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浅谈郭宗社的诗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阎保成  2017年10月26日09:59

当郭宗社把他的诗集《丢失的影子》放在我桌子上的那一刻,我什么都没有说,只是看着他那没有一丝笑容的脸。一个已经过了花甲之年,但看上去只有五十出头的脸庞时,感觉对自己的苍老很愧疚。

几十年的诗歌创作未能给他增添苍老的皱纹,反而让他有了一颗更加年轻的心态和与年龄不相符的面容。

相识郭宗社是邻居,更是诗歌,我欣喜在我的身边藏着这样一个有诗意,默默无闻的男人。从成为邻居到相识,他对诗歌的喜爱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我。在感动我的同时,我也在悄悄地了解着他。

七十年代中期,活跃了几年后的郭宗社,早已经是本土诗人当中的佼佼者。他在《丢失的影子》《自序》中这样写道:“十六岁,青春之季,便喜欢了诗文……读高中时发了处女作,便有了野心,总想飞的高高的,成为一个诗人。三九天的灯光下,冷冷地面对《诗刊》,自由地呼吸诗歌里飘出的气息。换一种时令,炎炎酷暑,捧唐诗宋词细嚼慢咽,精华始终是超强的意志和生命力。灵感随时敲门而入,有时苦于无笔无纸,年轻的头颅上急出好胜的汗水。匆忙捡起地上一个空烟盒撕开,借路人的笔画几下,暂且把灵感留下……”

对诗歌的爱,早在年幼的心里已经牢牢地扎下了根。生活是残酷的,经济主导一切。为了生计,不得已只好将自己倦缩在蜗牛壳里。即便是这样,对诗歌如痴的爱,一直潜藏在心中。这一藏,竟是十多年。只要把种子埋在泥土里,迟早会发芽。十多年的潜藏,孕育了丰厚的沃土,芽总算破土而出。“夜愈深,愈安静,思想便开始活跃,鲜活的文字开始跳动、加速,直到高潮来临。隐忍的脑汁开始流动,开始产生诗句的快感,直到分娩。这种喜悦,酷似一朵悲情的花朵,一座墓志铭,在透明且冷绿的原野闪烁,灵动如一面旗帜的生命。”《自序》中的语言,无不带有诗的内涵,显示了作者独到的文字功底,同时也告知了读者自己对诗歌爱的癫狂。

作者巧妙的把整个诗集分为四个部分,一《燕归陈炉》、二《热恋的冬虫夏草》、三《望断秋水》、四《街市》。这部诗集,是作者近两年创作的新作,也是作者多年思想的沉淀和积累后心灵的展现。在“燕归陈炉”里,收集的大部分作品都能看到“爱”的痕迹。作者笔下的爱,不是纯粹的情爱,是对社会的爱,只是作者用巧妙朦胧的手法给与表现罢了。“地球上的你,我/最终没走到一起/是因为/省略号断开了/我心动的声音/不同的人生/故事则不同/黄天,厚土里/有你,有我/相同的归宿……”《人生之路酷像省略号》。看似写的很朦胧,仔细推敲,不难理解诗中的含义。诗人的眼光很独特,选材也很讲究,简单的几个字就把整个世界和你我连在了一起。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诗人用省略号这个名字告诉我们,人生路上得与失的关系。诗歌语言的简练和强烈的跳动,会给读者很大的空间想象。诗人的眼光与普通人的眼光有很大的区别,超人的想象力才是诗人魅力的所在。“光滑了一生/赤裸了永世/小夜曲/躺在你的怀,把梦/做圆/默默地翻过你的后背/唤一声“太阳”的男人/明白了许多。”郭宗社在他的《短诗,慢跑·月》中这样去描述地球上的男人和女人。传统的儒家文化影响了华夏几千年的历史。天为阳,地是阴;太阳为阳,月亮是阴;男为阳,女是阴。在这篇短诗中,诗人没有直接去表明,只是用了一种抽象的语言“默默地翻过你的后背/唤一声‘太阳’的男人/明白了许多。”可谓是巧到了极致,那种原始的男欢女爱,此刻在诗人的笔下,简单灵动的文字,展出了一幅阴阳结合图。

文字是有思想的,也是有灵性的,它来自作者的心灵。有什么样的修养,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观。诗歌不可能像小说那样去直接营造一个特定的环境去仔细描述。诗歌是通过简单的语句和跳跃性的文字,告诉给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任凭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思考分析,以得到自身认为是完美的理解。其实,诗人只是给了读者一把进门的钥匙。因为每个人的阅历不同、学历不同,对生活的认知不同,在对诗歌的理解上有着巨大的区别,甚至有很大一部分群体无法理解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意思。

人们早已习惯了唐诗宋词那种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模式,新诗歌的出现,一时间竟让国人不知道如何去读。更有甚者,朦胧诗的出现,更是让原本不喜欢新诗的人们远离了诗歌。郭宗社的诗歌,不论是写爱情还是写景,语言上很是奇特。他所占据的高度是全方位的,没有固定的位置。这种位置的视角在观察生活的时候,往往把世界看的很透彻,有时就像看哈哈镜里面的东西,千奇百怪。他的诗歌就像哈哈镜一样,把世界万物映在了里面。对人生的认知,作者是这样写的:“人生,这本书/总有吻来吻去的男女/用柔软的舌/来把爱情的首页/揭开/同精液与卵子,结合/构成新的肉体/延续早晨,暂新的人生/我的目光/无力丈量生与死的距离/无法理解战争/腥风血雨的残酷/我不畏惧/群山野兽,弱肉强食般/撕咬”《读你》。简洁明了以及看上去显得孤单乏味的词组,经过诗人巧妙的组合与搭配,味道就变了。这首诗的正能量看上去不是很浓,无法走上朗读者的讲台,但它的确是人孕育人的缩影。“当灵感从冬雪里爬来/构思冷冷的夏/一片,又一片盛开/红红的诗/便是夏暑里一杯杯/解渴的血液/在肥沃的诗地/将激情的筋骨/植入火热的冬季/孕育新生的虫子/装扮成夏草/同我的诗魂/一起疯长”《热恋的冬虫夏草》。这就是诗人对自然的描述,是诗人对四季的诠释,完全把诗人的心融进了自然。

