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来源:文艺报 | 曾散  2017年10月13日07:10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精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那些凝聚了中国人共同经验、情感、记忆的作品正是中华民族的史诗。这共同的经验、情感、记忆,归根结底,都指向一个来源,那就是最真实的生活。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要求、根本方向,然而文艺创作方法却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就是扎根人民,深入人民的生活,也是我们文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学和文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是文学工作者的母亲,人民最真实的生活场景给予我们文学创作最富足的滋养,所以我们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书写人民最真实的生活,心中有人民、笔下有百姓,作品才会有力量,我们的文学之树才能常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文学工作者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这是惟一正确的道路,也是作家最大的幸福。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千千万万人民的生活场景就构成了历史进程中当下的时代。对作家而言,只有扎根人民,贴近人民生活,才能保障智力源泉永不枯竭;只有写好了人民,我们的作品才在根本上拥有了最好的经验、最真的情感、最深的记忆。为人民的命运写真,为人民的精神立传,文学工作者责无旁贷。人民不是抽象的概念,更不是形而上的范畴,文学创作要反映人民、歌颂人民,就要 “坚持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立志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前提下,文学作品的职责就是要忠实、客观地记录时代,清晰、厚重地刻录历史。人民的喜怒哀乐,人民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的角色地位,是文学创作的素材库,文学作品“既要反映人民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也要反映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从而让人民从身边的人和事中体会到人间真情和真谛,感受到世间大爱和大道”,这也是优秀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属性之一。

在文学作品中,人民及人民生活的参与度是一把最重要的标尺,衡量着作品的高度和厚度。作家的责任,就是“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在作家的创作过程中,如何把“人民”这个饱满的符号转化成丰富的能带来启迪、温暖、鼓舞的具体内容,既是历史任务,也是新的命题。任何伟大、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应该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认识和感受理解的结晶,需要作家具有深刻、准确、独到和艺术的解释力。因此,行走于广泛的社会生活,是作家从事文学创作的基本出发点。作家要用扎根人民、体验生活的硬功夫炼就文学创作的真功夫,要让我们的作品有更多的泥土味、更浓的百姓情,更接地气,更有生气。广泛的社会生活,反映到作家的笔下,就是带烟火气的民生问题,是鲜活的民情展示,是听得到、看得见的民意反映。

作家尤其要关注社会大众的生活与内心。普通百姓构成了中国人的主体,他们的故事是更广泛、更典型、更有代表性的“中国故事”,只有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才能触摸到时代变化的脉搏。人民也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力量,创作者只有参与到他们创造历史的进程之中,才能切身感受到中国经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才能刻画出中国人的生活史与心灵史,才能创作出为他们所接受喜爱的优秀作品。也只有把底层民众的生活反映到作品中来,“人民”的含义才是真的完整,作品才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经得起当代的检验。

书写最真实的生活,是对当下社会的客观存档,也是对人民幸福生活的温情憧憬。中华民族的新史诗,是一部不断前进、不断更新的壮阔诗篇,是横亘于现在和未来之间的美好展望。人民是史诗的书写者,也是被书写的具体构成,人民的真实生活,正是这部新史诗不可回避的开篇。

(作者系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