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乌兰牧骑:谱写新的交响乐章

来源:文艺报 | 蔡体良  2017年12月13日06:55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希望他们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这不仅仅是对具有60年历史并且一直活跃在内蒙古草原上的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巨大鼓舞,也是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勉励和要求。多年前,我去过苏尼特右旗的草原,那里广袤无际,一派塞外的风光。如今,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年轻时观赏乌兰牧骑的印象又一幕幕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上个世纪60年代中叶,我曾在不同的场合,观看过来自内蒙古草原、颇受观众喜爱的乌兰牧骑演出队的演出。他们能歌善舞的演出,洋溢着蒙古民族的风情和草原乡土的气息,场场气宇轩昂,个个身心投入。当时我十分敬佩他们的演出风格和激情。他们如轻骑兵,能上能下,因地制宜,奔走在大大小小的普通基层的舞台上。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是:简单的演出场所、简约的景观环境、简洁的装置道具、简朴的服装服饰等,却赢得了观众的击节赞赏。他们能到最基层的蒙古包前,支帐演出;能带马队驰骋草原,送戏到偏远的牧区慰问。他们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贴近生活,扎根百姓之中。

“乌兰牧骑”译成汉语是“红色文化工作队”。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他们都经受了考验,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自己的奉献。这是难能可贵的。乌兰牧骑演出队的每一个队员都是一专多能。吹、拉、弹、唱、舞,百般武艺,各显神通。这样的演出风范,富有生气,且又丰富多彩。他们走过的历程、把握的方向,始终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父老乡亲,始终坚持讴歌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祖国。当年,我观看乌兰牧骑演出的时候,他们已经遍布内蒙古的草原和城镇村落,进入了比较成熟的活跃期,演出甚至跨越了大江南北。我记得当时演出的节目有蒙古族舞蹈《女民兵》、达斡尔族舞蹈《欢乐的节日》、蒙古族说唱“好来宝”《牧马英雄》,以及锡林郭勒新民歌《红旗手》、民族歌舞《庆丰收》等等,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他们的演出带着故乡的泥巴、草原的醇香,彰显了马背兄弟民族的神采,展示了源远流长的草原文化的生命力,并以精彩的演绎创造了属于乌兰牧骑自己的独特的艺术形象。

时代在发展,文化在创新,乌兰牧骑并没有停止自己向前的步伐。前年我又去苏尼特右旗观剧,参演的主体队伍也是由本旗内各个地方乌兰牧骑演出队组成。经我稍作了解,当下的州内各县市都有了自己的乌兰牧骑。与过去相比较,人才队伍也好、设备硬件也罢,已不可同日而语。他们自豪地告诉我,这么多年来,我们的乌兰牧骑队伍里也出了不少艺术人才,如德德玛、三宝、武利平、白岩松等。多年以来,每当我看到来自蒙古草原的演出,无论是苍劲有力的舞蹈,还是高亢嘹亮的歌声,我总想起乌兰牧骑。当然,乌兰牧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竞争和考验。我认为,这支扎根在草原上的轻骑兵,富有朝气和生命力的文化尖兵,同样需要保护,需要培育,需要迈上更高的艺术平台。不能成为舞台上被遗忘的角落。艺术文化的发展是多元化的,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无论是“洋舞台”还是“土舞台”,它们都有生存的权利,都应该提供发展的空间。

早在50多年前,周总理曾热情地鼓励过进京演出的乌兰牧骑队员们,嘱咐大家:“不要进了城市,就忘了乡村。要不忘过去,不忘农村,不忘你们的牧场。希望你们保持不锈的乌兰牧骑的称号。”真诚地希望我们乌兰牧骑的艺术兄弟,能“不忘初心”,像初升的晨曦阳光,永远朝气勃发;像清纯的月光,伴着观众实现新的美丽的梦想。乌兰牧骑,畅想未来吧,谱写出自己新的交响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