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国作协五个专门委员会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登

来源:文艺报 |   2017年11月15日06:56

11月7日,由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散文委员会、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影视文学委员会、军事文学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中国作协五个专门委员会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范咏戈、艾克拜尔·米吉提,中国作协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吴秉杰、白烨等20余位专家与会。座谈会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主持。现摘要刊登部分与会同志的发言。

白 烨:党的十九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成果,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总结了过去近40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规划了今后几十年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强国目标的战略与步骤,特别是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引入了新阶段,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新境界。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式提出的时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也同时形成。结合习近平的两次文艺讲话来看,我以为,习近平文艺思想以六个方面的要点,构成自己的理论内涵与完整体系,这就是:文化自信、文艺的地位与作用、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时代、文艺的精神。这里既有党对文艺工作的要求与期望,也有文艺规律的强调与发挥,特别是深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底蕴,紧贴近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与未来中国的发展远景,使它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浓郁的时代特色。

进入新时代,要有新风貌。这个新风貌就是要在充分认识新时代的特质的基础上,使文学人焕发出新的精神风采,使文学事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景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用“强起来”来概括新时代的特质所在,并围绕着“强起来”作出了各种战略布局和方略安排。进入“强起来”的时代,建设“强起来”的中国,当然也需要文化“强起来”、文学“强起来”。而与“强起来”这个目标相比,我们在各个方面都还存在着巨大的距离。因此,学习贯彻十九大报告精神,需要我们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文化文学现状找差距、找问题、想对策、提措施,在文学的各个环节练内力、增实力、强活力,努力以强劲的文学创作、强健的理论批评,使当代文学在整体上走向丰盛,也走向强盛。

孟繁华: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当然也反映在文学艺术领域。五年来,文学艺术取得了巨大发展与长足进步。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文学艺术与读者、观众不断增长的审美要求同样有程度不同的距离。这一距离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文学读者的逐渐萎缩。当然,文学读者的萎缩有许多原因,比如,大众文化消费形式的多样性对读者的分流,网络文化兴起对传统文学读者的诱惑等,都是文学读者萎缩的原因。但是,这都是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显然还在传统文学创作自身。

我认为主要问题大概有三点:一、当下文学(主要是指小说)没有人物。新世纪以来,我们文学已经不再关注人物的塑造。文学史一再证实,任何一个能在文学史上存留下来并对后来的文学产生影响的文学现象,首先是创造了独特的文学人物,特别是那些“共名”的文学人物。二、当下文学没有“青春”。新文学自诞生始,一直站立着一个“青春”的形象。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文学,青春形象逐渐隐退以致面目模糊。青春文学的变异,是当下文学被关注程度不断跌落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当下文学逐渐丧失活力和生机的重要原因。三、“类型化”的问题。我们经常批评大众文化和网络文学的类型化,是因为类型化是大众文化本身的要求。娱乐文化必须有大众熟悉的形式、节奏、高潮乃至结局,才能被大众广泛接受。因此,大众文化不是一个接受先锋、允许实验的领地。也因为如此,大众文化和网络文学才被文学“精英集团”所诟病和不待见;但是,就在文学“精英集团”批评大众文化和网络文学类型化的同时,我们当下的文学创作也正无意识地陷入类型化的窠臼。我们知道,无论文学写什么题材,它的核心要义还是写人。“文学是人学”的命题是不能改变的。因此,文学批评过于强调题材,就有陷于类型化的危险:它有意无意地会削弱文学对人的思考和塑造。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近年来,文学创作在价值取向上呈现了令人乐观的景象。我们的文学传统被更多的作家经过现代转化重新再创造,本土元素日益凸显;外来优秀文学作品使我们更广泛地了解了世界文学图景,在参照和比较中,也进一步认识了我们自己的文学。如果能够尽可能地修正我们文学存在的问题,未来的文学我们完全有理由可以乐观期待。

吴秉杰:十九大报告内容丰富,是近五年乃至改革开放近40年思想理论成果的积累、概括和发展,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已写入了党章。学习和贯彻十九大精神,联系文学问题,我以为,十九大精神中所包含的新的价值关系、价值追求,为文学艺术指明了方向。

一、以人民为中心。十九大所提出的新时代的战略方针,其中包含一系列价值关系、价值追求,对我们的文学创作很有启发。“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的含义就具体化了。人民是一个复合词,由不同地位、处境、利益和追求的人群构成。我们的文学创作关注弱势群体及普通人的生存环境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正确的和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

二、“一带一路”战略。这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共同发展的战略。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丰富和融入世界文化的战略,我们对此在物质方面考虑的比较多,精神与文化方面考虑的比较少。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故事是我们与世界交流的内容。我们在物质生活方面最重要的关注的是现在,精神生活方面最重要和得以形成的是过去,它是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故事的源头和源泉。历史便是文化的另一种表述方式。历史写作是文学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现实写作也需要注意历史背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就是要在中国故事的独特性中寻找、发现和丰富人类的普遍价值。

