》里“腌蛋”一条,借以侧面映衬“高邮腌蛋”。

随后,作者又正面描写了高邮咸蛋之“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以“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再次映衬了高邮鸭蛋之“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不仅如此,作者还不遗余力地描述了两种“鸭蛋的吃法”,一种是袁子才所说的,带壳切开,那是席间待客之法;而另一种是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这里再次使用示现手法描述了吃鸭蛋的场景,“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因为“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哦,汪曾祺语言诱惑力是如此之强,读文至此,你没有一种甘芳适口、色味俱全、垂涎三尺、馋而欲死之感么。

不仅如此,作者又介绍了苏北名菜“朱砂豆腐”,这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这就借此映衬了高邮鸭蛋之美,并再次以“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反衬了高邮鸭蛋之美。

文章最后,作者终于收回了徜徉远足的文笔,再次回归“端午节”,就照应了文首。

这里,作者满怀情思地描述了小时候“鸭蛋络子”的旧事:打络子,挑淡青壳的熟鸭蛋,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最后吃鸭蛋,捉萤火虫装在蛋壳里……且由此联想了囊萤映雪的故事,这两处文字均使用了虚写手法。

不仅如此,作者还童心满满地认为“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就以对比手法突出了童年记忆。

行文至此,作者就在最后的轻描淡写中,徐徐“收官”,且给人以余音袅袅之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