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圈子》解读百味人生圈
作家出版社9月份出版了朱晔的长篇小说《银圈子》,这是一部类自传体小说,小说通过四位主人公的人生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当今社会全景式的生活画面。作品集金融、职场、时代背景于一体,有银行圈的暗战,有商业圈的欺诈,有文化圈的虚伪,还有很多现实的话题,通过阅读作品,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好经历才能酝酿好故事
故事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时间跨度近30年。这30年是小说中主人公从成人到成熟的30年,也是人生跨度最大的30年,他们从开始独立认知社会到逐渐参与社会,甚至有人在影响和改变着社会。
偏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这30年又是波澜壮阔的30年,这30年给世界带来的变化甚至比前300年都要大,就像本书的后记里面说的那样:
我们刚刚知道计算机之父的名字,计算机就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我们还在回味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而人手一部的手机瞬间将天涯之隔变成屏幕内外;我们甚至还来不及分析寻呼台服务员的职业发展,这个行业瞬间就消失了。
就拿写作来说也是如此,以前的作家写一本书差不多要穷毕生的精力,而现在的网络写手,一天写几万字似乎不是难事;全国每年有几千部长篇小说出版,即平均每天都有十几本长篇小说诞生,而我读初中的时候,一本《青春之歌》还要靠手抄来普及。
作者写作的这段经历非常好,因为这个年龄段是人一辈子思想逐渐成熟的阶段,也是思考最深刻的阶段,这个深刻不仅仅由于快速变化带来的新事物对传统思维的挑战,更来自于这个年纪的人,已经可以看明白、看透彻一些事情,这样的透是水滴石穿的,是拨云见日的。
四十不惑,人到中年真的该一通百通吗?答案也是不确定的,别人眼中的中年时光是最幸福的,上面有老人顶着,下面有子女托着,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而事实是,中年人上面有老迈的双亲需要尽孝,下面有未成年的子女需要尽责,这些经历都为故事创作积淀了丰厚的素材,有这样好的素材,故事一定非常精彩!
好故事可以提炼好思想
故事分明暗两条线,明线上,本书讲述的是四位主人公的故事。
主人公一号殷子俊,他来自安徽农村,他与主人公二号杨得志是同村邻居,由于命运之神的操纵,他们的人生始终纠缠在一起。
殷子俊自小就非常优秀,他的优秀一直伴随他大学毕业,要不是因为大学期间那段不合时宜的“恋爱”,他的人生也许会平步青云,一切的美好似乎都是预先为他设计的。
大学毕业前政审不合格,他被堵在研究生报名的大门外,殷子俊只好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路线。在挫折中他经历了人生百态。逆来的,顺受了;飞来的不是横财,还有曲折渐进的人生。经过筚路蓝缕的奋进,遭遇过破釜沉舟的决绝,他一飞冲天。
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加速奔跑,以弥补那蹉跎岁月,没想到,一步错过了就步步赶不上,无论他如何努力,他都游离于圈子之外,他已经错过了圈子晋级的最佳时机。努力越大,失望越大。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殷子俊抑郁了,他过早地看到了人生的归宿。他想到了数学里面分子分母相同的连乘公式,分子分母逐个抵消后,他早早地就到达了生命的终点。
主人公二号叫杨得志,父亲是小学校长。从年幼起,他一直比殷子俊拥有更好的环境。但在殷子俊面前他一直优越不起来,因为,殷子俊一直比他优秀。
就拿高考来说,殷子俊后来居上,一次就考取了重点大学。而杨得志是起了大早赶了晚集,后来还是在殷子俊的帮助下,补习两年才考取一所普通的高校。
