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艺术的种子,在城市每个角落生根
来源:解放日报 | 诸葛漪  2017年10月20日08:52

“五千年文明不断,亿万人薪火相传;中国新的启航,驶向复兴理想……”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今晚将拉开帷幕。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中心委约,90后作曲家龚天鹏以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上海为背景创作的交响合唱音乐作品《启航》,在上海大剧院响起,用时代强音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国际艺术节,5年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开掘原创精品,提升城市文化氛围,以“树魂立根”的文化自信,在世界大舞台上展现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风采。

启航

本届艺术节正逢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向广大人民群众奉献一部以独特视角讴歌党的光辉历程的原创新作,是艺术节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广影视局重点策划领导下,艺术节中心从《启航》构思阶段就主动介入,联系专家学者提供历史素材,组织各方人士征求意见,协调多家文艺团体组成演出阵容,有力保障《启航》顺利启航。

《启航》之路,折射5年来艺术节不断扩容原创首演剧目体量的航程。2013年,中外机构联手打造开幕大戏歌剧《波希米亚人》;2014年,原创歌剧《一江春水》书写上海城市历史;2015年,原创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与原创现代芭蕾舞剧《长恨歌》双箭齐发;2016年,民乐原创作品《海上生民乐》刷新观演体验……从5年前国内优秀原创剧目矩阵式初露锋芒,首次占到参演节目总数的1/3,到去年“中国创造”与“上海制造”已占参演节目总数半壁江山,艺术节每年都在跨上新台阶。

在上海文艺院团“一团一策”推进下,越来越多大戏、大剧在艺术节平台向中外观众展示上海文艺的原创活力。多家国有文艺院团携手献出了一部部精品:交响诗剧《长征:不朽的丰碑》将话剧、诗歌、歌剧、交响乐等融为一体;上海昆剧团《邯郸记》一票难求。今年,上海民族乐团与德国作曲家联袂打造的《上海奥德赛·外滩故事》,以民族乐器、国际化语言描绘城市地标,为上海文化发展再添靓丽的一笔。

正如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所言,“只有原创精品,才能够永久被记住,这是艺术节一年比一年蓬勃的源泉。”

搭梯

2011年,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的9位青年艺术人才,以“上海·梦”为主题诠释中国当代生活,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自此正式扬帆。次年,艺术节与上海戏剧学院联手打造“青年创想周”,面向全球华人展开招募。5年来,59位艺术家先后受艺术节委约,推出50部原创作品,艺术节的平台已成为青年人心向往之的创作孵化基地。

今年,海内外近100部报名作品经过三轮遴选,11位青年艺术家、8部作品进入“扶青计划”委约行列。音乐剧场《霸王》,跨媒介音乐会《无名之镜》、实验越剧《再生·缘》、超现实艺术手法创作的《长安雪》、青春版川剧《聂小倩与宁采臣》等,跨越东西方文化讲述中国故事。

王隽将“扶青计划”与“青创周”比喻为创业板:“青年有创意与冲劲,艺术节要为他们提供实践舞台。”

每年艺术节展演、展示持续一个月,而孵化机制贯穿全年。2015年“扶青计划”委约作品音乐电影《斩·断》在艺术节交易会首演,立即获得海外买家青睐,先后赴多个国外艺术节演出。据统计5年来,共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600家中外著名艺术节、演出经纪机构、演出团体参加了艺术节交易会,达成逾500项初步合作意向,5万余个节目在交易会平台进行展示和交流。

在此基础上,本届艺术节将举行“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成立仪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艺术节总监、艺术机构负责人、文化官员、艺术家代表,共同寻求“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新前景。

交融

2014年,艺术节公益演出品牌“艺术天空”问世,126台208场演出吸引逾千万观众参与,见证了上海与海内外各个艺术领域的深度交融。

“艺术天空”没有边界。今年,46台、94场中外节目、25个演出场所覆盖全市16个区。其中,英国天使之翼童声合唱团登陆音乐厅,还将走进崇明,向远郊地区输送高品质的艺术节目。

艺术节影响力覆盖上海,绵延至长三角地区。2012年,艺术节设立无锡分会场,是艺术节创办14年来首次在长三角设立分会场。5年来,宁波、合肥等地艺术节分会场,每场演出都人头攒动,吸引80多万观众积极参与。

令王隽难忘的一幕,发生在艺术节校园行系列演出中:“音乐连接青年和未来”音乐会让中美400多名学生会聚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美国安多福中学管弦乐团及合唱团,上海市大同中学管弦乐团、民乐团及合唱团等在同一个舞台呈现拿手“绝活”,中美学生合作演奏上海民谣和贝多芬《欢乐颂》混搭曲目。

以“精准化分龄定位、精细化分层设计”为主旨,艺术教育为学生、白领、家庭、艺术从业者以及特殊人群“量身定制”。聚焦白领的“艺术季节”,将城市空间与艺术体验结合;针对学生的“上海市中小学生合唱音乐会”,以合唱为载体,邀请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带来《新学堂歌》;“戏剧训练营”则通过艺术教育讲座及工作坊等方式,大大提升艺教工作者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