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打工诗歌: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我们的声音·诗歌进工厂系列活动”在东莞举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周茉  2017年12月06日09:03

朗诵会现场

印有每个工人名字的桌牌

“它们由厂房中机器的叮当响声组成,由经过我制造的流水线上的零件组成,这些诗句就是我的生活,是我内心最渴望发出的声音。”一位在工厂前线工作的诗歌创作者说道。新世纪以来,广东涌现出了一大批从工厂走出来的诗人,他们流淌着汗水和泪水的诗歌记录着一个劳动群体平凡而真实的生活,成为中国故事中精彩、坚实而又特别的声音。

以诗歌的方式致敬劳动者

12月2日,由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作品》杂志承办的“我们的声音,诗歌进工厂朗诵活动”在东莞市举行。广东省作协副主席、《作品》杂志社社长杨克,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评论家张清华、何言宏、燎原、周瓒、张德明、向卫国、王士强、茱萸,意大利女汉学家朱西,以及来自广东、深圳的诗人、评论家等百余人参加朗诵会。

杨克在开幕式致辞中说,文学组织工作也要坚持文艺“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让文学惠及更多的、基层的文学爱好者。诗歌进工厂系列活动是广东作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旨在提高工人的文学素养,丰富工人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繁荣发展广东文学事业。

为了向“中国制造”的制造者劳动者致敬,在百余人的朗诵会现场,每个座位上都有一张名牌,上面印着一个个普通工人的名字。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双手支撑了“中国制造”的崛起,这份辛劳值得全社会尊重。活动主办方让工人自己创作的诗歌回到生活现场,回到这些诗句的生命源头,抚慰心灵的伤痛,倾听灵魂的诉求,使打工诗歌真正贴近人民与大地。

朗诵作品精选了广东工厂诗人以及其他诗人书写工厂的诗歌,诗人代表、工人作家、朗诵艺术家与诗歌爱好者共同演绎了几代打工诗人的代表作,这些诗歌作品充满了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理想主义精神。有的以充沛的激情描绘了伟大的时代,如杨克的《在东莞遇见一小块稻田》,可以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昂扬奋斗;有的以怀乡主题给身在异乡的心灵带来温暖与慰藉,如方舟的《机器的乡愁》、杨华之的《喊故乡》;有的表现出对生命的思索与强烈的忧患意识,用诗歌观照现实,以艺术提升生活,如工地诗人程鹏的《安装插座》、仓库管理员阿鲁的《仓库管理员的一天》、谢湘南的《忙碌的人群是坚固的……》。人民是文艺作品的尺度,在这些工厂诗人的诗歌中,能够深刻感受到他们用诗歌的光芒去温暖、照亮世界的真诚与努力。

文学作品从生活中来,也应该回到生活现场去。12月3日,在东莞曾经的工厂769创意园区,评论家与工厂诗人就“打工诗歌的崛起与未来”、“打工诗歌的世界性”等主题进行交流。会场是曾经的生产车间,是这些诗歌写作者劳动的地方,白炽灯管、电压箱、钢棚房…… 工厂诗歌最常见的意象在现场的每一个角落。在这些诗歌中能够看到螺丝、铁器、塑料、扳手、织机、布匹、煤块等与劳动者息息相关的生活景象,也可以感受到普通工人的梦想、喜乐、思念、向往。真实的生活场景让与会者更深切地感受到,打工诗人真正做到了“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这种扎根现实的写作值得称赞。

在工业园区的交流研讨会

深入挖掘打工诗歌的精神价值

打工诗歌不仅彰显一个群体的特质,也印证着这个群体在时代中的变化发展。叶延滨说,打工文学让中国乃至世界都听到了来自底层的声音,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是文学与才智使他们完成了从工人到诗人的身份转换,甚至命运转折,拥有了生存之外更高的自我认知,获得了敢于为自我发声的话语权。

对于劳动者进行诗歌写作的身份问题,张清华认为好的写作者实际保有着一种知识分子的身份,承担着相应的文化责任。一个时代的文学有总体倾向性,当“先锋文学”逐渐弱化,来自民间的或者所谓“草根文学”就会形成文化现象,以高昂的群体性声音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而要使这种声音能够被大众接受与认可,能够持续引起关注,写作的有效性就要升级。他认为,作为一个打工者发出了声音,这本身很重要。但是所有写作者都不会满足于社会伦理意义上的有效性,作者必须要建立自己的写作身份,确立自己的“知识分子性”,知识分子的身份意味着他们不仅仅为自己抒怀,还要为群体发声,更要对整个社会有广阔的关怀和深切的认知,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写作的意义。

打工诗歌以一种私密的同感引起了打工群体的共鸣,从而引发了“规模化”的写作,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学声音。评论家王士强谈到,打工诗歌的出现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反映了转型期的中国生活,体现了一种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文性,但同质化倾向的写作也随之而来。

诗人林馥娜表示,导致同质化倾向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如书写苦难所获得的道德感,外界关注的目光,国际出版倾向无形中也是一种鼓励。打工诗歌属于现代主义的写作范畴,新一代的打工者在知识层面和主体意识上也有所加强,可以看到有不少具有审美理性的诗歌出现,呈现了打工诗歌的多元性。无论何种诗派的写作,都应与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联系起来,才能呈现出它的精神价值,而不单单作为一种文学现象。

打工诗歌要铭刻历史进程,印证时代脚步

打工诗歌中能看到时代的泪水,甚至历史的苦难。这样一种个体生存的真实书写首先具有见证的意义。何言宏说,“对自身和阶层命运的关注、表达、思考已经初步形成了这个群体的精神立场,未来应该以这样的立场去更广阔地关注打工生活之外的历史以及人类发展。”他提到,打工诗歌的发展催生了一种独特的打工文化,如出版物、音像、印刷制品等,都能够体现工人劳动者的情怀、理想与追求。

对文学性、经典性的追求,也是打工诗人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诗人蓝紫表示,生命的体验决定了诗歌的品质,语言的好坏是至关重要的,自己一直对诗歌语言有不停的挖掘和探索。诗人卢卫平谈到,虽然现在打工文学已经获得了群体性声音与认同,但仍然很难进入到掌握足够话语权的作家或评论家的研究范围内,这也是很多人想摆脱打工诗人身份的重要原因。

评论家周瓒认为,仅仅将打工诗歌作为一个文学现象来研究,或者作为对一个群体的解读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将打工诗歌放在整个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的进程当中,打破固定文学范围的局限性,把这一个诗歌写作的群体跟其他的文类,如小说、散文、思想史的发展连在一起讨论,才能真正挖掘打工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据主办方介绍,“我们的声音 · 诗歌进工厂”朗诵活动还将在深圳、中山、佛山等地陆续展开,倡扬打工诗歌回归生活、关注社会,为自我抒怀、为时代发声的现实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