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大湾区》:解码大湾区发展之道
南沙一景。广东卫视 供图
《纵横大湾区》紧扣大湾区城市群建设这一主题,用细腻的故事与人物承载深刻内涵;以智慧的谈话和交流启迪广泛思考。
从昔日的洋畔滩涂到如今的创新高地,广东南沙所焕发出的青春活力与创新魅力不禁让人惊叹,南沙新区这颗粤港澳大湾区中最耀眼的明珠是如何乘发展之势,解码发展之道,开启未来之门?又是如何用创新的思维与走心的理念给世人秀出一个惊艳的新南沙?这一切,在10月21日广东卫视播出的大型城市展示类专题节目《纵横大湾区》第二期中,详细地给出了答案。
10月14日至11月18日,《纵横大湾区》共分六期于每周六晚9点10分在广东卫视播出。作为献礼十九大特别推出的节目,该片聚焦轰轰烈烈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走进湾区九城、3个自贸区,向全国观众真实、全面呈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城市资源和文化特色,助力城市发展,助推大湾区建设,打造大湾区城市群响亮的城市名片。
《纵横大湾区》一改传统政经纪录片连贯式宏伟庞大的叙事风格,紧扣大湾区城市群建设这一主题,用细腻的故事与人物承载深刻内涵;以智慧的谈话和交流启迪广泛思考。在唱响大湾区建设成就主旋律的同时不失趣味性、故事性与互动性,从引领大湾区发展的科技创新到惠及普通百姓的公共服务;从丰富的文化交流到睿智的观点交锋,节目落脚点始终不离诸如城市养老、科技发展、青年教育、脱贫致富等关乎大湾区百姓日常生活的点滴。该片继承了广东卫视专题片制作的特色,进一步彰显了南派纪录片的智慧与创新。
拿出周六晚间黄金档的时间来播出这档节目,不得不说广东卫视有很大的勇气。广东卫视总监余得通表示,作为一档节目,评价其好坏的标准不能简单用收视率来衡量,而广东卫视更注重节目传播后的势能效应,比方说节目产生的影响力等。“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鼓与呼,广东卫视是不二之选。粤港澳大湾区本身就坐落于广东省,作为未来的世界第四大湾区,应该拿出版面为大湾区的建设加把劲。”
由于设计的面非常广,全景展示成为节目制作的一大难点。广东卫视副总监王今透露,该片制作团队历时数月,足迹遍布大湾区主要城市,镜头对准城市执政者、专家学者以及普通百姓等,倾听他们的治理智慧、创新思路以及自豪满足,既回顾历史亦筹划未来。“我手机里有将近100个微信群,各个微信群都是用来沟通协调《纵横大湾区》的采访事宜。”王今说,“所有的机会并不是理所应当会得到,往往都需要做很大的努力。其实有时候要死磕,精诚所至,积累的力量就在这个地方。除了坚持让嘉宾看到诚意,让他们从心底认可和尊重节目也很重要,你必须要坚持下来,跟不同城市宣传部门的人员沟通交流。”
正是由于前期采访扎实,后期制作精良,设计的交通运输、环境生态、人工智能等话题又贴合时下热点,《纵横大湾区》播出后,还是获得了不少关注——《纵横大湾区》第一集播出收视率达到0.112%,在广州地区的收视率更是达到0.498%,这意味着,在同一时段的省级卫视中,广东卫视《纵横大湾区》在广州地区的排名第二位。
目前节目已经播出两期,王今介绍说,从这两期节目的播出反馈来看,不论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由来还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进程,普及的味道浓了一些,这也令节目的天平向气势恢宏的一边微微倾斜。而在接下来的节目中,更多个人物事例的加入,将对节目严肃的气氛有所“调剂”。“发生在广东的故事是鲜活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一个人才涌入的高峰期,也让这个城市有30年—40年的故事可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