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凤尾竹摇曳,痛暖人生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朱华胜  2017年11月13日09:40

冬日的午后,阳光温暖,坐在院子里凤尾竹下,我手捧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长篇小说《南腊河畔的青春》的上部《摇曳的凤尾竹》,与作者徐建忠(笔名两袖清风)展开了心灵对话,静静对视,默默重温知青岁月,默默漫步在南腊河畔的曼赛,体会上海知青张坚与傣家少女依香情爱和生离死别,感受知青这代人的悲欢离合。

掩卷之余,我心生感慨。让人记得住的小说,无论是长篇,还是中短篇,首先就是成功地讲一个感人的故事。《摇曳的凤尾竹》就是这样一部好作品。

彩云之南,美丽的西双版纳,有一个傣家曼赛寨子,坐落在南腊河畔下游紧靠北岸的一片坝区。寨子前面河滩上,生长着一丛丛高高耸耸翠绿美丽的凤尾竹。吹起的微风,摇曳着那淡淡的竹影,轻柔的月光点缀着美丽宁静的夜色。上海知青小伙张坚与美丽的傣家姑娘依香十指相扣,紧紧依偎,两人憧憬着未来生活的甜蜜,他们的爱情故事就这样上演了。在那个激情岁月的年代,等待他们的是痛还是暖?那么,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完成一次凤尾竹摇曳的痛暖人生之旅吧。

作者把故事发生的背景框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故事发生地——祖国西南边陲的一个傣家小寨子,曼赛。对于作者徐建忠来说,无疑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因为他在1969年赴云南西双版纳水利二团一营二连,在当地工作生活过十年,可以说,故事里发生的是自己经历过的事,只不过是进行艺术加工罢了。故事里的主人公,是若干个实实在在鲜活人物的缩影。小说主题极为厚重,情节丰满细腻,读来真实感人,催人泪下。

简明扼要的起头,开门见山,具有很强的带入感。打开长篇小说《摇曳的凤尾竹》不难读出,作者徐建忠无疑是讲故事的高手,他不愿多费一字,不愿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领我们快速进入故事中去。

“到我们寨子插队落户的上海知青来啦,大家快去公路边欢迎啰。”多么简洁的开头,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我喜欢这样的开篇,不欣赏那种开篇云里来雾里去读了几页还不知讲一个什么故事的叙事方法。

曼赛的傍晚,夕阳洒着余晖,凤尾竹像婀娜多姿的傣家少女翩翩起舞,亦犹如孔雀开屏,尽情展示极致的优美。生产队队长岩坎拉匆忙来到村口,“当当当”地敲响了吊挂在老榕树上的那块指挥全寨队员干活的钢板,宣布知青到来的消息。之前,他带领几个队员在凤尾竹下搭设了几间茅草房,美名其曰“知青房”。听到知青来了,尤其是大城市上海来的青年男女,全寨人很惊奇,这几天都在议论此事。他们都是第一次接触,纷纷走下自家竹楼,就像看稀罕宝贝一样,要看看知青到底长成啥模样。这就是佳作的开篇,一来就吊起读者的胃口。于是,开始就有了故事的小高潮。作者用很生动的画面营造了淳朴善良的傣家人热情欢迎上海知青的场面,并且巧妙地不落痕迹地引入故事的几个主要人物:张坚(男主人公,上海知青)、依香(女主人公,傣家姑娘)、岩坎拉(生产队长)、陈永生(上海知青)、方芳(上海知青)、刘颖(上海知青)、依娇(傣家姑娘)、波依香(傣族长者、依香父亲)等等。

小说以男女主人公为线索,采用彩线串珠法,把一幅幅劳作画面生动地串了起来,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四个上海知青与傣家人在田间地头劳动的场景。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适应到适应,在劳动中逐渐体现,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是另一所大学。同时,细致地描写了傣家风貌,习俗,刻画了傣家人的善良、热情好客、积极阳光的品行。我多次被边塞田间地头美轮美奂的情景深深地吸引而不能自拔:

