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路遥墓前的沉思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孙梦秋  2017年11月28日10:48

去陕北寻找路遥墓的过程,绝对是一段值得记忆的经历。

路遥的墓地,在延安大学的文汇山上。延安大学虽然不很大,但还是被一条马路分割为两块,两块校园都是在陕北巍峨的山岭环绕之下。到底哪一座山是文汇山呢?我困惑了。找校园里碰到的学子们打探,他们看上去都很年轻,脸上的明媚和天上的阳光和谐相映,浑身上下的衣着气质告诉我,他们大多出生于1990年代之后。他们知道路遥么?我有些忐忑。

果然,打探了差不多五六个孩子,都说不知道。不要说路遥,文汇山在哪儿,他们也不知道。这时候,我就看到了一个厨子,他个子不高,穿着一身厨师的工作服,站在一个花坛前抽烟。他看上去明显是一个70后,我猜他应该知道路遥。他大概是注意到了我和那些学生们的对话,目光定定地望向我们。

我迎着他的目光快步走过去,向他打探文汇山的具体位置。果然,不待我说完,他抬手指着马路对面校园后面的一座山说:就是那儿!

这是一条非常陡峭的山路,大约一米左右,水泥路面在深秋的树影下盘绕而上,路上静悄悄的,我听得到自己大口喘气的声音。走了大约十几分钟吧,在山路的一个转弯处,有一块石碑,写着“文汇山”三个字。再往上走,就看到了路遥的墓、塑像,以及后面高大的墙壁,墙壁上是人们熟悉的路遥的话:“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山风和缓,阳光静好。墓地里静悄悄的。路遥的雕像底座上,摆着一些鲜花、水果,还有一盒学生奶。一面小小的三角旗帜上写着“陕北行”字样……我猜,这些都是慕名而来的路遥的读者们敬献的。

站在路遥墓碑前的小广场上,眺望山下的延安大学和延安城,忽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的,在《平凡的世界》里,我曾经无数次地“来过”这里。这是孙少平打工的黄原城,是他和晓霞相爱的地方;这是孙少平为理想而奋斗的黄原城,是晓霞牺牲后他依然赶来赴约的地方……恍惚中我似乎又回到了《平凡的世界》那熟悉的氛围中,看到在深秋的一个夜幕深沉的时刻,农村娃孙少平第一次走进这座城市打工时的情景——

“孙少平背着自己的那点破烂行李,从拥挤的汽车站走到街道上的时候,他便置身于这座群山包围的城市了。他恍惚地立在汽车站外面,愕然地看着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他虽然上高中时曾因参加故事调讲会到这里来过一次,但此刻呈现在眼前的一切对他来说,仍然是陌生的。

这就是我要开始生活的地方吗?他在心里对自己发出了疑问。你,身上带着十几块钱,背着一点烂被褥,赤手空拳来到这里,你怎样才能生活下去呢?

“严酷的现实立刻便横在这个漂泊青年的面前。他既没有闯世的经验,又没有谋生的技能,仅仅凭着一股勇气就来到了这个城市。

他靠在砖墙边自己的烂铺盖卷上,久久地闭着眼睛。他内心痛苦而烦乱,感觉自己在这里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那么,再返回双水村吗?这很容易,明天早晨买一张汽车票,大半天就回去了——回到他那另一种苦恼之中……可是,他怎么能回去呢?

“不!”他喊叫说,并且睁开了眼睛。他看见周围有几个人在看他,脸上都显出诧异的神色——大概以为他神经不正常吧!

他必须在这个城市里活下去。一切过去的生活都已经成为历史,而新的生活现在就从这大桥头开始了。他思量,过去战争年代,象他这样的青年,多少人每天都面临着死亡呢!而现在是和平年月,他充其量吃些苦罢了,总不会有死的威胁。想想看,比起死亡来说,此刻你安然立在这桥头,并且还准备劳动和生活,难道这不是一种幸福吗?你知道,幸福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而是勇敢地去战胜困难……是的,他现在只能和一种更艰难的生活比较,而把眼前大街上幸福和幸运的人们忘掉。忘掉!忘掉温暖,忘掉温柔,忘掉一切享乐,而把饥饿、寒冷、受辱、受苦当作自己的正常生活……”

在路遥的笔下,第一次走进眼前这座不大的城市的农村娃孙少平,就是来这里忍受饥饿、寒冷、受苦、受辱的,他要用这种近乎残酷的方式,改变自己的命运,成就一颗不甘平庸的伟大的灵魂!

