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永远的“前线”

来源:文艺报 | 蔡传道  2017年11月13日07:26

1964 年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

1955年,“前线”这两个字,被国防部正式授予华东军区文工团,由此诞生了前线文工团。那时,我刚满3岁。

12岁那年,我步行64华里,进县城看了场露天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懵懵懂懂中,算是初识了“前线”。

18岁,我应征入伍。凭借着在乡下能将各类丝竹弄响和高唱样板戏片段的天赋,混迹于战士业余演出队,吹拉弹唱尽显十八般武艺,至1973年底,被“前线”文工团选中带进了卫岗大院。从此,与“前线”零距离接触,结下了终身的情、永世的爱。

我在“前线”摸爬滚打成长进步,在“前线”入党提干娶妻生子,在“前线”成家立业直至退休,“前线”成了我永远的牵挂永远的家。

“前线”是艺术的殿堂,更是艺术的熔炉;“前线”是人才辈出的艺术摇篮,也是精品力作的生产基地。跨进“前线”大门,你只要努力了,总有属于你的一方天地;你只要拼搏了,舞台一角总会留下你的身影。我之所以能将电视艺术专业作为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职业,皆得益于“前线”。“前线”大院是个美丽的地方,它之所以美,因为这个院落到处飘洒并弥漫着一种叫“艺术氛围”的空气。只要走进这个院落,就会被这种空气全方位全天候的包裹着熏陶着滋润着。迄今为止,我仍然忘不了那个早上6点起床的哨音和出操的口令声;忘不了从各个角落传出的“绕口令”语言训练声及形体课时单调的钢琴声;忘不了饭堂门口列队亢奋激昂的歌声;忘不了各班组在包干区内,挥舞着镰刀扫把,为争夺小三角卫生流动红旗而忘我地劳动;忘不了业务整训时,被老师布置的观察生活小品,弄得每个人都疯疯癫癫的;忘不了去部队演出时,全体人员不分老幼,不分男女,不分演职员,不分职位,大家齐动手,装车卸船,连续转战多个演出点的火热场面;更忘不了与基层官兵“三同”,已然养成自觉为兵服务的那种神圣感与使命感。总之,我无法忘却那些让人享受的日日夜夜,无法忘却同甘共苦共欢乐的“前线”战友,无法忘却这个魂牵梦绕的伟大集体。

我曾有幸接触过这个光荣团队的历史资料,从历史长河中,看到一个优秀团队的成长历程。从一份份发黄的、褪色的演出简报、演出说明书、导演调度图、演员创作手记、舞美设计图、场景迁换表中,能发现“戏比天大”的集体追求。这是“前线”以“作品建团、业务立身”而形成的“战斗抒情的艺术风格”,让人油然生出一种仰视与敬畏之情。

我之所以能由业余而专业,由演员而编剧,活跃并耕耘于电视艺术领域,为“前线”、为军队的电视艺术事业做出应有的努力,正得益于“前线”这个熔炉,将生铁淬火成钢,使我们凤凰涅槃。如今,廉颇老矣,虽已烈士暮年,但壮心不已,初心不忘,还愿为“前线”发出余光余热。如今,“前线”人才已遍布神州大地,“前线”的艺术之花已然鲜艳多姿,愿“前线”之树常青,“前线”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