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野战文化小分队成功的三个关键词

来源:文艺报 | 苏杨  2017年11月29日07:17

关键词一:现实主义

看过野战文化小分队演出的观众都有一个最强烈的感受——接地气。一个“接”字,道出了小分队作品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的根本所在。这个“接”字不是装饰、不是点缀,更不是局外人浮光掠影的凭空想象,而是经年累月战斗一线的强军实践提炼,是长在肉里连在心里的真情实感流露。

野战文化小分队正是这样一支有战士生活的队伍,把他们的作品串联起来,就是一部军旅现实题材的史诗。从《箭在弦上》到《三班故事会》再到《强军战歌》,小分队拒绝脱离生活的无限联想和夸张,而是汲取官兵生活的源头活水,瞄准练兵备战的战斗实际,坚持精神情感的真切体验。现实主义不是不允许创造,但必须是在真实的现实基础上“创造”。比如,过好“恐高关”是部队实战化训练中面临的一个难题,情景故事《反“恐”行动》就把艺术的视角锁定了这个点,别出心裁地把“恐高”这个心魔拟人化,在大家帮助大学生排长孔凡高克服恐高的过程中,反复设障碍、解难题,最后令孔凡高顿悟:恐高其实不可怕,当兵只要不怕死,就什么都不怕。没有一线战斗生活的切身体悟,是不可能完成这样真实而巧妙的艺术构思的。

战士文艺的现实要求不仅在于原汁原味的作品创作,更在于真打真摔的舞台表演。节目《小鲜肉练成硬骨头》《光荣花》《魔鬼周我来了》表现的都是战士在军营历经磨难成长成才的真实过程,每个动作对体能和技能的要求都很高。在高原缺氧的情况下,一个节目演下来不亚于跑一个五公里,在东北严寒的室外场,每次演出结束后队员们都会手脚麻木身体冰凉……实打实的表演、硬邦邦的动作,让官兵觉得这就是他们的训练日常,就是他们的军旅人生。

关键词二:英雄主义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如果说铭记历史是拥抱未来的最好姿态,那么铭记英雄则是走向未来的力量源泉。迈向伟大复兴的民族不会忘记历史,经历浴火重生的军队不会忘记英雄。今天的太平是无数英雄用鲜血换来的,这鲜血毫无疑问应是战士文艺的底色。

野战文化小分队为心中的英雄塑像,留下了一大批令人印象深刻、耳熟能详的感人作品和英雄名字。看过小品《临时哨位》,就不会忘记面对肆虐洪魔,广大官兵舍生忘死、众志成城的场景,不会忘记焦磊的那双“最美大脚”;听过“三班”故事,自然就会想到新疆反恐最前沿的惊心动魄,想到一个个“忠诚卫士”献身使命的英雄形象……一个个英雄的坐标,串联起了强军兴军大潮中最振奋人心的精神图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最可爱的人”。这些人物,情感真挚炽热,个性鲜活饱满,精神催人奋进。他们如翻卷的浪花,奔腾的逶迤,融入人民军队的历史长河,让每一个观众都能体悟到闪耀光辉的英雄魂魄,触摸到强军兴军的强劲脉搏。可以说,小分队的一台演出,就是英雄基因在战士中的传承。

野战文化小分队塑造的是人性的英雄主义。它不拘泥于完美的英勇无畏、一往无前,而是从普通人中遴选出来的英雄,有着自己的优点和弱点,有着自己的胸有成竹和徘徊不前。很难想象,《魔鬼周》中钢铁战士也会细心到为战友策划生日,《庆功宴》里正义阳光的特战队员也会恶搞魔鬼教官,《突破迷雾》中团结一致的战斗小组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但这丝毫不影响英雄形象的光辉伟岸,相反,人物复杂情感的交织使得英雄形象更加丰满真实。

关键词三:浪漫主义

对于战士而言,脂粉气掩盖硝烟味不是浪漫主义,描眉画眼、耍酷装帅不是浪漫主义,追逐潮流、肆意拔高也不是浪漫主义,真正的浪漫主义是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官兵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胜利就在前方,它是一种情怀,是能流淌进血液灵魂的正能量。小分队正是用这样的浪漫主义让战士看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景画,听到了属于自己的小夜曲,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高地。

在海拔4868米的昆仑山哨位,行走稍快就会头昏脑涨、胸闷气喘,即使6月也会狂风大作、飞雪漫卷、冰雹盖地。守在这里的战士有他们的浪漫吗?当然有。小分队为他们连夜创作了《云端哨卡》:“那年我来到雪域茫茫,当兵走上云端的哨卡,不管是春秋还是冬夏,这里永远飘扬着雪花。青春的浪漫在雪绒花前,士兵的风流在关山月下,这条通向远方的天路,就是我为你捧起的哈达……”每当新兵来报到,老兵都会教唱这首歌。小分队留下的不仅是一首歌,而且是一种情感、一段记忆、一整个青春岁月……

辽阔的军营里,他们用特有的方式演绎着自己的浪漫,而野战文化小分队成功地挖掘、提取、淬炼,使得军人的铁血浪漫蔚为壮观。譬如,《当兵来到黑龙江》描绘的是“扎根兴安岭,守卫松花江,一腔豪情永远为你冲锋”的澎湃热血;《黑土地上黑溜溜的兵》叫响的是“千言万语不如咱把枪扛,爬冰卧雪咱最呀最风光”的铮铮誓言。

当一个个节目一首首歌在官兵的脑海里翻滚,一股子无比正宗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正影响着他们。当他们举起右手、握紧拳头宣誓的时候,也许还没有想到自己的命运已经和这支军队、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最重要的东西连接起来了,但当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践行、传承这种精神时,就撑起了一支军队的整体形象,一个国家的群体意识,一个民族的不屈脊梁,也撑起了当兵的全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