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开辟文学新丝路 开启文学交流新格局 首届中国·南亚国家文学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

来源:文艺报 | 王杨  2017年11月08日06:48

铁凝在首届中国·南亚国家文学论坛开幕式上致辞

11月6日至7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中国作协外联部、四川省作家协会承办的首届中国·南亚国家文学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出席开幕式。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主持开幕式。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巴基斯坦作家穆罕默德·卡西姆·布丘代表中外作家致辞。

铁凝在致辞中谈到,中国和南亚各国有着悠久的人文交流历史。自古以来,南亚地区就是“丝绸之路”的要冲,是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融交汇之处,在众多领域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为丰富人类文化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在近两千年的岁月中,中国和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绵延不绝,文学的相互影响是多方面的。孟加拉最早的书面作品《恰利耶歌集》呼唤人们崇尚和谐精神;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展示了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风情画面,表达了人们的理想和追求;尼泊尔民歌体诗《穆娜与马丹》广为流传;巴基斯坦的民间故事优美、睿智而寓意深刻;斯里兰卡文化发达,文学作品反映了佛教的兴盛。进入20世纪以后,南亚各国文学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和研究,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样,中国古代、现代文学经典作家作品在南亚各国有着广泛的流传。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致力于建设与沿线各国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铁凝在致辞中说,这条新丝路的开辟,不仅为彼此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而且赋予了文化交流与人文合作更重要的责任。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学艺术交流不仅是人文交流中的重要内容,也使国与国的交流更生动、具体、形象,文学总是更专注于表达人类共通的感情,通过这种真实而亲近的表达,中国人民和南亚各国人民会更加深入而感性地互相了解,不断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民众之间的友好感情,让中国同南亚和平友好的理念深深地植根于人民,深深地植根于人心。

铁凝说,此次论坛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之后不久召开的。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人民愿意同各国人民在实现各自梦想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是和平,是进步。在这样一个实现梦想的新时代里,中国作家愿与南亚各国的作家朋友们一道,书写各自国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分享创作的经验和成果,共同沿着文学新丝路,弘扬丝路精神,促进文明互学互鉴,为增进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理解、信任发挥文学和作家的积极作用。

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孟加拉国作家赛义德·曼苏尔·伊斯兰、巴基斯坦作家穆罕默德·卡西姆·布丘、尼泊尔作家甘加·普拉萨德·乌普雷蒂和斯里兰卡作家皮亚·卡里亚瓦萨姆分别介绍了各自国家的文学概况。

近年来,中国作协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下,本着“广泛交流、以文会友、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理念,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双边和多边文学交流,形成了以“文学新丝路”为主题的文学交流新格局,中国作家越来越积极地同世界进行持续深入的对话和交流,中国当代文学也以独特魅力参与世界文学的建构。中国文学界同南亚各国文学界一直保持良好关系,作家往来密切,并相互译介当代作家的优秀作品。中国作协此次举办首届“中国·南亚国家文学论坛”,正是以中国同南亚各国的传统友谊和文学交往为基础,以“一带一路·文学新丝路”为主题,以此弘扬丝路文化精神,打造中国和南亚国家间的文学交流平台,推动作家间的交往,推动文学作品互译的开展。

论坛期间,来自孟加拉国、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的8位作家和中国作家阿来、赵玫、范稳、梁平、裘山山、张燕玲、邱华栋、李洱、于怀瑾等围绕“传统与交融中的文化发展”“全球语境下文学创作的个性”等具体话题展开交流。

中国与南亚各国的作家们在传统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上形成了共识。孟加拉国作家穆斯利姆·沙阿·阿巴辛·尤萨夫扎伊认为,特定的文化与国家认同感与长久以来所形成的信仰和传统密切相关,文化遗产在彰显一个国家独特性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尼泊尔作家亚格亚·拉杰·普拉赛恩从历史变迁的角度分析了尼泊尔现代文化的形成过程,认为雕塑、木艺、诗歌、绘画、喜剧等传统文化也在其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阿来寻访了中国境内古丝绸之路的一些重要节点后发现,在物质与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古丝绸之路上的城市都是繁荣昌盛的气象,我们正处在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其核心正是开放精神的重新张扬和文化自信的重新确立。如何确认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如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深入思考。范稳在多年田野调查中发现,对于人类共有的美好品德的追求并不因为族群有别而有所差异,一种文化的繁荣发展首先取决于它的历史传统基础要足够强大,且能代代薪火相传;同时又要在时代前进的步履中,善于学习借鉴,不断自我更新。

李洱和梁平认为,应进一步了解南亚各国文学发展和作家队伍现状。李洱谈到,任何时代的文学都必须在传统和当代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而要了解南亚国家文学,也必须了解当代南亚各国的作家与其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梁平说,南亚地区在历史上和当今时代一直与中国保持着深层联系,在文学上也更应加强沟通与合作,这样才能让中国与南亚地区的文学更好互动。斯里兰卡作家萨姆杜·尼拉吉·塞纳维拉特纳认为,“一带一路”可以看作是“创造传统”,旨在促进该区域人民的知识和人文交流,通过融合为文化发展提供机会,她认为文学具有一定的力量,能够通过想象来增进文化之间的情感联系。

关于全球化语境下文学创作的个性问题,巴基斯坦作家穆罕默德·卡西姆·布丘说,全球化背景下,人们应该摒弃某国文学优于他国文学的想法,承认文学选择的多样性。斯里兰卡作家皮亚·卡里亚瓦萨姆认为,个性化存在于作家的概念世界中,写作的基本目的在于理解世界及其面临的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一位个性化的作家试图把自己的思想诉诸笔端,这种写作就成为或转化为一种全球化行为。赵玫谈到,自己的早期写作一直浸润在全球化背景下,在经历了对于精神层面、语言和形式的探索与融合过程后,逐渐意识到应该怎样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化母题,写出了《武则天》《上官婉儿》《高阳公主》三部本土化的历史小说。这种融合了全球性和本土化的书写,为写作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邱华栋以印度裔英语作家维克拉姆·赛思的创作为例,探讨在全球化语境中如何讲述民族故事和个人经验,认为赛思复活了狄更斯宏大的叙事传统,并嫁接了现代小说的复杂叙事技巧,同时保存了印度独特的社会现实和个性化的表达,引领了小说创作的新道路。张燕玲也谈到,任何文化都是从文脉的传承发展而来,并以此沟通世界,全球化让我们的审美形态发生变化,但没有改变文学的基本命题,作家需要激活传统中有价值的部分,将其融通转化成自己的个人性叙述。裘山山认为,在全球化浪潮下,更多的文化交流、迁移和互动,使各民族有机会充分接触异质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和创新尤为重要,中国作家应当在全球化语境中努力保持中国元素和民族特质的自觉。

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晓骏,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侯志明,中国作协外联部主任张涛、副主任李锦琦以及张颖、张渌波、龚学敏、伍立杨、罗伟章、骆平、杨青、马平、蒋蓝、夜神翼、麦子、马培松、刘裕国、陈新、刘小双、张历等参加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