譬如第三章,钟声一响,曼赛的青壮年,就汇集在老榕树下,听从队长岩坎拉进行生产任务的布置。女知青干的第一天活计是随女社员(也叫女队员)去稻田里薅秧。女知青方芳、刘颖分不清杂草与稻秧,尤其是稗草和稻秧,更是分不开。依香就耐心地讲解,反复对比,终于让她们掌握了,她们心服口服呀,动情地说,当农民也没那么容易!这些场面,形象生动,画面感很强,尤其是那种浓郁的生活味,田间地头劳作画面,跃然纸上,直抵人心。还有刘颖被蚂蟥叮咬,让人又心疼又好笑,读到这里,往往勾起阅读者的乡愁,悠悠往事欲说还休。

读到岩坎拉领着男社员男知青上山种稻子,我不禁笑出声来。山上没水也能种稻?知青们大吃一惊地反问。这样的问题,让人听了,真的忍不住莞尔。山上的蘑菇,山上的一切,让知青们惊讶,感到神奇。他们不得不发感慨:自己学到的知识好贫乏啊!

金秋十月,那是农人最欢乐的日子了,傣家人也不例外。曼赛的天空蓝得如水洗,云白得像牛奶。天刚蒙蒙亮,渐渐淡去的昨夜星辰,正在羞涩地躲进一条条洁白的云纱中。一眼望去,蓝天白云映衬下的一幢幢竹楼美丽至极。曼赛寨子外,稻涌金浪,瓜果飘香的画面分外诱人。一串串香气逼人的香蕉,一只只成熟的秋菠萝,一座座醇香扑鼻的茶山,一条条在河里翻腾的鱼儿,就连河滩上的凤尾竹,也轻轻摇曳歌唱。知青们看到了傣家人的笑脸,是那么知足,是那么感激,是那么幸福。秋收,知青们体会了收获的幸福快乐,也体验了田间地头劳作的辛苦。他们早出晚归,雨淋日晒,腰酸背痛,深知粒粒粮食的不易。

事实上,通过这些亲身参与的劳动场面,知青们掌握了书本上不易学到的农学知识。这对于他们的人生来说,何尝不是一笔财富呢!作者徐建忠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实例啊!

小说来源于生活,提炼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拥有厚实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实践,才创作出感情充沛、发自于内心情感、直达人心的作品。作者徐建忠丰富的边疆人生的经历,成就了他的这部优秀作品。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对于他来说,起笔落笔,了熟于胸,呼之欲出。对于我来说,一个云南人,读着小说里描绘的相当熟悉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民族风物,不得不佩服身为上海人的作者徐建忠如数家珍,信手拈来。作者多次说过云南是他的第二故乡,这就不奇怪了。作者对云南的热爱,对云南边疆少数民族的真挚感情,对知青那一代人的命运的真实再现,栩栩如生地流淌于字里行间,让我感同身受,犹如亲临一般。

当然,作者徐建忠不是一路地歌唱美好,生活在那个年代并从那个年代走出来的人,深知生活的艰辛,命运的不公。他在小说里,更为真实地反映了痛,反映了被扭曲的人生。

是的,幸福与痛苦是一对孪生姐妹,没有幸福何来痛苦,反之,没有痛苦哪来的幸福。作为一名有担当的合格的作者,要有悲悯情怀和担当意识,既要歌颂生活的美好,又要揭示生活里的痛。

小说描绘了一幅那个时期城市的年青一代为了建设国家,不惜远离亲人支边援疆的壮丽篇章,情节细腻,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更是从纵深里描写了上海知青张坚与傣家女孩依香的幸福、悲伤、令人扼腕的爱情故事,非常感人。