三、情感价值。普希金说:“少女可以歌唱失去的爱情,守财奴不能歌唱失去了的金钱”,表明了文学艺术的情感价值问题。在人类精神生活中,各种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认识价值、信息价值被不同文本写作所保存,独有情感价值是文学艺术所特有的,不能被其他写作替代的。曾有朋友和我说,文学艺术的关系和科学技术的关系类似,文学和科学都是基础和根本。文学不仅为艺术提供剧本、故事,也提供了精神意识、情感价值即文学性。我们如果对于艺术各门类发展有不满意的地方,那不仅要从技巧、表演上找原因,也要从文学上找原因。情感价值是一种综合,包含着是非、善恶、美丑,包含着现实也包含着追求。

潘凯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两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科学判断,对我们做好文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地标定了我们国家发展新的历史定位和时代坐标,为我们的工作定了位、指了南。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如果不明白自己身处的历史方位,不清晰自己立足的时代坐标,是很难有所作为更谈不上有大的作为;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历史的大转折时代,更是我们每一位文学工作者的幸运。

至于“中国主要社会矛盾已经转化”同样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客观现实。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人均GDP达到8800美元以上,这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依据之所在,而根据全球标准规律,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全民的消费便会较多转向精神消费,文化行业亦由此而步入一个长期快速的发展期,这其间同样有一个发展得“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而就文学事业而言,这种“不平衡不充分”既有不同区域间的发展差,更有“有高原没高峰”的品质与结构差。

在我看来,所谓不同区域间的发展差,更多地需要通过提升公共文化事业服务予以解决,这更多地有赖于政府和社会投入的不断持续加大;而解决有“高原”缺“高峰”的品质结构差则更有赖于包括广大文学工作者在内的文化界同人共同努力。具体说来:一是要认真学习、深入体会、扎实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二是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三是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努力将最好的而不是那些“碎片”的、肤浅的、苍白的精神食粮推荐给广大人民群众,在我们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为提高国民思想境界、提升精神文化品质作出贡献。

黄宾堂: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面向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既充满底气,充满自信,又不回避问题矛盾,理性清醒,既描绘宏伟蓝图,又有具体路径和时间表,充满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学习这篇报告,能强烈地感受到报告中所描绘的目标和路径看得见、摸得着、够得到,这对于提振人民的信心并且努力不懈地为之奋斗会具有持续生长的力量。

一是对新时代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方位也是一个历史的节点,这个节点就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奋斗站上的新平台,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它不仅体现着过去的辉煌,更是继往开来再出发的起点。充分认识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对于我们凝聚共识、开创性地做好各项工作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

二是对主要矛盾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是美好生活。不同时期的发展阶段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现在人们不仅对物质文化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且如报告中指出的,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第二个关键词是不平衡不充分。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我们制定发展国策的依据和抓手。这几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出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正是对国情的科学深刻的认识把握,精准发力,取得了国民经济高速平稳发展的来之不易的成就。

认识新时代、拥抱新时代、反映新时代,这是大势和主流,是我们文学工作者的责任;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会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文学艺术的创作打开了崭新的空间。作为出版从业者,要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出版导向,顺势而为,主动作为,推出更多无愧于新时代的作品。

祝 勇:我刚刚参加中国作协组织的作家代表团访问秘鲁、智利归来,与同行的作家王跃文等一起,在这两个国家多所大学的孔子学院发表演讲。王跃文讲屈原,讲楚文化对他创作的影响,我讲我近年围绕故宫主题进行的创作。我们的演讲既触及历史,又包含当下,因此在听众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演讲结束后,还有听众用蹩脚的英语围着我们不断提问,我则用更加蹩脚的英语回答。还有智利编剧导演协会主席,以及一些电影、纪录片的导演,表达出与我合作的强烈意愿。

在中国作家向往和热爱的拉美,我感受到他们的友谊与关注。他们要求我朗诵自己的作品,我猜他们一个字也听不懂,却听得一本正经,我感受得到他们目光里的热情。他们愿意听,而且很享受这样的倾听,尽管彼此间语言不通。在这两个遥远的国度,我的知名度为零,不用说,他们关注的焦点不在于我个人,而在于我所处的这个国家,在于我们国家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和已经展现出来的光明前景。我感受到来自文学背后的国家力量。

远在异乡为异客,我们仍然关注着正在召开的十九大,时时收看关于十九大的报道。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对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阐释:“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这里,习近平同志高屋建瓴地总结了当下中国的时代特征,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巨大的鼓舞。

