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天福茶博物院记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施毅平  2017年11月22日10:53

问茶馨何来,中华传统长。沿着苍松、翠柏掩映的石径,走进闽南漳浦天福茶博物院,宛如走进如诗如画的茶文化大观园。

天福茶博物院位于中国茶文化镇——闽南漳浦县盘陀镇,占地面积近6公顷,是台商、天福集团主席李瑞河先生投资兴建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天福茶博物院广场矗立一座寓意深远的大型雕塑:两头大水牛拉着一辆载满茶叶包的牛车,车座前的老牛已放松缰绳,壮牛正使劲往前拉,老牛略微转头,牛车上坐着两位驾牛车的父子,座上的父亲把牛鞭交给儿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儿子则满怀信心的接过鞭子,准备扬鞭启程……广场东面是清波荡漾的池塘,取名元塘,塘畔的花岗岩镌刻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题的“两岸茶缘”石刻。塘中一尊由玻璃钢制造而成的“天壶”悬在空中,壶嘴朝下,清香四溢的“天来之水”源源不断地注入元塘,隐含“天福天壶,天宫赐壶”之意,象征福杯满溢,名扬四海,香飘世界。

走进茶博物馆,犹如遨游在三皇五帝、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北宋、南宋、元、明、清至近现代上下5000年中华茶历史文化长廊,犹如穿梭在中外茶文化发展的时空隧道。走进展厅,浏览茶历史,哦,我听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的古老传说;我听见汉武帝开启“丝绸之路”的阵阵驼铃;我闻到了西南边疆茶马古道上的醇厚茶馨;我看到 “海上丝路”“海上茶路”浩浩荡荡的茶船……展厅入口耸立一棵高大直立的“茶树王”景观。导游说,这棵“茶树王”生长在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树龄2700多年,树高25.6米,干径1.12米,离地面3.6米的地方开始分枝,叶呈长椭圆形,树冠成伞状,冠幅约20平方米,2000年4月被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总部核定为世界最古老的茶树。馆内陈列中国唯一一套仿制西安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宫廷茶具——“宫廷鎏金银茶具”。全套茶具包括银火箸、银茶碾、银茶则、银茶罗、长柄银勺、银盐台、银风炉、鎏金银笼子、银坛子、银龟盒及银托等11件,工艺精巧,辉煌华丽,堪称“镇院之宝”。

伫立《唐朝陆羽煮茶》蜡像前,在唐乐声中,我飘逸的思绪与茶仙“邂逅”,与茶圣促膝而坐,“畅谈”《茶经》、蒸青团茶、煮茶茗香。我问茶圣:“敢问圣人,古人是怎样饮茶的?”茶圣笑曰“鄙人饮茶时,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再将茶饼碾碎成粉末,用筛子筛成细末,放到开水中煮,在煮茶中放少许盐,可减少茶的苦涩味,谓之煎煮。”作揖告别茶圣,走近《宋朝点茶》蜡像前,只见宋人将茶叶碾成粉末再放在黑釉茶碗用开水冲点,品舔清醇的“点茶”,而在《茶具图赞》橱前,我又隔空与审安老人“对话”,我问:“请教圣贤,十二先生都是谁呀?”老人曰:“十二先生乃韦鸿胪、木待制、金法曹、石转运、胡员外、罗枢密、宗从事、漆雕密阁、陶宝文、汤提点、竺副师和司职方也”。我赶紧上前仔细观赏,摆在眼前的却是烘茶炉、茶臼、茶碾、茶磨、水杓、茶罗、茶帚、盏托、茶盏、汤瓶、茶筅和茶巾等12件茶具,心中甚感疑惑,审安老人笑曰:“愚人给这12件茶具取名,乃表经世安国之用意也。” 哈,原来审安老人于宋咸淳五年(1269)集宋代点茶用具之大成,以传统的白描画法画了12件茶具图形,称之为“十二先生”,并按宋时官制冠以职称,赐以名、字、号,这拟人化的形象比喻,可见古人饮茶时的考究和浪漫;驻足《明朝文士茶》蜡像前,只见明朝文士带着书童,在高山上焚香抚琴,在茶香茗韵中品味“文士茶”,那返朴归真的情景,让人感悟茶的本色、茶之真味和顺其自然之性……

在天福茶博物院观赏中国、日本和韩国茶艺表演别有一番滋味。走进中国茶道馆,随着一束灯光,一群唐朝妃子和宫女踏着唐乐轻歌曼舞,碾煮香茗,吟颂茶诗,再现大唐宫廷茗茶盛景……接着,绚丽多姿的维吾尔族、基诺族、彝族、佤族、拉估族、傣族、白族姑娘跳着各自的民族舞蹈,为游客献上一杯杯清香的奶茶、凉拌茶、烤茶、竹简茶、三道茶、擂茶……忽然,闽南侨乡海边传来一缕袅袅南音,衣饰独特的闽南惠安女和台湾高山族姑娘也端上一杯杯醇厚饱满、香气迷人的乌龙茶,在茗风茶韵中体现了海峡两岸相同的人缘和茶缘。

