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用什么来治愈童年——日本动画·魔法篇(5):绿川幸与《夏目友人帐》
来源:文艺报 | 吕晶莹  2017年12月13日07:12

有人说,遭遇不幸童年的人,需要用一生时间来和自己的过去和解;长大成人之后,无论如何努力维持表面的坚强,依然需要一些人、事、物来缓解被沉淀的心事。《夏目友人帐》所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孤独少年被妖怪治愈的故事。

夏目贵志是一个无法被定义为幸福的少年——童年父母相继去世,一直被亲戚当作拖累,得不到长辈的关爱。同时他因为拥有能看见神明和妖怪等奇怪事物的超能力,被同龄人当作骗子,无法获得内心渴望的友谊。即便如此,他依旧善良而宽厚。

一个偶然的机会,夏目贵志打开一只妖怪的封印,获得了一本“友人帐”——这是一本记录着许多妖怪名字的“契约书”,也是祖母夏目玲子的遗物。被打开封印的妖怪对这本“友人帐”充满好奇,于是化身为猫陪伴在夏目身边。他们的约定是:如果夏目消失,“友人帐”就归妖怪所有。自此他们互相依靠,踏上了奇妙的冒险之旅。

冒险的过程充满神奇——于笔者而言,最大的感触就在于主人公与猫咪彼此陪伴的温情;这种感情不似山盟海誓般的爱情那样浓烈,却好似冬日下午的宝贵阳光,极其轻柔却能一扫积久的阴郁与不快。我们无法选择童年,无法选择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与什么样的人相遇,也无法选择自己将经历坎坷还是品味幸福……而这部作品却让我们相信,假如我们找到自己愿意守护的人,抑或是幸运地找到能够守护自己的人,过去的伤痕也可以变为坚强的铠甲,我们也终将有可能变得真正强大而幸福。这样的守护者,可能是一个人,可能是一段回忆,甚至可能仅仅是一本书、一部令人难忘的影视或动画作品——事实上当其以精神的形式存在时,也许比一个具体的人或物来得更为持久,历久弥新。

在剧中,夏目曾经说:“妖怪和人类终究不同。但如果有一天妖怪消失,相逢的记忆是绝对不会消失的。哪怕相遇再短,也绝不会消失。”但愿每个人都能遇到一种陪伴,这种陪伴可能长久也可能短暂,但只要能带来内心的接纳与安宁便弥足珍贵了。

女漫画家绿川幸是《夏目友人帐》的创作者,其作品以短篇为主,精巧的故事中多有鬼怪式元素,同时包含着细腻的情感,结局则偏向伤感。《夏目友人帐》最初以漫画形式问世,自2003年7月起连载于漫画杂志《LaLa DX》,2007年9月改在漫画杂志《LaLa》连载。截至2008年,根据原作品改编的同名动画已播出6季,大受好评。而根据电影版《夏目友人帐》官网所公布的消息,2018年同名动画电影即将推出,由第5季和第6季动画作品的制作公司负责电影制作。只是在这种小众动画“引进也未必赚钱”的今天,中国“夏目迷”还能否享受这一精神大餐就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