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魏老头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苏东文  2017年11月06日13:36

我住的楼下边上,有一家废品收购店,是附近一个姓魏的老头开的。

本来,开废品收购店没有什么。在城里,开废品店的不少,很正常。可这魏老头开废品店却有点怪,让人不解。你看,他一家的经济条件不错,两儿一女都有很好的工作,成家后各自都有车有房。其中一个儿子还是一家大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收入不菲。而魏老头本人是从铁路工务段养路工的岗位上退休的,每月有3000多大毛的养老金,老伴也是早年退休在家。可以说是生活优裕,无任何负担,完全没有必要再开废品店来挣钱。

但就是这样一个生活条件优越的老头,偏偏开起了废品收购店,而且还开得非常的认真。只见他一个人每天从早到晚守在店子里,不辞辛劳地忙着收购和整理废品。老头人又和蔼,处事大方,过秤、定价都很松泛,附近拾废品的都愿意把废品送到他的店里来卖,店里的生意颇为红火。过个两三天的,就看见有一辆货车来运送废品出去。

每天上下班,我都要经过魏老头的废品店。我这人,喜欢文学,平时写点低水平的小文章,遇到有趣的人和事,就爱琢磨,想找点创作的素材。所以,每次看见他,我就生出好奇来,想知道他开废品店的原由。曾经,我在一旁仔细观察过他,想从他的外表上找出点什么。显然,这是一个看上去经历了生活艰辛的人,1米60左右的个头显得有些瘦小,但看上去却很健康,给人结实有力的感觉。其肤色黝黑,这是他从事几十年铁路养路工的结果。在他黑红色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印痕,略显苍老。不过,他那双眼睛挺大,炯炯有神,让人一见就会留下印象。这也是个老实本分的人,说话和气,待人诚恳。他的衣着很简朴:热天,穿的都是地摊上几十元、十几元就可以买来的便宜的短袖衫和裤子;冷天,就穿着退休前的工作服。吃饭也不讲究,老婆提个袋子送来,里面一个大饭盒,饭菜盛在一起。他就坐在店门口,一口饭,一口菜,有滋有味地吃了。但从这里,除了知道他吃过苦、厚道、节俭外,怎么也找不出他开废品店的原因。

还有好几次,在和邻居聊天时,我也问过几个熟识魏老头的人。可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瞎猜测地议论一番。有说他想发财的,有说他家里欠债的,甚至有说他在养“二奶”的……说来说去,都不得要领。

一个星期天,在家无事。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在家里找了点旧报纸、纸盒、酒瓶等废品,特意去他店里。在卖废品给他的时候,我趁机问道:“老板,你家的经验条件那么好,怎么还开店啊?”老头和善地看了我一眼,笑了笑说:“平时干惯了活,退休闲在家里难过,找点事情干干”。

找点事干,那里不能干啊,难道不能找点合适的事情做,非要开这个又脏又累的废品店。这个理由当然不能让我信服。可我又不好再问,随意附和了几句就走了。

此后,魏老头为什么开废品店就像一个谜一样一直搁在我心里,总想解开它,却怎么也找不到答案。直到几个月后的一天,电视里播放的一条新闻才揭开了魏老头开废品店的端倪。

那天晚上,打开电视,调到本地电视台晚间新闻节目,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出现在电视屏幕里,再细看,是魏老头。播音员在解说道:“铁路退休工人魏吉生开办废品收购店,资助贫困山区孩子上学……”

看完这条新闻,我才终于知道了魏老头开办废品店的真正原因。原来,魏老头老家在贵州的山区,那里的山民年人均收入不到千元,生活穷困。刚退休时,魏老头回了一趟老家,看到乡亲们过的苦日子,心里不是滋味。更让他难过的是,老家的孩子因为缺钱,往往在完成有国家资助的初中义务教育后就不再继续读书了,很少有读高中、大学的。就是考上了高中、大学的,大多数也放弃了。了解这个情况后,他决定要尽自己的力量资助家乡的孩子读书。一回到家,他就从家中存款里取出两万元,分别寄给了几个考上了大学和高中的乡亲孩子的家里。他想,凭自己的养老金,资助能力有限,便决定开办废品店,以帮助更多的家乡孩子读书。至于为什么不开别的店子而要开废品店,那是因为废品店投入小,回报高,只要收了废品就能卖钱。虽然是又脏又累,但一般都不会亏损,没有什么风险。真看不出,这魏老头还有点经商的头脑。这两年多来,就靠着这个小小的废品店,再加上自己的部分养老金,魏老头已经给家乡捐助了10多万元。

真没有想到,魏老头竟然有这么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一片炽热的爱心,看完电视新闻,我很感动,当即挥笔写下了这些文字。我还叫过老婆,特别吩咐道:“我们家以后的废品一律送给魏老头的废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