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我在当初等你》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17年11月28日16:47

《我在当初等你》

(万物心:刘伟见现代诗系)

作者:刘伟见

出版社:线装书局

ISBN:978-7-5120-2803-6

出版时间:2017年6月

定价:158元(全4册)

内容简介

收录著名学者、诗人、作家刘伟见教授现代诗约千首。是新古典现代诗写作的系列探索作品。卷一收录爱情主题的诗作约200余首,卷二收录生活和工作主题诗作约200余首,卷三收录融学问于现实的哲理诗200余首,以及一部诗歌实验剧。卷四收录伟见先生自创文体的“伟见一句诗”360首,以及伟见先生现代诗话100则。

整个诗系表现出一个具有古典人文情怀的诗人在现代视角下试图恢复中国传统温柔敦厚诗教的创作实践。诗人认为要接续传统,面向现实以“重写心物关系”。被认为是让诗歌回归生命与生活的探索,是人文诗歌的回归,为新古典现代诗的可能性存在提供了探索性文本。

作者简介

刘伟见:著名学者、诗人、作家。现任北京社会科学院国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研究所国学研究室主任,教授。管理学博士。曾任中国致公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人民文学全国“泰山杯”优秀散文奖,中华优秀出版物特别奖等奖项。香港国学杂志《品学》总编辑,欧洲高管教育学院(欧洲十大商学院之一)访问教授。是全国新闻出版行业第三批领军人物。三十集电视连续剧《王阳明传奇》学术总顾问。出版有《论语抉微》等学术著作多部,发表论文及文章近百篇,多篇被《新华文摘》转载。在《广州日报》开设有国学专栏《伟见论语课》。2014年出版《但约花影不约人:刘伟见古体诗选》。

目录

卷一 我在当初等你

自 序 诗与个人、时代以及未来:

关于新古典现代诗的可能性思考 1

总序篇 我独自站在皓月当空的秋日

长城上 (长诗) 1

序 篇 天地 2

第1辑 如旧 3

那年我隔着田陇相望 4

十四岁那年的春游 5

流转的恒 6

午觉醒来 7

奈何桥后的重逢 8

爱之故乡 9

梦里的背影 10

似曾忧伤 11

背影 13

常与暂 15

记忆与裂 16

忆故园 17

还在 18

我想写 19

我曾 20

回到想象 21

一物 23

子夜的清忆 24

夜听长曲对秋雨 25

那时(组诗五首) 27

最好,此生不见(组诗七首) 29

与岁月同名:

蛙声里的那个初夏(组诗七首) 33

我在当初等你 40

声音 42

第2辑 遇 43

那是传奇 44

你若来京 45

窗户 47

那雪那雪 48

我在等候一场雪一个人 49

中秋夜雨如语 51

昨日的七夕 52

七夕之在 53

想起 54

刹 那 印 证 55

忆 56

想起了我的拒绝 57

好吧 59

遇上 60

为你秣马 61

游 62

诗恋 63

爱如神奇 64

偶得 65

网络无题 66

真爱 67

旅之孤唱 68

爱与乐 70

爱之随 71

无不是好 72

对面 73

时光背影 74

相逢者 75

黄昏的轻吟 77

秋歌 79

刹那间 80

忆那天 81

春之节奏 82

遇(组诗五首) 83

山海颂(组诗七首) 87

第3辑 千绪 91

耿耿素娥 92

总有 93

我的忧伤已经凝固 94

微寐 95

过门不入 96

那一念 97

晨雨箫 99

流光真谛 100

来如春梦 102

前尘寄 103

但为君故 105

晚风淡淡 106

那人寰 108

春心独讯 109

咸美 110

午后之飏 113

回归旅行之常 115

万物有量 116

别 117

致悼所谓爱 118

轮转 119

无语 120

平安夜平安 122

午梦雪痕 123

北边的月色 124

无欠 125

专静 126

贝心 127

泪热 128

时光渡口(组诗七首) 129

心歌 133

窗与花树 134

忆初 136

念诗 137

等 138                              

跋:

