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叙事多诗意,书写能跨界——我看沪上近期文学写作

来源:《解放日报》 | 杨斌华  2017年10月23日13:44

时光荏苒,又到了检视近期上海文学写作的时候。尽管外面的世界喧闹异常,文学这条路,从来都不那么简单,必须点滴前行。幸运的是,我们总是能发现她在不断地变化与生长,在平稳中缓慢地前行。在这个错杂纷繁的时代,她无法激昂地展开语词的抗争,多少显得静默而从容。它在生命的平静中间荡漾起一道微澜,在语言的雅致背面凸显出一份冲淡。它在铺展诗意的想象与叙事的同时,更显现出某种多元性、多样化的跨界融通的书写特征。

譬如毛如麟的长篇小说《梦回上海——海棠丽人》大致属于流行多年的上海历史小说之一种,无论立意还是构思都比较合乎创作常规。它以孤岛时期的时尚界为切入层面,勾勒民国草根逆袭成功的传奇,在叙述上海时尚男女的旷世奇情的同时,实际上还原了一个民族企业由诞生到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特色是史料性、历史感强烈,在历史的虚构和叙事的真实性中企图找到一种平衡,场景描写颇具年代感,叙事从容,具备影视改编的基础。可以说它集中呈现了上海故事和经验传达中的各种特有文化元素和辨识度,语言上有明显的方言特色,但文学传达的个性还不够突出。

王承志的长篇小说《同和里》,其文字亦庄亦谐,叙事成熟,着意表现小人物、小视角、小弄堂,但是读来令人唏嘘,折射出一个年代所蕴涵的悲欢离合和世间冷暖。这部小说的特点是运用了小男孩“大耳朵”的视角,讲述了上海上世纪60年代的市井生活,生活气息浓郁生动,充满了繁复错杂的生活交响。语言上有上海特色,显得精到幽默。不足之处在于长篇叙事需要相应的容量、长度、宽度,还有相应的思想品质、道德筋骨和生活温度,这样的作品才会具有久远的影响力和深切的感染力。作者的创作历史和经验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繁花》相比,格局和容量都难以比拟。我以为,记叙历史记忆的作品也应该能从中触摸到当下个体内心的律动,以及悠远历史与文化记忆在个人精神生长过程中的缓慢的浸淫与锚入。

刚刚获得“茅盾文学新人奖”的路内,是近年上海风头最健的青年作家,在国内文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他的长篇小说《十七岁的轻骑兵》原是主题短篇小说集。它以一座虚构的三线城市、一个少年的成长故事、10个平行独立的篇章构成,展现上世纪90年代初社会转型时期的民生和心态。作者创作正处于喷涌期,这部短篇集严格意义上是长篇写作的零部件,无论从经典长篇叙事还是主题短篇小说集的定义来考量,它都有可斟酌处。在传统意义上,短篇更讲求写作的意味,文字的留白,以凸显整体的社会文化境遇下的个人书写,以及语言的精致和节制,张弛自如,这些都需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加以深入的摸索和探察。对路内来说,可能还是需要在小说叙事上持久不懈地熬炼和打磨,而不是作简单的量的集聚。而且,他应该在长篇创作上投以更多的心血。甚而,我以为,这代年轻作家呈现给我们的文字景象,是否还欠缺一种在缓慢的写作路程及思考中不倦地探路前行的整体观和过程感。

王唯铭的《10个人的上海前夜》是一部具有上海特色的长篇纪实作品。作者以充满诗意的叙事方式,写了10位与上海文化变迁息息相关的历史人物,展示了鸦片战争后上海风云变幻的历史。作者在材料的收集和对历史资料的整合研究方面下了比较深的功夫,既写历史也写人性,以文学性的延展铺陈增强了历史作品的可读性,在写作上较其上海三部曲的前两部作品有较大突破。吴基民的《上海1931》也是一部有历史纵深感的长篇纪实作品。作者对中共党史和现代史有比较深入的研究。1931作为深入叙事的切口,步步推进,展现了曾经风云际会的年月,以及早期我党先驱人物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读来引人入胜。虽然史料主要取材于已出版的文献资料,但因为作者在文学和历史方面具有较为深厚的积淀,因而能将史料钩沉消化,寻找到内在线索和逻辑,整合出颇富新意与完整的故事架构。

从上述作品来看,虚构类的长篇小说具备了相当的文学水准,中短篇集的创作较为薄弱,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整体的文学原创力和团队群体性的冲击力。结合其他文学样式如纪实文学、传记、诗歌散文、文艺评论等创作状况来看,或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表征着当下上海文学的创作走向和风格趋势。与我们熟悉的实际现状相比照,应该可能搜集到更多更好的同类作品进入关注的视野,体现上海文学创作的基本生态,鼓励更多写作者创作既具宏阔思想视野,同时携带绮丽文学情怀的优秀作品。优秀的文艺作品,重要的在于思想的奇崛和技艺的经营,在于语象的自然脱俗和语词的妥帖精准,从而构成个体的辨识度。在语言功底苦心凿造的背面,真正可能使之厚积薄发、成就佳构杰作,更重要的是在于如何冲决精神与艺术视域的自我限囿,如何具备敏锐的生活洞察力和蹈厉飞翔的思想人格。这是我们一直以来对上海文学的一种苦心期待。这些年,上海许多有潜力的中青年作家努力探索上海题材以及现实题材的写作,但整体上考量与辨识历史文化的言说能力和对现实生活本质的穿透力、把握力尚有不足,创作上尚未臻至较为高深邈远的境界、情怀和水平,需要更高更新的思想理念的引领和提挈,不然会在同类作品中显得平俗。

近年来,纪实作品的力度和质量或可带给大家不少欣喜。作者大多为50后作家,延续其原有的创作水平,正蓄势待发。相比较而言,年轻梯队未能组建好,一些年轻作者的纪实作品水准比较一般。上海曾经是纪实文学创作的重镇,产生过许多极具影响的佳作杰构,也培养了一批热爱并擅长于纪实文学创作的作家,有一些作品还获得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但在当下,培养一支年轻的纪实文学创作队伍已然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上海作协创办了《上海纪实》电子杂志,主推现实题材的原创纪实文学作品,藉此重整队伍,培育新人,并通过“三屏联动”,资源分享,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日前推出了年度精选本《让历史在文本中回声》,并在开拓文学互联网传播阵地,参与改善网络文学内容生态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电子刊创办两年来,也发现培养了一些有潜质的年轻作者,但青年写作者驾驭大题材、产生大作品,特别是创作出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纪实长篇还需假以时日。上海文学界亟待进一步加大对纪实文学创作及其他文学写作的支持力度,积极催生更多大作、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