我相信当下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对置身这样一个新时代感到自豪。全新的时代,为中国文学的发展,为我们每一个作家的写作,提供了历史的机遇。我们有幸目睹我们国家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过程,有幸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亲历者。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大时代都会孕育文学和艺术的高峰。或者说,优秀的文学必将依托于一个深刻变革的大时代。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的国家展现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图景,我们的人民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精神面貌。这样的一个新时代,不仅为我们的文学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创新的激情,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连国外的作家艺术家,都清晰地感受到这个新时代所蕴含的历史机遇。就像我在拉美感受到的那样,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作家,更应当感受到我们的文化使命,那就是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个时代,更加深刻地感受这个时代,更加生动地表现这个时代,去抒写多彩的中国、进步的中国、团结的中国。

2021年,第一个一百年的目标就要实现。此前一年,我所在的故宫博物院将迎来紫禁城建成600年的历史时刻。这是历史与现实的一次神奇的相遇,对我个人也是一个难得的写作机遇。我将努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我的文学梦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写出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

刘 琼:党的十九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回忆和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方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报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开篇之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在学通、弄懂、做实上面下大功夫。

一、要学通和弄懂,坚持全面、准确、不走样,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习中,围绕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会新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关注新变化——中国社会现阶段主要矛盾的变化,聚焦新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领会新要求——党的建设,研究新战略——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最后完成新的历史使命。

二、在学深、悟透、学好的基础上,深刻领会习近平文艺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立足岗位实践,宣传好、贯彻好十九大精神。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和国家、民族的关系,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表明,不读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不能深刻理解和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奥秘,就不能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坚定自信和历史定力。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报告明确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提出,高度体现了我们党的文化建设思路和思想智慧。

文化在这里是广义的概念,它渗透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几千年中国人实践和智慧的结晶,根源于并深植进人们的思维、生活、社会活动和各种文明的相互交流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吸收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经过去芜存菁、筛选洗磨、精心滋养和辛勤耕耘,进而在中华大地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风格气派和话语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体系。它是在当代中国人社会生活和心灵世界里生长建设起来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累各种文明的营养和创新成果,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大众。

这是一个新时代,我们站到了历史的新方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文艺工作者的伟大使命和历史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生逢这个伟大变革、民族复兴时代,我们要勇于担责,不负时代,不负历史。

对于我们这些文艺工作者,不仅要深刻认识新世代的历史坐标,领会新时代的目标和使命,激发创造力创新力,生动描绘新时代,为历史记录时代,为人民提供更加丰富、更加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杨 锦: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一部划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通篇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从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在十九大报告第七部分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深刻阐述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规律。内容富有创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刻论述、部署和要求,对于我们做好文艺工作、文联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我们应该立足本职,一一对位、深度谋划,创造性地贯彻落实。我结合公安文化特点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把握文化方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描绘了新时代文艺梦想的蓝图,擘画了新时代文艺事业的未来,成为繁荣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行动纲领和思想指南。主要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理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思想等五个方面组成。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各个论点都是从现实需求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关切与期盼中催生和提炼出来的。无论是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时代、文艺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还是文艺与理想信念、文艺与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无论是文艺的内容和形式、风格与创新、文艺的价值观,还是作家的创作状态、文艺家的道德情操、素养感情;无论是文艺批评的标准和态度、文体与网络传播方式,还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之关系、队伍建设和党的领导,这些都是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在进入新时代后,都需注入新的因素,形成新的特点。习近平文化思想辩证地抓住了这个焦点,并有的放矢地层层加以展开,习近平文化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二、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当今世界,秉持什么样的文化定力、坚持什么样的文化道路,弘扬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大精神标识和实践动力源泉。

我们公安机关十分重视公安文化建设,逐步在全警中树立高度文化自觉与自信。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在实践工作中加强运用公安文化的自觉性,同时坚信公安文化对中心工作的促进作用。深刻认识到警力源于素质,素质源于文化。文化育警是新形势下建警、治警、强警的重要手段。以文化总结和传承公安精神价值精髓,在“润物细无声”中增进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最终达到文化与实践工作充分融合,形成强大战斗力。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十九大报告中谈文艺的部分既钩玄提要、提纲挈领地浓缩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精神,又相对集中而简明地阐述了繁荣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的责任、使命、重托和要求。而归根结底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讲: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所以,报告提出要“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要“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要“提倡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要“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养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

我们公安机关一直要求广大公安文化人才,一定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讲好警察故事,创作出精品力作。

四、牢牢把握文艺的时代属性和特征。

习近平指出,“反映时代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断对于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文艺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伟大的新时代,需要并孕育伟大的作品;伟大的新时代,需要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去描绘和反映。广大公安作家和艺术家们只有深切地感受这个新时代,认清新时代的特质,明了新的历史方位,内心的文化自信才会坚如磐石,文艺的人民属性才会得到加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道路才会落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方法才会普遍认同,呈现出的中国警察故事才会缤纷精彩,塑造的公安英模人物才会成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只有深切地感受这个新时代,我们的公安文艺家们才会像弄潮儿一样扑入时代大潮的怀抱,勇敢地探幽寻秘,随时代而行,接受时代波涛的冲刷与磨洗,立志成为党、祖国和人民的歌者,真正创作出动人心魄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