真正的诗人是站在普通人之上的,用普通人的眼睛看普通人看不见的东西:“谁的影子,丢失/在爱活,恨死的小路……/一再错过的影子,不再/青春握别红颜己久/连春风浪漫枝上”《丢失的影子》。诗歌不仅仅是浪漫,还是对诗人人格的再现。想躲避这种思想的再现,是绝不可能的,思维模式早已根深蒂固地束缚了诗人的世界观,这种观念不是短时间形成的,是诗人一生对社会的感悟和理解。

郭宗社先生对新诗的认识有独到的见解,他说。新诗在中国的产生,也是从传统诗歌的母体中诞生的一个新生的婴儿。这个新生的婴儿,不是传统诗词的自然延续。而是在一个时期,一个特殊年代孕育出的“剖腹产”婴儿。这个婴儿是西方文明和科学思想以及西方现代诗学对一个封建王国的冲击。处于封建帝国的封闭精美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古典诗歌已经达到了精美的高度。古典诗歌的规整、对称、整齐,恰恰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对文字的严格要求。这种独有的古老文字,是目前任何国家的文字都无法比拟的,尤其是用在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上。

关于新诗的押韵,在郭宗社先生的全部诗歌里,几乎很少看到,这就是他的诗歌不同与别人诗歌的另外一种特点。他喜欢用短小的句子,甚至达到一行只用一个字的地步,完全看不到关联词的影子,语法上的简练,这可能就是很多人无法看懂诗人诗歌的原因。当第一次读到他的诗歌作品时,也是满头雾水,失去了方向。多看几遍,在读的同时,心中在诗歌的某些位置加上一些关联词,诗中的影像就会逐渐显像出来。记得有位著名诗人曾经说过,什么是诗歌?通俗的讲,诗歌就是把句子颠倒了说,舍去了关联词,这就是诗歌。猛然听起来很俗气,仔细想想不是没有道理。那些具有口号性、白话文式的诗歌,的确很好懂,但留给读者想象思维的空间小了,让诗人牵着读者的鼻子在前行,这样的诗歌不能算最好的诗歌。

对于现代社会生活尤其是都市文明的反思,使用那些直白的诗句去描写的话,无疑太幼稚,无法达到诗歌的寓意深度。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诗国,也是一个诗意的民族,诗意生活是中国人对世界的伟大贡献。走进国门的新诗也就是百十年的时间,传统的中国律诗虽然有着自己的伟大与辉煌,也不能完全否定新诗的发展,只有相互完美的结合,新诗才能有新的突破。

郭宗社先生的诗歌就是对新诗的一种新的尝试。既然是尝试,无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不足之处。没有创新,就不会有发展。无怪乎有人冠宇郭宗社先生很多奇特的名字,另类诗人,狂野诗人,魔幻诗人等等。赠予诗人的这些名字,定含有褒贬之意。诗人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不是神。就像诗人在《丢失的影子》序言里写到的:“一首诗,既是一颗种子,从诗坛发芽后,无需看它形态如何,花色如何,只要融入眼眸能产生心灵震动的效应,就好。”

诗人是一个豁达的人,也是一个很执着的人,低调是诗人的美德。诗人这样写到:“我的诗歌如何面对读者,诗中的爱与恨、伤与痛、情与怨,或抽象、或朦胧、或让读者反胃,都是我无法预知的一串串问号。在诗苑跋涉的艰辛/我不想多说/只盼读者,懂我/感觉,真的好累/找一个无人有鬼的地方,歇歇/然后,哭几声/再然后,把泪藏起来”《后记》。

读这部诗集,如同走在寒冷的冬季,没有花的芳香,更难看到叶的翠绿。只能感觉到北方的寒冷,没有雪的树枝在风中摇曳……这种境界是诗人的心境,它能让你感悟出人生的艰辛。

人无完人,作品也是一样。《丢失的影子》这部诗集,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诙谐、朦胧的诗篇太多,无形中会失去一部分读者群。另外,过于凝练的语言有时候会让读者在欣赏作品时增加压力。当今,紧张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人们总希望在闲暇之时能给自己一些轻松愉悦的心情,而读这个诗集的时候,让人感觉有点累。也许是作者人生经历过于复杂,过于坎坷,创作出的作品太沉重的原因。好的东西不需要去说人们都能看到,我只是想多谈谈不足。诗人独特敏锐的眼光,在读他的诗歌中很容易发现。“指鹿为马”、“移花接木”这种换位写作手法融入了诗人很多作品。看似写花鸟,而写的是人,看似对景物的描写,其实是写人生的悲欢离合。读这样的诗歌如同背着沉重的东西过独木桥,心惊胆颤。惊的是选词选材的奇妙,颤的是累。

因为和诗人是朋友,为了在诗歌上让他有所创新和发展,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走的更远,直率和坦诚,合在一起是最完美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