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红船的水声,一直响在心间

来源:中国艺术报 | 黄亚洲  2017年11月03日11:11

伟大启航——1921年中共一大会议 雕塑 杨奇瑞(浙江省美协副主席,中国美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

1921年夏,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上,一群怀抱救国救民理想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聚集在此,庄严宣告一个崭新政党的成立!从这里开始,中国革命的火种散播全国,这艘画舫因而获得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抚今追昔,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 ”习近平总书记说:“在浙江工作期间,我曾经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 ” “红船”经历惊涛骇浪却百折不回、一往无前。如今,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新时代的中国巨轮,正驶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愿景。围绕红船,围绕红船精神,文艺家们创作了诸多优秀作品,本报今天特别刊发一组文学、美术、书法和摄影作品,以弘扬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以电影形式反映中共建党史的《开天辟地》 ,与以长篇小说《红船》反映南湖征程的写作,对我而言,已经有好些年头了。但每当想起,红船那不平凡的水声,总是萦绕耳畔,令人感慨。

在创作中,宏观上,要对1919年到1928年这十年的中国革命史做一个梳理,这是前提。取舍无疑是最重要的,史料浩如烟海,真真假假,从中择取,并在某种程度上加以典型化处理,也是我考虑的重要方面。在史料择取中,由于年代久远,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的回忆有差别,哪怕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件事情的回忆,也不尽相同。这是很有趣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更注重当事人最前面的一次回忆,相对来说,越接近事件发生时的回忆越准确。对于党史上有争论的部分,我会仔细琢磨坚持这种意见的有几家,坚持那种意见的有几家,然后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择取。

应该说,不是我“选择回到起点” ,而是我本来就在这个“起点”工作与生活。我是由于当年的“上山下乡”而从杭州到了杭嘉湖水乡的。三十年前,我在新设立的嘉兴市担任作协主席,也就是说,我很自然地就关注了这条不同寻常的红船。走在嘉兴的街巷间,耳边都是橹声。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由于历史局限,党史研究、历史研究禁区颇多,众说纷纭,于是我就开始研究身边这个值得探讨的创作题材,越研究,从笔尖流出来的文字就越多,直至当今。红船的水声,一直响在我心间,不曾稍停。

“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中国共产党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诞生、发展、壮大,正体现了从南湖启航的红船一路劈波斩浪的艰难与辉煌。习近平总书记精辟阐述过“红船精神” ,这是一种“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正是当前我们这个时代迫切需要的。当代发扬“红船精神” ,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首创精神。党的事业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都需要首创精神。你看,我们的国家,现在各方面都有鼓舞人心的战绩,可以说是活力四射。比如“一带一路”的眼光,何等长远;其布局,何等宏大;第一批成果,何等激动人心。说到力度空前的反腐败与纠正“四风” ,又多么地深得民心!当前国际社会动荡不安,各种力量在进行重组,国内的方方面面都在持续不断地深化改革,各领域面临的课题很多,许多难题需要寻求突破,“深水区”到底怎么过,所以,不能不继续发扬红船启航“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上下一起,都要动脑筋,都要把改革看成分内事,要在党中央领导下,想尽办法,攻坚克难,把我们这个国家建设得更好。我觉得,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讲“初心”的一个很重要的内涵。

具体到我的创作,困难始终存在,关键是历史唯物主义观在实践中的落实,各地有差异,作者这样想,别人不这样想。我感到必须要对重大历史事件与重要历史人物尽可能地公允评价。我曾专程前往上海,采访陈独秀当年的秘书郑超麟。这位饱受牢狱之灾的老人曾与周恩来、王若飞等人留学法国,喜吃法国面包,有法国面包他就谈兴较浓。我就赶紧在上海面包店购买各种各样的高级法式面包,拎了一大袋,于是这位被邓小平的女儿毛毛在采访后称作“革命老人”的郑老,难得地喜笑颜开,跟我说了很多故事。他两年后辞世,我还收到了治丧小组寄来的讣告,通知送别时间。看来这位老人把一个仅仅采访过他一次的人就划入了“亲朋好友”一栏,其中可能就有一大袋高级法式面包的作用。

记得二十多年前开始写作电影《开天辟地》时,有人劝我千万别去碰“高压线” 。我也曾困惑:好多历史,我们回望的时候还是迷雾重重,真假难辨。我一直思考,我们怎么样来尽可能地正确处理历史?会不会有意无意地由于认识的局限性,而在文学创作中继续扭曲部分历史?写《开天辟地》前,我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发现墙上只挂6位党代表的镜框。参加“一大”的不是有13个人吗?当时我就觉着了奇怪,为什么不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概括这段历史呢?在我下决心写剧本的时候,也有作家朋友劝我别写,说“高压线”还是别碰为好,涉及陈独秀,涉及一些“坏的”党代表,怎么写?那时节,我一遍遍去南湖,看着眼前的这条红船,心里想,这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一个有责任心的作家,怎么能不拿起笔呢?当然,电影拍完以后,我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黄亚洲你有没有搞错,陈独秀怎么是好人呢?确实,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行不容易。应该说,现在不太会有这一情况了,历史的前进还是令人鼓舞的。

处理重大历史题材小说《红船》 ,除了思想性、学术性之外,就是文字问题。毕竟是长篇小说,是要读者沉重地捧在手心里一行一行读的。尤其是眼下,有心读长篇的读者实在是不很多,如果板着脸讲历史,就有点不靠谱。我关心人物性格的刻画与细节的捕捉,关心历史空白处的形象思维,所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此外,我在写作中感到杰出人物在本质上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才有可能杰出,好的宣传也不是神化人。

红船的一路驶来,千山万水,很不容易;红船的一路驶去,关山重重,也将很不容易。但是,我的认识是,只要做到不忘初心,我们党一届一届的领导班子都能面对南湖红船与党旗豪迈宣誓,那么,我们深信,红船的劈波斩浪,必将是振奋人心的,可以期许的。

(作者为著名作家,创作有长篇小说《红船》 ,电影《开天辟地》编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