在这座城市里,他为生存而流汗、流血。艰苦的劳动让他的背部大面积创伤,结痂。可是,他毫不在意,依然坚持生活的理想。劳动之余,他趴在地铺上读所有能够借来的书。唯一让他流泪的一次,是他心爱的晓霞牺牲之后,他依然按照之前约好的时间,到宝塔山上赴约——

“他沿着弯曲的山路向上攀登。从山下到山上的这段路并不长。过去,他和晓霞常常用不了半个钟头,就立在古塔下面肩并肩眺望脚下的黄原城了。但现在这条路又是如此漫长,似乎那个目的地一直深埋在白云深处而不可企及。

他看了看手表,离一点四十五分还有一个小时;而他知道,再用不了二十分钟,就能走到那棵伤心树下。

他要按她说的,准时走到那地方。是的,准时。

现在,他把忧伤的目光投向了麻雀山。那是他和她多次漫游过的地方。就是在那里,他心跳脸热,第一次产生了想拥抱她的强烈愿望。他想起了他们共同背诵那首吉尔吉斯人的古歌。他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黄昏,他仰面躺在一片枯草上,两只手垫在脑后,眼里涌满了泪水,念了这首古歌的第一个段落;而晓霞两只手抱着膝头坐在他身边,凝望着远方的山峦,接着他念了第二个段落……麻雀山下,就是那座著名的常委小院。他们真正的感情交流是从那里开始的。他们曾在她父亲的那个套间窑洞里,有过多少次美好而快活的相会;最后,炽热的情感才把他们共同牵引到这山背后那棵杜梨树下……

他在九级古塔下停立了片刻——就在他们当年共同站立的地方。眼前的黄原城仍然是当年的格局。大街上照旧挤满了繁忙的人群。多少美好的东西消失和毁灭了,世界还象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是的,生活在继续着。可是,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却在不断地失去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生活永远是美好的;人的痛苦却时时在发生……他从古塔下面转过身,背对着繁华喧嚣的城市向寂静的山林走去。寂静。只有鸟儿在密林深处鸣啭啁啾。太阳垂直地悬在当头,如同火一般炽烈;雨后的大地上蒸腾起一团团热雾。

这是那片杏树林。树上没有花朵,也没有果实;只有稠密的绿色叶片网成了一个静谧的世界。绿荫深处,少男少女们依偎在一起;发出鸟儿般的喁喁之声。

他开始在路边和荒地里采集野花。

他捧着一束花朵,穿过了杏树林的小路。

心脏开始狂跳起来——上了那个小土梁,就能看见那个小山湾了!

在这一瞬间,他甚至忘记了痛苦,无比的激动使他浑身颤栗不已。他似乎觉得,亲爱的晓霞正在那地方等着他。是啊!不是尤里·纳吉宾式的结局,而应该是欧·亨利式的结局!

他满头大汗,浑身大汗,眼里噙着泪水,手里举着那束野花,心衰力竭地爬上了那个小土梁。

他在小土梁上呆住了。泪水静静地在脸颊上滑落下来。

小山湾绿草如茵。草丛间点缀着碎金似的小黄花。雪白的蝴蝶在花间草丛安详地翩翩飞舞。那棵杜梨树依然绿荫如伞;没有成熟的青果在树叶间闪着翡翠般的光泽。山后,松涛发出一阵阵深沉的吼喊……他听见远方海在呼啸。在那巨大的呼啸声中,他听见了一串银铃似的笑声。笑声在远去,在消失……朦胧的泪眼中,只有金色的阳光照耀着这个永恒的、静悄悄的小山湾。

他来到杜梨树下,把那束野花放在他们当年坐过的地方,此刻,表上的指针正指向两年前的那个时刻:一点四十五分。

指针没有在那一时刻停留。时间继续走向前去,永远也不再返回到它经过的地方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泪水悄悄濡湿了我的眼眶。我把思维从小说收回到眼前的世界,收回到路遥严肃的面孔上。我采摘来一些松柏枝放在路遥墓碑前,点燃一支烟,敬献给亲爱的路遥兄长。

下山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样一条人迹罕至的小路,应该是为路遥专门修建的吧!一个平民作家,凭着自己的作品,能够在去世后拥有一条静谧的山间小道,一群从五湖四海舟车劳顿,来到陵墓前凭吊的读者,这该是多麽巨大的荣誉和幸运啊!

《平凡的世界》告诉人们,世界虽然平凡,人生却可以精彩!而精彩人生的唯一秘诀,就是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忽然,我又想起了小说中少平和晓霞曾经一起吟唱过的吉尔吉斯人的古老歌谣——

有没有比你更宽阔的河流,爱耐塞

有没有比你更亲切的土地,爱耐塞

有没有比你更沉重的苦难,爱耐塞

有没有比你更自由的意志,爱耐塞

没有比你更宽阔的河流,爱耐塞

没有比你更亲切的土地,爱耐塞

没有比你更沉重的苦难,爱耐塞

没有比你更自由的意志,爱耐塞

这深情的歌谣吟唱的河流和土地,难道不是眼前的这座“黄原”古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