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新书品荐

来源:文艺报 | 特约撰稿:李林荣  2017年11月24日07:04

特约撰稿:李林荣

《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日]大泽在昌著,程亮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

大学能不能培养出优秀的作家?学院式的科班训练对人的文学创作才情和潜能,是促进作用更大,还是限制作用更大?在全民学历教育背景普遍提高的今天,这些都已经不再成为问题。越来越多以学生身份起步、从校园生活受益的实力派作家的成长道路和创作成就,充分证明:文学创作和其他专业技能一样,完全可以通过课程化的教学和训练来传承。但文学创作又并不仅仅是一项专业技能。真要教好它、学好它,首先必须找到“对的人”,其次还要讲求“对的方法”。

这本《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书名乍看起来多少有点俗气,细读内容却很实在、也很切题。作者大泽在昌,今年刚刚年逾花甲。23岁时通过单篇作品获得首届《小说推理》杂志新人奖而在文坛出道,30岁时又以小说集《深夜马戏团》获得日本冒险小说协会最优秀短篇奖;之后创作出《新宿鲛》系列,横扫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直木奖、日本冒险小说奖、日本推理文学大奖等各种奖项。50岁出头时,大泽在昌还曾一度担任日本推理作家协会会长。从经历上看,这是一位靠刻苦勤奋的创作不断冲击奖项、不断刷新自己创作格局的实力派作家,同时也是一位取得成就以后乐于担当起前辈之责、无私提携后进和积极奉献行业的有公益心的文人。

记录在《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里的,正是大泽在昌前些年进行的一次持续了一年多时间的创作实战教学的生动情形。地点是在著名的文学出版机构角川书店,12名学生来自社会各界,但都怀抱作家梦、并且已有一定创作成果,属于正当“一脚门外、一脚门里”状态的文坛新人。全书包括“讲座”和“讲评”两部分。“讲座”由10次课组成,从“以写作为生意味着什么”开始,到“掌握第一人称的写法”、“如何塑造形象鲜明的角色”、“对话部分的秘密”、“如何设计情节”,再到“小说需要‘刺’”、“锤炼文字和精心描写”、“挑战长篇小说”、“描写强烈的情感”,最后收束于“出道后如何继续生存”。话题及具体内容的展开和延伸,都紧紧围绕着职业作家的成长节奏和发展轨迹。小说创作的技术提升、文本打磨的种种讲究,都被细化成了指引写作者调整、完善自我艺术感受和表达习惯的点滴主张,而佐证和支持这些主张的,皆为大泽本人创作道路上的切身经验和他闯荡文坛几十年的实际见闻。

占全书篇幅近三分之一的近100页“讲评”,分“写结局‘反转’的故事”、“写‘自己想写的世界’”、“写含有‘蔷薇’和‘旧建筑’的故事”、“主题创作赛——描写‘恐惧’的情绪”四个专题,是针对12名学员一年听讲过程中提交的习作所做的细致评价和诊断剖析。“讲座”部分作为尾声出现的师生问答,“讲评”部分被放大成富有头脑风暴气氛的“解剖麻雀”式的专题探讨,不仅使学员当场受益,更给本书读者留下从容受启的余地。

透过《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这本书,我们不仅能领略到日本文坛一角一堂小说创作的马拉松讲习课的风貌,更能感受到当前日本作家的日常创作情境和由名家、新手和编辑以及文学奖项等各方面人马设置组合而成的日本文学的新生态。贯穿在这堂文学课和这种文学生态中共通的一点特质,就是无论是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面,还是社会分工的一支,文学都离不开永无止境、永不停息的工匠精神。

《中国文化传统的六个面向》,李欧梵著,中华书局2017年4月出版

7年前,作者应邀为香港中文大学开设了一门面向一二年级本科生的新课——“中国人文经典:大师导读课程”新课。这本《中国文化传统的六个面向》,就是这门课教过四轮之后积累起来的讲义和课堂记录整理修订而成的结果。

依作者在开课第一讲对学生所述:“我不是一个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专家,我的专业是现代文学。”“这门课不是一般的中国文化总论,也不是中国哲学或思想要义”。“这门课所选的都是有文学价值的经典,我希望从这些文本中追索出几个‘主题’,然后加上其他文本的‘变奏’,借此描绘中国传统的几个‘面向’。”换句话说,从这门课和这本书,也正可以看出一位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深耕大半生的资深学者重温经典文本、回望传统文化的独到心思和特别情怀。

恰如书名所示,全书11篇11个角度,分别归集在解读和阐释六个经典文本的六个主题之下。一是从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看“英雄本色”,二是从韩愈《原道》看“政教道统”,三是从苏轼《赤壁赋》看“江河岁月”,四是从冯梦龙《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看“饮食男女”,五是从蒲松龄《画皮》《画壁》看“魑魅魍魉”,六是从鲁迅《阿Q正传》《野草》看“魂兮归来”。为了增加对于文本本身的认识、展示互文对话的效果,课上和书中都还引入了香港中文大学专治古典诗文研究的张健教授对《原道》的讲解,专治古典小说研究的周建渝教授对《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的讲解,以及北大中文系陈平原教授对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介绍。

虽然这些解读和阐释,都是以低年级大学生为对象的,但既没有停留在一味只求普及的水平上,也没有因为时时征引古今中外相关学者的研究结论而显出高深玄奥、拒人千里的艰涩。相反,全书从头至尾,一如作者向来的述学文风,总在洗练、明快的表述中,聚焦饱含现实关怀和人生情趣的新问题,形成有深广穿透力的思路和观点。

如第一讲对司马迁发愤著史的心态及其文本表征的矛盾纠结的揭示,对项羽和高祖刘邦两个“本纪”里涉及同一场景同一人物的不同描述的比较,对从《史记》关于项羽和刺客的记述延续到《三国演义》和后世武侠小说中的“英雄”刻画、“英雄”叙事的文脉流变的梳理,第二讲对于韩愈在振拔儒学和士人传统方面的历史贡献,以及他身后所得到的“文起八代之衰”的盛誉和完全相反的贬抑评述,第四讲对于冯梦龙在其小说改编事业中所寄寓的时代性的道德和价值观念转折意识的讨论,第五、六讲对于从蒲松龄到鲁迅的文学写作中一路牵连下来的以志异和魔幻来“抗传统”和丰富传统的精神线索的探究,展卷通览,都有如处处胜景,让人在目不暇接中,接连获得种种新发现和新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