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喜迎党的十九大·四川省脱贫攻坚文学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文艺报 | 李菁  2017年10月11日06:35

近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四川省作协主办的“喜迎党的十九大·四川省脱贫攻坚文学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房方出席并讲话。阿来、何向阳、侯志明等主办方负责人,以及李准、雷达、白烨、范咏戈、贺绍俊、徐可、刘庆邦、李舫、李建军等作家评论家与会研讨。

吉狄马加在致辞中代表中国作协向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谈到,文化扶贫在脱贫攻坚事业中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要体现时代要求、反映人民心声。四川省作协引导组织广大作家开展“万千百十”文学扶贫活动,体现了文学和文学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房方表示,四川作家创作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精神和四川特色的脱贫攻坚文学作品,此次研讨的3部文学作品就是36部选题中的优秀代表。相信举办四川省脱贫攻坚文学作品研讨会,能够催生更多生动展现四川改革发展伟大实践的精品力作。

据介绍,截至9月,四川全省各级各地作协捐赠书籍达13000册,全省各级作协组织作家采风达1000余人次,举办主题讲座100余场次,500余篇(首)脱贫攻坚作品公开发表,一批反映脱贫攻坚工作的文学作品相继在全国重点期刊发表转载、出版发行和被改编展演。其中,中篇小说《高腔》描写了花田沟村力争在两年中脱贫摘帽的故事;长篇报告文学《通江水暖》描绘了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探索出一条可循可鉴的脱贫奔小康“造血”之路的画卷;中篇小说《山盟》则讲述了作者家乡扶贫的艰辛之路。

与会专家谈到,《高腔》以花田沟村要在两年脱贫摘帽的脱贫工作为主线,成功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时插入川剧高腔等独具四川特色的文化元素,发出了脱贫攻坚的时代强音;《通江水暖》是创作者用双脚和汗水写成的、激情拥抱现实的结晶,是探寻真理的“无韵史诗”;《山盟》避开了同类主题作品的写作套路,塑造了一批令人印象深刻却不脸谱化的人物形象,充满历史反思和精神追问。

大家认为,三部作品以不同的地域为背景,找到了具有标本意义的主人公和叙事线索,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四川省精准扶贫的现状,殊途同归。几位作者真实描述了四川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为其他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提供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发展蓝本。作品如实而生动地记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贫困地区在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的伟大实践中发生的曲折而感人的故事,人物鲜活,兼具独特的地域特色,又各有侧重,很好地体现出四川省希望通过文化扶贫鼓舞全省人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的决心和精神。 (李 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