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外作家聚焦“文学的力量”

来源:文艺报 | 李晓晨  2017年12月11日06:48

11月25日,由鲁迅文学院主办的“文学的力量——中外作家关于历史、现实、语言与虚构的对话”在京举行。这是一次有交锋、有碰撞的交流,来自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家、诗人、评论家、编辑家在问答中增进了对彼此及所在国文化的了解。《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诗刊》副主编李少君,以及参加2017国际写作计划的作家、诗人,鲁院北师大联办研究生班的部分作家与会。会议由邱华栋、郭艳主持。

对身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说,文学具有超越差异、密切交流的重要影响,而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层面来看,文学又具有保存人类记忆、传递思想火光、烛照温暖人心的力量。梁鸿鹰谈到,文学超越生活的日常性,加深人们对世界和生活的认知与理解,提升对文化和文明的认知程度,并使得人类记忆流传下去。文学关注具有差异性、个体性、隐秘性的人的内心世界,正因如此,不同国家的作家相隔甚远,却总能找到相同话题。

西班牙汉学家宫碧兰讲述了以李清照为原型创作小说的经历,这是一次艰难的写作,她在此过程中更清晰地认识了自我。写作是为了记录,为了确认自我存在,她在书写中丰富情感,体悟过去、现在与未来。埃及汉学家小金鱼也谈到,文学的力量在于保存人类的记忆。语言是一面镜子,文学与这份记忆相互映照,不同国家的作家通过文学互相了解、交流。文学是丰富而深刻的,可以深入灵魂,成为超越现实和历史的审美记忆。

历史、现实、虚构之间的关系说起来复杂,可彼此间的张力却成为文学重要的力量。施战军说,历史是人类的记忆,历史感使得创作具有庄严感。现实意味着人类现在的处境,它既包括人类的处境,也关乎个体的处境。不同文化的人们在“各说各话”的基础上互相理解,是因为人类表达的基本内核都包涵生、死、爱这些主题。“我们未必能相互说服,但一定能在倾听之上互相理解。”李少君以自己的诗为例谈到虚构和现实的关系。他说,我不自觉制造了一个情境,在此中理想变成现实,虚构成为真实,情感把现实、想象、虚构、历史融合到一个场景中,其中既包含现实的场景,也包含内心的希望。

“虚构的力量如此强大,让读者甚至作家本人都混淆了现实与虚构的边界。”付秀莹表示,这不仅仅是虚构的力量,也是小说的情感力量、语言力量、审美力量。看过《陌上》的许多来自乡村的读者,都愿意成为她下一部作品的人物,现实与虚构的边界模糊了,文学的影响力渐渐释放出来。“因此,我们还对文学的力量怀有信心。”克罗地亚诗人丁尼克·泰利肯谈到,在速度越来越快的当今世界,尽管文学看上去是一种缓慢的、需要思考的存在,但它依然还能带领读者洞穿世界和人性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