伟见的诗·诗的伟见

汪文勤

见伟见,心中是欢悦的。此相见好像一段心旅灵程,去处是心之向往的,沿途所见所闻亦是灵里渴想的。如果恰逢这导游或伴游是慕古的,又玉树临风于高处。

伟见的国学馆闹市中自带清幽,进门解靴,尘世就卸载了,无需拂尘,心灵当下清凉。环顾四维,没有沙发,不会有“北京瘫”,落座古朴的太师椅,不得不正襟,遂有了仪态,尊严也起来。人和人的相见,面对不如并肩,面对是对手,并肩是同袍、同窗或同侪,更近乎手足。虽有耳语之态,却无密谋之事,无关风月,只有诗文,自高古,飞流直下,自诗经,至宋词;自《传习录》,至《近思录》;王阳明、李清照……滔滔泙渹,经典饶舌,如吐方言。青剑别在墙腰,古琴张弦,待十指尽揽。蒲团上高阳正暖,晨更的默想,氤氲着,如一团墨香。馆内穿行的少女颜面姣好,温婉,少年清明,疏朗,不知是从哪一世追来伴读的,少年烧得一手好菜,糙米糯糯的,瓜菜淡出味来,一坛自酿的“姑苏台”黄酒放在低暗处,伏地寻索,天真和憨然之态毕现;女子耕读诗文中,一笑一灿烂,暖玉般,曾有耳福,听伊人抚琴吟唱,远古忍不住频频回瞻。

和伟见举杯对饮,三杯下肚,酣热于胸,或举箸,或把盏,言语笑意渐有了古意。饭后,绿茶正好,抿一口,回甘如露,袅袅娜娜。端上来的荔枝,头上顶着雾气,才跃下马背的样子。猛地想起丘浚的《咏荔枝》:“一种天然好滋味,可怜生处是天涯。”滋味还好,只是天涯不再,互联网的时代,让人的古意情怀大大穿帮。不过,伟见在旁,多有不同,古时是回得来的。

条几上堆满伟见的诗稿,坐着聊,起身在诗稿中翻找,伟见向我指出他急于和我分享的句子,那些生命中隐秘的悸动和闪烁,诗眼和诗魂,熬炼过,琥珀一样。

身处这样的世代,谁不曾被熬炼?伟见也不例外,例外的是炼过以后的结果,有人一炼就成了渣,有人则炼出了诗。且不论文火武火,大火煮沸,细火慢煨,哔剥声中,涕泪恣肆,痛楚相差无几。曾记得某年京畿重雨夜后,伟见来信,言及浩茫心事,辞句湿重,显然是生涯遇阻,夜寐无实,多有辗转。转瞬,再晤伟见函,文字渐始分行,辞藻清丽,笔法春秋老道,次年雪霁初晴,幼松千尺,鹰击碧空,一景绮丽崔嵬,亮眼惊心,是伟见咏雪的诗行自眼前电光乍现。

更后,伟见这个人是诗的了。诗的伟见是出世的,他一顿足,红尘累业翎羽尽消,诗思一成形即可小别尘世,若飞离,诗做了翅膀;若抬脚,诗行搭成云梯。伟见的诗又是入世的,植根在油盐酱醋茶及烟火之间,一瞥一颦,一茶一坐,温热熟稔。斯诗最浓烟火味道,而伟见的人却日见空灵通透。

诗的伟见是怎样长成的?半生读书,寻索圣贤之踪,以生命拥抱和碰触经典,读的是活书,得的是灵粮,在人人都用嘴唇亲近经典的时代,伟见以生命投入,求知求真求理求美求善,如慕溪水,并不曾把命许给博士帽和官位,这人脱离了低级趣味,弃绝了营营役役,仰望真理,亲近真理,这样的人生怎会落空?收获的季节,生命的果子饱满、丰润、平和,既悦人眼目,解人饥馑,又疗人伤痛,慰籍人的灵魂。最要紧的是,完成了自己的生命,好像修者得了正果,自足,自适的一生,不辜负,不枉然,不暴殄,不恐惧。这样的人生谁能不为之称道称奇呢?他还原了人原本该有的一种样式。

