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夜读川端康成

来源:中国作家网 | 牛王麦田  2017年10月04日09:31

川端康成的文学思想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文学不仅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古典文学,平安朝以后的日本文学的传统相结合,特别是在“新感觉派”起步之初,川的文学也同包括现代派在内的西欧文学也有很深的关系。

夜读他的散文,被一种文字的细腻绝美而深深吸引。完全颠覆了我思想中对于外文译著中所产生过的种种偏见和不满。为此我特意关注了书的译者。果然不是我所熟知和耳闻的译者。

由叶渭渠主编和翻译的散文集《花未眠》,其中收录了诸多川的散文,有《燕子》,《伊豆姑娘》,《浅草》,《纪念堂》,《春天》等。

其中开篇《温泉通信》给我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全文以一场绵绵细雨拉开了整个文章的思路,作者通过与一个女佣的寥寥数语,简单过度,回忆起去年春游的场景。但文中描写雨的部分并不多,而把更多的墨水倾注于对花的描写。其中写到山茶花,说它是一种非常顽固的花,漫山怒放,呈现一派即将凋谢零落的情景。说他正月份曾和学生去往净川瀑布,途中曾向溪流对岸的花丛频频地投掷石子,想把花朵打落下来。但四月故地重游时,却见花朵依然绽开。于是同友人又投石子,便见花朵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顺着溪水流逝。这让我想起了幼时见过的某种花朵,花瓣硕大,但顽固坚强,即便用石子也不曾击落,需要更为锋利的刀具或其他锐器才能将之割断。他们多数是无名的花朵,我年幼并不能分辨,同他们有过的某种游戏大抵如作者所言。所不同的是我在此,而作者在彼。我们同样于花有某种游戏的情节。

作者写到月夜,写到去往古奈温泉看过的月亮和雾霭。又写到乡村小学的女孩儿歌。后来又描写到观赏竹林的情景,说观赏竹林,不能从向阳处,而必须从被阳处。又说被竹叶和阳光彼此恋慕所闪出的光的嬉戏,吸引了他,使他坠入无我的境地,纵令不闪光,阳光透过竹叶所呈现的浅黄透明的亮色也令人寂寞,招人喜欢。说自己的心情完全变成这竹林的心情,像空气一样澄清,完全忘记了敞开或关闭自己感情和感觉的门扉。如此细腻的描写让我在惊叹之余,为他身临其境体悟事物本身之美的精神而折服。也许人在只有邂逅美的时候,才能够感同身受,意识到自我与之需要保持的某种亲密如同空气一样澄清,努力将自己的肉身融入并以童真无邪的心境接纳这一切时,方能明了美的真谛其实并不难以发现,它触手可及并不遥远。

读到中半的时候,作者说孤单的寂寞时不时地向他袭来。说合上眼睛,咬着棉袍的袖子,就嗅到一股温泉的味道。说他很喜欢温泉的气味。在各种温泉镇都嗅到了各种不同的温泉气味。又说同友人爬山,花四十分钟才爬到接近顶峰的地方。从山岚看上去,枯草显得很可爱;可登上去一看,却是一丛没胸高的芒草。连自己也觉得爬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如此饶有兴趣的描写爬山,果真让人回味无穷。

接近末尾的时候作者写到了旅馆投宿的生活,中间有写到猫。让人看到他非常真实的生活以及穿插其中的琐碎细节。他说猫儿在两洋式的房间里不停的叫。他站起来,走过去把房门打开,猫儿就跟在他的后头,闯进房间来。它坐在他的膝上,一动不动。于是,猫儿的体臭扑鼻而来,钻进了他的脑门。他好像感到这是第一次体味到猫儿的臭气。他自我追问,“难道所谓孤独就像猫儿的体臭?”作者这段的描写非常独特,把自己孤独的感受通过猫反映了出来。

纵观整篇文章,不难发现最后末尾的几段中写到的孤独的心境才是所要体现的主旨。

我以为作者写到春雨,写到山茶花,写到击落花瓣,写到月夜,竹林等,只是要写到某种美。但不止如此,作者写到的孤独心境才是最终的大美。生活本身所具备的美同我们自身的关系以及同整个大自然的关系,只有他们相互辉映折射,通过我们自身情感的媒介反映,赋予了它们以某种同生命一样鲜活的脉络时,美的光芒才会彼此照耀,人性的孤独才会被发掘。因为缺憾而孤独,因为孤独而更加懂得美存在的意义。这是客观性的所在,我们同样需要保持谦卑的心态欣赏大自然,欣赏美,欣赏我们的孤独。

这篇文章让我深深懂得他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