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最有生命力的歌曲来自最深入的生活

来源:文艺报 | 任晶晶  2017年11月27日06:52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上世纪60年代,一首《乌苏里船歌》传唱祖国的大江南北,成为赫哲族的文化象征和标志。如今,乌苏里江水依然碧浪清波,大顶子山依然白云飘飘,但赫哲族人却大都走下渔船过上了新的生活。时隔55年,近日,在《乌苏里船歌》词作者胡小石的带领下,宋小明、宋青松、陈涛等十余位词曲作家来到饶河,酝酿创作“乌苏里江主题套曲”,艺术家们希望用最深入、贴近的方式了解和感受新时代边疆的新变化,并创作出反映人们心声的优秀作品。

没有生活就无法写出鲜活的、有生命力的、贴近大众心灵的好歌。胡小石说,现在有一些年轻的词曲作者有些浮躁,不深入生活,就靠一部《中国民歌集成》来写有民歌元素的歌曲,这样的作品必然没有生命力。胡小石回忆了当年创作《乌苏里船歌》的情景。1962年, 22岁的他一路辗转,搭着老乡的牛车、马车,来到了地处边疆的乌苏里江流域。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境内的赫哲族仅有200多人。1962年,从一个濒临灭绝的民族成了国家56个民族之一,这个民族的新旧社会对比很强烈。胡小石来到这里深刻感受到了赫哲族人民的幸福感,这一感受触动了他的创作激情。胡小石跑遍了当时的三个赫哲族聚居地——街津口、八岔、四排。在乌苏里江边的四排,他和赫哲族渔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不仅一起住在“网滩”的窝棚(捕鱼时江边的临时居所)里,还一起到江里捕鱼。鱼汛来时,船队就要随时出发。每个船头都点个灯笼,成排成队的渔火很壮观。鱼是赫哲族的主食,渔民们在网滩上把鱼用醋一煞,就是赫哲族的名菜“刹生鱼”。当时没什么别的可吃,就把鱼当饭吃,一天一脸盆,吃得胃都受不了。胡小石说:“赫哲族老乡非常热情,吃着鱼喝着酒,唱一段跳一段,二两烧酒下去什么都跟你说,只要认为是朋友了,心都能掏给你。我到现在跟他们还有紧密的联系。”在四排附近,蓝色的乌苏里江和白云飘飘的大顶子山,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胡小石把赫哲人的心声和幸福感集中在这画面里,写就了《乌苏里船歌》。1980年,《乌苏里船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亚太地区音乐教材,让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了世界。

如今,乌苏里江沿岸除了美丽依旧的自然景致,还有驻守国门的珍宝岛军营、中俄乌苏里江流域重要的口岸通道饶河口岸,有出土了大量石斧、玉器、陶器等文物的小南山遗址,还有东北黑蜂基地。作为全国生态示范县,饶河繁茂、纯净的景象深深打动了词曲作家们。“最深的感受就是这片土地的宁静。曾经的战争留给人们心中的记忆是痛苦的,如今,这方山水的平静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守护好这份和平的果实。我会把这些思考融入到将来的创作中。”词作家宋青松说,“这种感受是创作者坐在屋子里看书、翻资料想象不出来的,这就是真正的生活”。面对饶河如画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词作家宋小明认为,描绘地方风情的歌曲切忌写成一般性的旅游歌曲,山水写得很美,但看不到那里的人,更看不到作者的感受。宋小明十分赞同知名词作家乔羽“言为心声”的创作观点。他说,词作者笔下的一字一句必须有感而发,有情而抒,要在最有限的文字里表达最真实最丰富的情感和精神世界,给人以无限大的想象空间。“如今再写关于饶河的歌,不是要在高峰上再盖一座庙,而是要用我们自己的材质,去塑造另一座高峰,我们不能重复前人的东西,要有自己的视角和意象,形成自己的语境,才能创作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好歌。”

虽然现在交通方便发达,但因天气原因,前往饶河的航班被临时取消了,所有参加此次采风的艺术家们从全国各地飞到哈尔滨后,再驱车9个多小时,才来到了饶河。一路舟车劳顿让大家深感在《乌苏里船歌》诞生的那个年代,胡小石等老一辈艺术家们在没有飞机、汽车,没有高速路的情况下,就靠着马车、牛车和步行深入到遥远的边疆地区,在艰苦的环境下和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深入感受老百姓的生活,从而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歌曲,他们的精神让人感动。现在的物质条件比55年前好了太多,但要创作出能传递出当代精神的优秀作品,就更需要深入生活,将真实的情感化入作品,把上一辈的优秀传统延续下去。

歌词好写,但写好难。面对当下作品数量多,但能流传的经典作品越来越稀少的现状,参加此次采风的词曲作家们一致认为,创作者们要不断增强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努力尝试新的创作方法,年轻的词曲作家不要急于成名,要沉下心来,把创作优秀作品当作永远的追求。已故知名词作家阎肃曾在采访中说,创作中,他常常为一句歌词揣摩几个星期,为一个字茶饭不思,每一首歌词的背后,都是无数个辗转反侧的日日夜夜。被称为“词坛泰斗”的乔羽也曾说:“我从来没有随手写过一首歌词,我写了大半辈子词儿,到现在还是每一次写都像第一次写。像从来没写过歌词新学写的人一样。”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深入生活吃尽千般苦,创作的成果才会分外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