与中国茶道馆不同的是,到福慧庵观赏日本茶道表演,首先要在蹲踞(净手处)用木水瓢盛山泉水净手、漱口后方能进入茶室。福慧庵是一座造型别致的日本式庭园及现代茶室建筑,庵内竹林幽幽,泉水潺潺,小桥流水、茶树绿篱构成独具特色的露地,设有精亭、俭亭、敬亭,其中,敬亭是现代式的立礼席,可以走着进去,坐着喝茶,是一种适合现代生活习性的茶会方式,也是游客观赏日本茶道表演的茶室。在敬亭,身着和服的亭主按照日本的茶礼,细心地先擦拭每一件茶道器具,诚敬地坐着点茶奉茶,客人则安静地怀着感谢之心坐在茶席上喝茶,在作邦乐和阿波舞的节奏中,体现日本茶道“和、敬、清、寂”内涵。

在韩国茶礼馆,舞台正在表演《成人茶礼》,司会会长首先献烛,副会长献花,冠者(即成年)进场向父母、宾客致礼,司会致成年祝词,进行献茶式,成年合掌致答词,成年再拜父母,父母答礼,在悠扬的韩国传统乐曲中感受“和、敬、俭、真”的韩国茶礼含义。

天福茶博物院内湖光山色,绿草如茵,杨柳依依,与汉亭、唐山、宋桥、元塘、明湖、清池相得益彰,与茶园、绿树、竹林、繁花、草坪与茶诗、茶词、茶联石刻相映成趣。徜徉杏林,流连梅林,我不禁吟起杜牧“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白居易“闲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苏东坡“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袁枚“茶香秋梦多,松韵晚吟时”等茶诗词,在欣赏名诗佳句石刻中,领略古代文人与茶的不解之缘,领悟茶与山、茶与水、茶与树、茶与书、茶与画、茶与茶禅、茶与道的文化内涵,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茶博物院西北面和东南面是兰亭曲水和武人茶苑景观。兰亭是一座四角重檐、大跨度出挑的仿浙江绍兴兰亭,亭前是一片宽阔的草地,一条“之”字形小溪穿行而过,溪岸以石英石铺设为凳,故称“兰亭曲水”。每逢清明、重阳等传统节日,茶博院沿袭古代“曲水流觞”传统礼仪,邀请海峡两岸文人墨客在此举办曲水茶宴,嘉宾环溪而坐,先把茶倒入盛茶的饮觞内,然后将饮觞置于曲水,杯随水流,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倘若茶觞停在谁的面前或不慎弄翻茶杯,谁就得即兴赋诗或唱歌,在欢歌笑语中感受浓浓的海峡两岸茶缘。

关于武人茶苑,《漳浦县志?戚继光传》有着一段记载,嘉靖四十三年(1564)2月,倭寇大举入侵漳浦盘陀蔡坡一带,巡抚谭纶、总兵戚继光率兵将7000多名倭寇团团围困在蔡坡岭的山林和甘蔗林中,以火攻之,歼灭800多名倭寇。在蔡坡岭战役中,戚家军也牺牲了80多名将士,谭纶、戚继光将阵亡将士就地合葬于此,称忠勇墓。合葬的坟墓呈半球形,犹如古代酿酒桶内的“和尚头”,故俗称“和尚头墓”,墓前立“忠勇碑”。相传,当年戚继光率军入闽追歼倭寇,遇连日阴雨,军中不能开伙。戚继光下令烤制一种可用麻绳串起挂在身上的小饼充当干粮。为纪念戚继光这段抗倭历史,茶博物院特地在此矗立一尊戚继光花岗岩雕像,重修明代抗倭将领戚继光部下的88位将士合葬墓。有趣的是,到此参观的的军警人员还可获赠1块“光饼”的特殊礼仪。

走出茶博物院,站在“茶和天下”牌坊前,游望矗立在前方“天福茶庄”水池中央的一尊花岗岩大茶壶,壶身镌刻“福”字,取“水长流、福长在”之意。石壶浑厚古朴,庄重雄壮,与茶庄颇具乡愁的金浦池、连心桥、思根亭和小梁山融为一体,寓意台湾同胞的根在大陆,令人在茶文化之旅中感受两岸间浓浓的茶情、乡情和爱国情。而今,“一带一路”建设已经从宏伟的蓝图变为生动的实践,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吸引力,我想,两岸同胞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创新前景,迈进新时代,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也必将是中国茶的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