诗的伟见一路长成的路径,云淡风清,两侧的景致非亲自踏足其中,终不得见。好比信仰,好比修行,“梦想赤色的旗儿飞扬,却不用血来染她,天下哪有这等便宜事?”又好比一个到死都不相信神的人,奢望神迹发生。你必须涉足此间,俯仰之间,信仰变成信心,产生力量。诗的伟见叫人看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神奇的宝库,黄金的语言文字,铿锵绵延,阴阳平衡,合辙押韵,其强大的咀嚼能力,吞咽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使我们这个民族五千年不倒,倒伏不死,死过不朽,好像戈壁胡杨。喝过最苦的苦杯,吞咽过最难下咽的苦难和羞辱,消解和抵抗着人间最大的空虚和悲情。历朝历代的人宁可放弃免费的救恩,拼洪荒之力在这座宝库中朝花夕拾,拣漏补遗,自证圆满。真正得道者能有几人?

诗的伟见证得了这一个圆满。

伟见的诗少有悲情愤懑,那些句子自然生成,鲜有做作的迹象。一畦畦,一丛丛,油汪汪的青麦,屈身向大地的谷穗,硕黄着,是温和的,谦卑的,娓娓的,却不失从容。灵风吹拂,幽芳自远。万物被一双深情的眼眸观照,打量,即使是暗夜,也不乏微光。诗中常常出现的妻女,如兰似玉,每一次闪现,都让人惊艳,芬芳又温润。女儿是父亲疼爱不够的,诗里诗外,一双慈目,目不转睛。眼看吹陶笛的少女,在父亲的诗行里茁壮,少少数行,写尽天下为父心肠,情趣悠然,无人可及。

伟见的诗是安静和好的,万物摆放整齐,日头自知沉落,没有争先恐后,也不会耽延过久,思念是甜的,眼泪不会突然涌出,除非是喜极而泣。伟见在诗园游走沉吟,或出或入,如入无人之境,他不是不速之客,无需找谁特批签证,你看或不看,诗句们都在那里芳菲着。伟见的诗不负担任何一点关于诗之外的俗情杂念,少一点是寡薄,再多就是沉沦了。但愿人们的目光不要打搅诗这自在自足和自适的流淌。

伟见的书没有读到生命以外去,人也没有变成故作高深的学究,写僵尸一样的八股文章,伟见是诗的伟见,真是万幸。而伟见的诗是生命的脉冲和律动,是日常生涯鲜活的洞见。千万不要把诗中的大安详和大自在当成是粉饰太平,所有的无解已经有解,至于喂养诗神的家常食谱中的自由、爱情、苦难、离散、乡愁、逼迫和呐喊,等等,林林总总,并不在伟见的诗谱中,伟见的诗就是一种答案,一切都已经消解,时间之外,诸神列国早已握手言和。伟见没有把诗当成避难所,寄居其中,也不曾藏匿,当然,更无须向人间暗送秋波。

诗之外,一无挂碍。

诗外无话。上帝创造宇宙万物,继而创造了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那时,上帝就给了人类一个特权,一种能力,那就是诗的能力。太初太极,诗是用来颂扬和赞美的,诗让生命庄严,俗世生活神圣起来。我们诗意地栖居人间,就是对造物主一片苦心的感念和回馈。

西窗外,暖阳如炉,熏香四野。别过伟见,蹬靴出门,一脚踏进红尘,失重,恍惚。肩膊上是伟见墨香的诗稿,徒手拎一坛“姑苏台”佳酿,阳光在眼皮上扑翅翻飞,我倏忽忆起,曾几何时,自己也是个小小的诗仙呢。

(作者系著名海外华文女诗人、作家)

后 记

感谢我小时候的诗友,也是我的同学兼好友朱晴一直以来对我创作的关注与收集。她参与了诗集最早的收集整理工作。

在诗集的编辑过程中,我的学术助理于淇,以及国学弟子蒋益秀、曲直参与了部分编辑与联系工作。

进入出版程序后,诗集的出版得到了线装书局王利明总经理、总编辑的大力支持。我的老朋友,也是线装书局的原副总经理、线装书局的顾问任梦强先生,责任编辑赵鹰女士,都为诗集的出版付出了辛劳,在此一并致谢!

最后要感谢我的妻子杨艳萍女士和我的女儿刘令仪,我的很多的诗歌她们都是第一读者,她们对我现代诗的喜爱是我创作激情保持的动力之一。

刘伟见

2017.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