让人生痛落泪的是男女主人公不能相守的爱情,这是本文的主线。他们的爱不是一来就有的,不是那种一见钟情的,而是在日常劳作相处的过程中,彼此的相互帮助,相互了解,相互体贴,相互吸引的过程中产生的。这样的爱情刻骨铭心,值得他们用生命一生相守。生活的不公让两人后来再也没有相守在一起,但他们的心却是相连的。以至于读到后来,被令人揪心的情节,被男女主人公的生死相依永不变心的爱情深深地感动而泪眼模糊。

细腻的细节是成功小说作品的生命线,没有细节的小说是可怕的。小说里描写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用了大量的细节,显得真实生动,触动人心。“不知从何时,依香对张坚不再叫张坚大哥和张坚老师,而是直呼其名了。”这是傣家姑娘依香对张坚有好感的开始。得知张坚阿爸腰被砸伤),依香的关切之情跃然脸上。听说七叶一枝花有疗效,即使在大山深处、危险四伏,依香也不阻拦她阿爸波依香带领张坚进山采药,可见,她已把张坚当成一家人了。当然,她是相信她阿爸的,她阿爸多次进山采药。作者在表达两人相爱的画面视角很细腻,表达手法很巧妙,很委婉,把那种相爱的人的心理活动刻画得唯妙唯俏,给人一种美感。如第十章最后一部分,傣家人过泼水节时,泼水都泼疯了,但依香就是不泼张坚。试看作者的描写:

——张坚想想白天那些傣族姑娘泼水的疯劲,现在还有点后怕。“那你怎么不泼……”

“你呀,真憨!”依香打断了张坚的话轻轻地说着,显得有点语无伦次,“阿妈她也不泼……阿爸……”相爱的人那种奇妙的幸福得无法掩饰的心理一览无余。

两人开始戳破这层关系,互相赞赏,大胆爱慕。张坚甚至给依香写情诗。曼赛的夜晚,更加美丽迷人,飘渺的白云,皎洁的圆月,静谧的南腊河水,清凉的山风,让来自于上海的张坚陶醉在这美丽的边塞风景里,更陶醉于他与依香的甜蜜爱情里。他们彼此许下诺言,要永远在一起,要生娃,生男的取名张志浩,生女的取名张依香。他们倾心交谈,相依相偎,恩爱缠绵,沉浸在爱情的甜蜜里。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在傣家竹楼举行了结婚仪式。不用说,此时的他们,是幸福而甜蜜的。

日有阴晴月又圆缺,生活总有悲欢离合。结婚不到一年,即将当阿爸的张坚接到上海家里父亲的信。父母的身体大不如从前,尤其是母亲,肾衰竭发展成尿毒症,正在进行血透治疗。考虑到张坚依香正在蜜月婚期,故而没有告诉他们,可见天下父母心!

父亲瞒着母亲还是写了这封信。这可让张坚犯难了!一边是病重的母亲,一边是即将分娩的爱妻,都需要他的照顾,而上海与西双版纳又是那么遥远,路途要十来天,交通非常不便。美丽善良的依香坚决要求张坚赶紧去照顾母亲,孝敬父母为大。依香永远也没有意料到,丈夫张坚这一去,就成了两人的永别,直到她闭眼也未见过张坚,成了她终生的痛。

那个年代,不仅交通不发达,通信也极不发达。张坚走后,依香写了很多信,一直未得到回信。依香生子,孩子长大,上学,期间迎来知青返城潮。后来改革开放,依香承包山林,生活逐渐好转。儿子志浩处对象,结婚。就这样,时间如沙漏,曼赛的金黄水稻收了一茬又一茬,一晃就是三十多年。然而,依香从未改变对张坚的爱,更不会相信张坚变了心,她始终没有再嫁,她相信张坚遇到了什么,一定有难处。

生活就是这样,往往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此时,更令人悲痛的事情发生了,依香被查出子宫颈癌晚期,已无法手术。她终于不舍地永远离去了。依香的不舍,就是张坚。