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虫子不都是留给早起的鸟。在大学里,杨得志赢得了校花的芳心,最后将校花变成了自己的家人;他得到了老师的爱护,老师正好分管学生工作;他赢得了历史机遇,他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工作单位。天时地利人和,一切的一切都仿佛天助杨得志,他走在街上,天上掉的金元宝能正好落到他的身边。
即使是最百无聊赖的日子,杨得志身边也是故事不断,他不知道这些故事都在为他将来穿越一个又一个圈子积累素材、积攒人脉。当然,让杨得志想不到的是,最看不上他的殷子俊最后成了他的真命天子,让他的人生实现了“三级跳”似的飞跃。他顺理成章地进入到了银圈子,苦于自己在圈子里毫无根基,因此,他一直过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日子。
主人公之三叫黄宗三(黄博士),他是殷子俊的校友、挚友和邻居,他们相识于大学里的“义举”,由此成为终身的至交。黄宗三来自江苏农村,父母都是传统的知识分子,家学渊源深厚,尤其是母亲的家学底子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黄博士是有故事的人,家族的故事可以写成一部“史诗”,他的成长经历也是一部精彩的励志故事。大学毕业后,他跟女友一起考取了北京的研究生,接着读了博士,并成为行业的专家,在国内外都享有一定的声望。
黄博士无疑属于专业圈子。无论他怎么努力,有一个跟专业平行的管理圈子始终不接纳他。他做得正、行得端,弘扬的是正能量,而他总是处在黑暗的圈子里而不自知:最先被黑的是他儿子,一个优等生就是因为不懂游戏规则,结果“小升初”的时候掉到了最差的学校,加上黄博士“不识时务”,孩子出现了严重的逆反;接着被黑的是他自己,都以为他当副校长是板上钉钉的事,结果煮熟的鸭子意外地飞了;最后是他的项目一启动,就被别人当成了诱饵,这让黄博士成为了阴谋的祭品。
主人公之四叫杨明杰,他好像不属于任何一个圈子,因为他为任何圈子所不容,而他天生就占据着一个好圈子——商圈,这是杨明杰做梦都想不到的。
杨明杰是殷子俊的大学同班同学,他的祖籍在江苏,父母亲年轻的时候怀着一腔热血去新疆支边。杨明杰大学毕业的时候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因为父母的关系,他可以当成江苏毕业生参与分配。政策规定跟组织实施是两拨人在操作,他的学籍留在江苏,但是工作始终得不到落实,他只能在等待中盼着有关部门的“垂青”。在漫无边际的等待中,一次意外,杨明杰在夹缝中看到了生存的路径。
杨明杰赶上了好时代,这是一个能创造神奇和神话的时代,他在同学中创造了一个神话,他还制造了很多神一样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当今社会各种角色身份的缩影。
四个角色,无数个故事,加上作者以时空穿梭、场景切换的表现手法,显得故事更加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读者一翻开书就有一口气读下去的冲动。
好思想能够诞生好作品
作品是传递思想的载体,讲故事的目的是为了将作者的思想传递给读者。
《银圈子》的“银”不仅暗指主人公杨得志和殷子俊在金融系统工作的背景,银也代表着货币符号。货币就是一个圈子,被货币役使的人们整天被各种各样的圈子所包围,有人进了圈子,有人出了圈子,属于你的圈子你想逃逃不掉,不属于你的圈子,你想挤也挤不进,这就是现实。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有圈子的地方就有名利,圈子决定着你的格局、位子和前途。
明线上,作者通过四个精英人物成长的经历,讲述职场尔虞我诈、圈子内外的故事:才华横溢的殷子俊人生飘忽不定,大智若愚的杨得志春风得意,侠肝义胆的黄博士不得善终,不温不火的杨明杰极具经商智慧……他们在各自的圈子里演绎着爱恨情仇、精彩纷呈的人生故事;暗线里,书中设计了一个或隐或现的朱先生,朱先生皆以解释或者联想的方式,不断从主人公的起伏命运中总结着人生智慧,让读者在书中阅读故事,通过故事感悟人生的道理。
因为思想的饱满,小说从故事中提炼出道理,因为道理的精辟,作品就具有了人文情怀、社会意义和哲学意味,这就是《银圈子》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