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寻找张展》:一次有关真相的追问之旅

来源:《长篇小说选刊》 | 周景雷  2017年11月30日14:37

在对孙惠芬的阅读中,我始终对她对“关系”的“纠结”“耿耿于怀”,总是期望她能于此有一个飞升性的创设,因此我在几次关于孙惠芬的评论中都谈及了《致无尽关系》这篇小说。果不其然,从《致无尽关系》,经历了《生死十日谈》《后上塘书》,再到现在的《寻找张展》,孙惠芬终于克服了亲情、血脉、家族等有形物质的束缚而走向了无形的精神和灵魂叩问。《寻找张展》给我带来的惊异和冲击让我断定,所有的期望和等待都是值得的。

在《寻找张展》中,孙惠芬仍然把“无尽关系”作为思考生活和世界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因此不惜笔墨,多次述及。“我”和张展本无渊源,但却因某种“关系”的扩张,使我开始了寻找之旅。由此我断定,在孙惠芬的意识世界中,“关系”已经成为其创作中的一种本质和动力。所谓本质是指在其创作中,她是通过关系这种网格化的方式来确定人或事物的诸种内涵,来展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各种侧面,进而试图做出“这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的定义,由此使“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哲学判断得到文学性的解析。比如张展之所以是张展就是在与我、与申一申、与斯琴、与交换妈妈、与父母等的相互交织中得以确立的。所谓动力是指对“关系”的脉络梳理不仅牵引着故事的发生和情节的演进,而且还推动着叙述欲望的不断生成并向周围不断铺展。

其实,由“关系”出发,孙惠芬讲述了一个并不十分复杂的故事:在上部中,“我”受儿子之托寻找他高中时期的同学张展。在寻找过程中,通过各种关系的挖掘、组合,逐渐建构了负面的坏孩子的形象,同时“我”也逐渐忘记了寻找张展的最初目的。在下部中,通过阅读张展来信,我们又看到了另外一种人生,那种叛逆的、挣扎的、奋进的和内省的形象异常丰满。但之所以造成阅读冲击和震撼,其原因就在于这两相对照所形成的反差,和由这种反差出发所触及到的生活真相以及缠绕在真相之上的哲学意蕴。

这种意蕴首先来自于对真相的判定上。我们说,“寻找”一定是和“真相”联系在一起的。在小说中,寻找张展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找和揭示真相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使用了两种方法,即“他证”和“自证”。在他证层面,张展是一个问题少年:离家出走,对父母叛逆、冷漠,与洗头女鬼混,不按父母的规定和期待逻辑发展等诸种,这几乎涵盖了作为特定的一代人身上所能被预见到问题。可以说,他证的过程就是一个负面形象的建构过程。在自证层面,张展通过书信的方式,条分缕析地呈现了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心路历程。这个历程性的自述,不仅展现了一个倔强、挣扎、上进、善于思考和自省的青少年形象,也巧妙回答和反驳了他证过程中的诸种疑问。从现实的价值层面而言,自证过程的冲击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心灵自省和剖析无疑是确实可信的。特别是张展经历过父亲空难后的对家族、父系的亲情回归尤为发人深省。借此,我们看到,一个拥有强大内心的青年跃然纸上。孙惠芬用充沛饱满的激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正面典型,为张展那一代人进行了有力的辩解。小说行文至此,我们确信找到了真相。但是,十几天的寻找和一夜间时断时续对张展来信的阅读却在无意间一个电脑键盘的误操作中迅即消失。于是真相是否真的存在过令人陡生疑问,这就像暗夜中发着微光的影子,随着黎明的到来,影子最终消失殆尽。在这一逻辑中,不难看出,叙述者对真相存在的可能性是持犹疑态度的,至少我们很难抵达纯粹的真实。不过,作者并未就此放弃。她在黎明之中看到了小区里同样接受着阳光雨露却长的参差不齐的树,追问道:是什么,什么使它们成为现在?“这里面有没有规律性的存在?”我以为这正是孙惠芬的终极追问所在,显然她遇到了哲学难题。

其次,与上述追问相伴生的则是对自我身份的追问。应该说,就小说本身的情节逻辑而言,它是清晰有序的。这里既没有更多的令人疑窦丛生的枝杈,也没有更多的山重水复的迷茫,甚至在阅读到下部的时候我都有一些“张展来信”太过匆忙的挑剔。但尽管如此,我却发现,从始至终作者都在提醒我们一件事情,那就是寻找张展的过程也是在寻找我们自己的过程。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所有人的身份看似确定不疑,实际都在发生着或显或隐的位移。比如,“我”本来是为儿子寻找同学的,后来却变成了一名真相的探究者,而是否真的就探得了真相却是飘摇不定的;张展的父母本就是张展的父母,却因为追逐名利,而异化为权利的机器;“交换妈妈”耿丽华是局长还是妈妈?抑或真的就是“交换”?斯琴到底是谁?于张展而言,她是天使还是魔鬼?“我”原本以为自己就是一位好妈妈,但随着阅读张展来信的深入,“我”也在不断地修正着自我认知,甚至在我看来,叙述者的作为好妈妈的角色也一度迷失。当然对自我身份迷失有着最清醒认知的当属张展。比如在“父与子”这对关系中,张展在父亲遇难前因亲情的疏离而迷失,他通过逃离的方式对此进行确认;在父亲遇难后则因亲情的回归而迷失,迷失在探根溯源般的亲情想象当中,迷失在各种无限关系的确认当中,因为他不知道如何使自己的灵魂安静下来。在这里,我们得承认,张展的迷失不仅充满了思想的力量,而且也充满了哲学的力量。其实张展的问题,既是叙述者的问题,也是我们所有人的问题。这里不得不又谈到了“关系”,当我们站在“无尽关系”的任一结点上,随着朝向的不同,身份也会在不断变化。这时,我们真的要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当然,不管什么样的追问,对孙惠芬来说,批判的姿态都是一以贯之的。《寻找张展》不仅收纳了当下最具时效的讯息,而且也能够运用最为前沿的意识展开批判。这样就使她的这次形而上之旅拥有了厚重的生活基础,并流灌在大地之上。

(作者系辽宁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