小说就这样深刻地描写了爱,真爱。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爱是活下去的理由,有了爱,人生就充满了希望。作者用细腻盈沛的笔墨刻画了依香对张坚的爱,因而使得依香这个人物灵动鲜活,栩栩如生,也使得作品充满了人文的温馨和情感。正因为依香心中有爱,对儿子的爱,对故乡的爱,尤其是对远方张坚的爱,让她坚持了下来,再苦再累都算不得什么。三十多年的苦熬,苦等,没有爱的支撑,是不可想象的。这种以爱感人、以情感人的写作手法正是这部小说的精华所在。

儿子张志浩按照阿妈依香临终嘱托,千里远赴上海寻父。不过,他与阿妈的想法不一样。他坚信张坚变了心,在上海过得很好,娶了更年轻的女人。他这次启程寻父,更多的心理是要为阿妈讨还公道。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他万万没有料想到的:他手捧阿爸张坚的骨灰盒踏上了南去的归途,他要满足阿爸临终嘱托,让阿爸阿妈埋葬在一起,永远不分离。

亲耳聆听,亲眼瞧见,现场体验,张志浩没有料到阿爸活得这么艰难,竟被阿妈依香料到。三十年前,阿爸回到上海,为给奶奶治病穷尽了办法,甚至坚持献血获得补助,除了上班还去打临工,由于各项指标都符合,背着奶奶,把左肾移植到奶奶身上,尽管如此还是欠下了一屁股两夹窝的账,而更要命的是,爷爷又被查出肝癌……阿爸张坚如何挺过啊?当时同是知青的方芳阿姨多次劝阿爸告诉依香阿妈,阿爸就是不同意,不愿意让阿妈知道,不愿让阿妈也来承担这份犹如无底洞的苦痛!爷爷奶奶病故后,爸爸人财两空。陷入绝境的是,阿爸被查出胃癌晚期。医生断言最多只能活六个月,也许是冥冥之中在等什么,竟然坚持活过两年,直到见了儿子张志浩,才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张志浩终于明白,这三十年来,阿爸过得太难太难,宁可背上无情无义的骂名,也不愿牵累阿妈!这是一种何等的爱呀!同样是在大都市上海,有的人生活在天堂里,有的人却挣扎在地狱里。阿爸就是挣扎在地狱里的人!张志浩的心被撕疼了。

张坚闭眼的瞬间,张志浩凄惨地呼喊“阿爸……”

小说读到这里,无不让人泪眼朦胧,久久回不过神来。

张坚终于魂归故里。他仿佛看到,流经曼赛的南腊河在欢呼,依香在凤尾竹下向他微笑。高耸而新鲜翠绿的凤尾竹叶高高地在微风中摇曳,宛如傣家少女翩翩起舞……

作者徐建忠在他亲身体验经历的基础上,以他独特的文学视角,饱含真诚地对那段时光作了细致入微的刻画,睿智地实事求是地对知青远赴边疆给予冷静透析、提炼,塑造了一个典型的爱情故事,成功地还原了那个年代知青的生活,艺术而深刻地描写了在生活里的悲怆、凄凉中透视出来的暖意人生和坚定的爱情。

无疑,作者的眼光是独到、敏锐而深远的。他没有局限在一个爱情故事的叙述上,而是通过精致有力的刻画,透视那个特殊年代知青岁月的冰山一角,对真善美作深刻的解读,往深度挖掘人性。小说知青人物不同遭遇的设计,与傣家人民同甘苦的生活画面,再加上爱情路上的悲欢离合纵深走向,除了故事情节陡然蹊跷带给读者震撼外,更为拓宽小说的视野增添了艺术效果。

玉也有瑕疵。作为读者,我想,女主人公依香在张坚婚后一年不到,回上海一去不复返,甚至残酷到连一封回信都没有,难道她对张坚就没有过一丝怨恨?如果作者在这方面多着墨刻画这一复杂心理,可能对人性的描写会更丰满一些。

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摇曳的凤尾竹》瑕不掩瑜,堪为佳作,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