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母亲的存折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郝坡邨夫  2017年12月08日10:46

我手中至今保存了一张“收款收据”,上面写着收款的项目是“改行费”和收款的金额,还有收款日期及收款人的姓氏而没有名字。看着这张收款收据,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80年代中期,我在秦巴山区一所偏僻的农村学校当老师。山区自然条件差,经济条件也差,财政紧张,每个月工资拿不全,每个月都要扣几十元钱。虽如此,但我们仍按学校规定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认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从未因工资问题而怠工或是上访。因常年“吃”粉笔灰,加之我乃一介弱书生,免疫力差,慢性咽炎缠上我,许久不愿离去,喉咙经常痒,不舒服。严重时,声音沙哑,说话都成问题,吃饭也难受。去乡村医院看了好多次,吃药打针,还找乡村中医看,有缓解,但仍未彻底消除隐患。乡村医院条件差,医术水平也有限,医生说,当教师得咽炎很多,快成职业病了。因咽炎让我慢慢地对以前喜欢的教师工作有些不满了,心里有些烦,萌生不想当老师意愿,想改行换一种工作。

90年代初期,找亲友帮忙,发动多种关系,多方打听用人单位需求情况,终于找到了城里的一个接收单位,但要按程序办理。个人得先写改行申请和填写改行申请审批表,层层审核签字盖章。从学校签字起步,到区文教组,再到县文教局、人事局,还要到地区文教局审批。每到一个环节,手续都要“居住”好长一段时间,都要四处求人说好话;跑了二年 ,县文教局终于给我开了调令,同意我改行调离学校。我拿着县文教局的调令去学校、文教组办完手续后,再到县文教局去提档案。但有关负责人说,要交“改行费”2000元,如果不交,档案不能提。我当时一个月的工资只有100来元,可因山区穷,每个月工资要扣几十元,上交学校伙食费后,囊中羞涩不好意思。一下子要我拿出2000元钱,我实在困难。我手头拿不出那么钱,我只好回家给父母说了这情况,然后,又找人说情,诉说自己的境况,县文教局的人总算开了恩,给了我一个“优惠价”,最低要交1000元,必须要交清才能办手续。为了给我凑够“改行费”,母亲从旧木箱子底里掏出一个用旧手帕包裹的已经有些皱纹且发旧的存折,我一看,上面有800来元存款。看着存折,我既激动又难受。激动的是改行费有了,不必发愁了;但心里也是挺难受的,这笔钱存的多不容易啊,这是母亲做衣服挣手工费、养蚕养猪喂鸡变卖后所得的一点辛苦钱。土地包产到户后,母亲每年要养春蚕、秋蚕,自己家承包地里栽有桑树,两季养蚕挣点钱。每年养十几只鸡,公鸡母鸡都有,下的蛋攒多了拿出去卖,把长大的鸡也去卖掉,平时自己舍不得吃,只有在逢年过节或是来客人时,才杀一只鸡,改善一下生活。喂两条猪,要卖掉一条,过年自己留一条,杀了后,给亲戚朋友一点新鲜肉,其余的熏成腊肉。那时,没有冰箱,只好熏腊肉,放的时间长一点。母亲就是从这普通朴素的日常生活中,积攒一点点零钱,母亲平时根本舍不得买吃买喝,舍不得买新衣服穿,没有乱花一分钱。

看着这陈旧的小小存折,我却感觉重似千斤,压得我心中一阵痉挛。我眼睛湿润了,朦胧中,我好像看到母亲在雨中采摘桑叶,在山坡上为家里养的猪割红苕蔓子,又好像看到母亲给小鸡撒玉米……为了我改行,母亲领着我,从信用社取出来,结算了本金和利息,凑够

了“改行费”,让我一定要带好,千万别出差错。这是家里支持我改行的一个具体而实在的大动作。这笔钱,当年可管家里一年的生活开支呢。

我带着母亲存的这笔钱,和我羞涩的一点工资,半夜起床,天没亮就去赶坐每天只有一次发往县城的班车,沿着蜿蜒盘旋的山村公路向县城赶。进城时是城里人刚上班的时间,我顾不得去买早点吃,在长途汽车站下车后,就近打上“拐的”(三轮车)直奔县文教局,经办人在上班,我向人家说明来意,及时交了钱,人家很快给我办了手续。他们收钱时,给我开了一个收款收据的条子,盖了章子,就算了结,我就提走了我的人事档案。这张收款收据,我至今还保存着而没丢弃销毁,这是我改行时的见证,也让我铭记这改行的艰难过程。如果放到现在,用现在的话说,那完全是乱收费,国家根本没有“改行费”政策规定,收什么费?完全可以投诉。可在当年,你不交费,人家不给办手续,把你急死都有可能。“县官不如现管”啊!现在,党和国家政策好,一直在减轻人民负担,不合理收费项目全部取消,确实让人民大众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红利。

20多年过去了,我一想到“改行费”,我又后悔改行,因为教师这个职业,如今工资有保障,再也不用为工资操心担忧,正如多年前的小品“不差钱”。夜深人静时,我常常思考,如果不去改行,母亲存折上的数字也自然变大了增多了,也可能改善一下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想到这里,我就有很大很多的抱愧,后悔糟蹋浪费了母亲的血汗钱。

母亲的这张普通存折,虽然没有多少钱,也不值得炫耀,但凝聚着母亲的血汗,是母亲勤劳节俭的真实写照。像一个锥子,深深刺痛了我敏感的神经,在我人生履历中永难忘记。一想到这,我就非常感谢母亲,更加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古话,哪个父母不关心自己的孩子呢?再普通的母亲都有一颗伟大的心、一份伟大的爱!如今,父亲已去世好几年了,年迈的母亲一个人还在老家生活。我在外地工作,不能常在母亲身边陪伴,但我要更加孝敬母亲,尽到儿子的孝心。平时在单位上班,只好打个电话问候母亲;在周末回家时,尽量多陪陪母亲,陪母亲聊聊家常,陪母亲出去逛逛,衷心希望母亲晚年生活幸福身体健康,感受伟大祖国越来越好的变化,享受新时代的政策红利,这是做儿子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