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重读白求恩》的诞生

来源:文艺报 | 【加】戴罗尔·勃兰特  2017年12月08日06:41

2015年初秋,一批加拿大人组团到中国参加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举办的“白求恩精神与我们的时代”国际论坛等一系列纪念活动。

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怀揣着各自的期盼。但我尤为渴望的是我们将要拜访太行山地区。正是在那里,白求恩参加了八路军,建立了一所战地医院,在极为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施行了数不清的救治手术,把普通百姓培训为医护人员,并在一年多后长眠于这块土地上。

在白求恩精神国际论坛召开之前,我们先参观了卢沟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并与中国作家协会的有关人员交流座谈。参观中国作家协会下属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和鲁迅文学院时,所见所闻十分吸引人。中国作家协会致力于鼓励全中国各民族作家的文学创作活动。其项目之一是为作家提供为期三个月的培训,所有费用全免,为作家们创造专业学习和互相交流的机会。

在北京逗留了三日之后,我们乘车前往河北省寻访白求恩曾经工作生活的遗址。参观了当地的白求恩纪念馆之后,我们驱车进入了风景优美的太行山区,前往葛公村寻访白求恩建立的医院遗址。我们的到来引起当地村民极大的兴趣。他们羞怯地悄悄观望,盯着我们穿过村巷,来到白求恩建立的医院。这所医院是战后复原重建的,但我惊讶地发现,被土墙围绕的院落中那几座房舍竟然如此低矮、简陋、狭小。我必须低头弯腰,才能进入房门,进屋后,也几乎无法直起身体。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白求恩当年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令我深受感动。我们继续往大山深处行走,经过埋葬着数百名抗日烈士的陵园,来到了白求恩墓前。当那座高大的汉白玉雕像猛然间落入我眼帘时,我激动得浑身战栗。大家都止住了脚步,鸦雀无声。片刻后,众人才开始围绕着坟冢默默致哀。白求恩墓旁矗立着另一座坟冢,那里埋葬着印度医生柯棣华。他与白求恩一样,来到中国并长眠于这块土地上。

国际论坛在北京饭店举行,会场旁边陈列着白求恩生平图片展,展示他从加拿大到西班牙、最后到中国的生活道路,也包括比尔·史密斯拥有的那张照片的复印件。毛泽东的女儿李敏也出席了论坛。发言中,李彦简要地介绍了发现比尔·史密斯手中毛泽东与白求恩合影照片的过程,并宣布了比尔将这张珍贵照片捐赠给中国的决定。

来中国之前,我们每个人都应邀为论坛提交一篇论文。回到加拿大后,我们最终决定编辑出版一个文集。文集《重读白求恩》内容广泛,有诗歌、散文,也有颇具挑战观点的学术论文,均涉及白求恩在加拿大和中国的生活经历。

文集的第一篇是茱蒂丝·麦克琳·米勒创作的一首诗《诺尔曼·白求恩》。米勒是瑞纳森大学荣休教授,专治加拿大文学。她出生成长于蒙特利尔市,自幼便从家人口中听到有关白求恩的各种故事。这首诗为后面的所有作品奠定了基调。

接下来的两篇文章来自作家玛格丽特·罗文·雷默。她长期担任《曼侬派记者报》主编。第一篇《追寻使命者——白求恩》记叙了她在赴华之前所听说过的白求恩,第二篇《仪仗剑装饰的舞台》则记叙了她在中国以及离开中国之后所了解到的白求恩。

马克·圣皮埃尔是拉瓦尔大学研究生,他在文章中对比了加拿大人对白求恩的不同接受态度。从1930年至60年代末期,加拿大人要么忽视他,要么反对他。圣皮埃尔还注意到加拿大法裔及英裔族群对白求恩的不同态度。1970年代初期,白求恩被定义为与国家利益相关之人士,从那时起,他的影响持续扩展,直至今日。自从皮埃尔·特鲁多成为加拿大总理后,白求恩在加拿大文化中的地位才开始转变。

退休心理学教授大卫·莱斯布里奇撰写过多篇白求恩专著,文集收录了他两篇解读白求恩的文章。《这将成为我的名字》一文叙述了白求恩与祖父的关系,《在爱中受伤》一文的核心则是白求恩与其母亲的关系。莱斯布里奇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带有缺陷的家庭环境。他认为,白求恩的母亲是个过于死板固执的基督教原教旨信徒,她给白求恩带来了心理伤害。白求恩在祖父的温暖怀抱寻求庇护,并用祖父的名字诺尔曼作为自己的名字。文章挑战了白求恩成长于温馨和睦家庭的观点,对于家庭关系是如何塑造了白求恩一生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白求恩研究的难题之一就是他与女性的关系,包括他在西方以及在中国的那些岁月。维多利亚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拉瑞·汉纳特在文章《我不是你男人——白求恩与女性》中批评了指责白求恩追逐女性的看法。其中,汉纳特对女性如何评价白求恩所作的分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丹尼斯·鲍克的文章《探索白求恩跳动的心房》是以小说家的手法引领读者思考。他所关注的既非史学家们所在意的历史真实,也非英雄豪杰之情,而是“对未能表白的心声的一窥”。鲍克认为,这一窥的曝光,是在一个人陷入失败与困境之时,而非狂欢伟大胜利的时刻。白求恩从西班牙战场返回加拿大之后曾陷入沉默,鲍克就此挖掘了他内心深处的世界。小说采用长信形式,虚构了白求恩给从未谋面的女儿写信,以极具穿透性的洞察力,展示出一个富有人情味的白求恩。

李彦在中国出生长大,上世纪80年代移居加拿大。文集选入了她的文章《留给丽莲的东西》,李彦与读者分享了她对白求恩的看法、描述了白求恩与在中国遇到的女性的关系、丽莲·古治和她儿子比尔·史密斯的故事,以及比尔是如何在母亲遗物中发现白求恩与毛泽东合影照片的。2013年,李彦历经波折寻找到了比尔·史密斯。数年之后,她才铺平道路,成功地把这帧照片原物带到了中国。

在《五十年再读白求恩》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国人对白求恩与毛泽东合影照片回归中国一事所产生的反馈。作者是中国作家张承志,文章以洋溢的激情诠释了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给中国人的生活与文化带来的巨大影响力。

如前所述,在白求恩生活的时代,还有不少来自欧洲、印度、北美的医生也曾与中国人民并肩奋斗,并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虽然他们也受到中国人民的尊敬,但却无人能企及白求恩这样崇高的地位。为什么?此疑问隐含在戴罗尔·勃兰特撰写的《缅怀白求恩》一文中。勃兰特重温了白求恩的生平足迹,从加拿大、英国、西班牙,最后抵达中国。在他整个人生旅途中,白求恩一直处于寻找、挑战、对自我提出更高要求的过程中。他常常对自己不满,但依旧不断追寻。正是在中国,白求恩才终于完成了他的使命。他投入不知疲倦的工作中,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施行了数不清的外科手术,不仅救治战场上的伤兵,也救治一切需要帮助的村民百姓;他把普通中国百姓培训成医护人员,并建立了一系列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规章措施。他接连不断地给各方频频写信,祈求资金赞助。在这些信里,他谈到了自己的满足与欣慰。

这些文章为理解白求恩提供了一些新鲜的观察角度。文章作者们在赋予白求恩人情味的同时,也诠释了他在中国大地上完成人生重要转折的深远意义。

(翻译:李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