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另一种坚守与前行 ——《中国文学论坛文集》序二

来源:《中国文学论坛文集——文学的观察与展望》 | 秦岭  2017年09月28日21:52

在世事瞬息万变的当下,各种乱花迷眼的论坛如滚滚浪涛,喧嚣不断。但是《文学的观察与展望——中国文学论坛文集》的存在和运行方式,却似另一种坚守与前行,如浪中之礁,山中之涧,那种坚韧的持续与纯粹,容易让我们想到文学的良知与真诚。一路走来,竟已历经8个春秋,满当当足16届。这是什么时空概念?若是一棵树,早已根深叶茂,果盈枝头,这还不算它长长的投影。

文学创作是咀嚼寂寞的营生,可是,当论坛这种形式对创作有足够的养料供应,也未尝不是一种思想和精神的反哺和映照。因此,能成为中国文学论坛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之一,是我的幸运。大概是2009年的某次文学活动中,天津评论家、“超隐喻理论”创立者藏策兄告诉我,中国文学论坛组委会即将在南开大学组织一次以“文学的叙事”为主题的研讨会,建议我从自身观察社会、生活的立场出发,发表观点。我这才知道,这个论坛由我的老师、鲁迅文学院原副院长、著名评论家王彬先生倡导并组织实施,之前已经在鲁迅文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高等院校举办了3届,主要参与者是鲁迅文学院的学者、在京部分文艺理论专家和特邀的个别作家。继南开大学之后,我又在鲁迅文学院、中国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西城区文联参加了关于“文学的元理论”等课题的讨论,与会者多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在京大型文学期刊的学者和专家。应该说,多年来我参加的各种文学研讨会可谓不少,如果说那种大而无当的、似是而非的、隔靴搔痒的、人云亦云的所谓讨论尚有实质性功效的话,倒是新老朋友的叙旧觅新值得一记。但这个论坛不同,在组织形式上,它完全打破了官方和体制的藩篱,宏观上由王彬先生指导统筹,由热衷于中国文学研究的相关高等院校、文艺机构承办或协办,囊括体制内外,侧重民间性;在研讨人员的选择上,侧重于有独立思想和文学、社会双重经验的学者、教授、编辑家,同时根据论坛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个别小说家、诗人参与,进而实现创作、研究之间的互通与互动;在论坛主题的确定上,注重常态理论研究、文坛现象与热点、文学症候与对策之间的结合与联系,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并确保每届论坛有相对独立的主题,每个主题都有相对成熟的观点、论据和论证手段;在讨论的原则和纪律上,力戒假、大、空、虚、饰、泛、伪,摈弃面子、情分和好人主义,要求所有发言者会前充分酝酿,会上开门见山、开诚布公、各抒己见、针锋相对。对于讨论成果,组织专人梳理后,经由组委会集体确定,然后在理论报刊集中发表。

当讨论上升到争论乃至论战,无疑是掷地有声、立竿见影的。作为一名写作者,笼罩我心头的诸多困惑、谜团也在这里得到冰释和解散,比如,多年来中国文学何以不善于汲取西方文艺理论在思想、精神层面的成果而仅仅停留在对技术层面的依赖和模仿,何以与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割袍断义而失去民族元素的审美特征,何以至今难以构架起适合汉语表达的、具有中国文学自身特征的评价、评估、评判体系,何以在文化多元化时代反而沦落成为束之高阁的小众自慰而屈居社会边缘,何以在观察、批判现实时缺乏基本的历史观和社会意识,何以在历史风云际会、社会千变万化、时代焦灼阵痛的现实生活中多沉湎于个人情绪的宣泄和小情小调,何以在白话文长达百年的实践中反而陷入语境、审美、叙事的无序和混乱,何以在大跃进、流水线、一拥而上的创作狂潮中找不到精彩的情节、描写和人物,何以在泥沙俱下、跟风逐浪、流派林立的汉语呈现中趋向于叙事、叙述、方法的同质化、机械化、单一化……我意外发现,我的一些思考与判断与论坛的主旨、指向不谋而合,论坛用开阔的胸襟、情怀和真诚,既在给我认同、支持和接纳,同时也给我启迪、警醒和发现。这一切富含养分的理论盛宴和思想火花,在文坛日益浮躁的当下,如雾霾中的一片晴空,显得弥足珍贵。

“道同相谋”。当创作与理论建立某种天然的默契,我与这个团队的关系变得密不可分,团队的运行机制也渐趋成熟和完善。大概在2010年初,论坛组委会考虑到京津两地的地缘关系和两地文艺理论人才的优势,本着“多边交流、滚动运行、辐射全国”的发展思路,建议我所负责的基层文联和作协直接参与承办或协办,这对于我们在地方从事文学组织工作和文学创作的作家而言,无疑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和平台。于是,在王彬先生的具体指导下,我所负责的文联全员上阵,与藏策先生携手,先后在天津的和平、静海、宝坻、宁河、塘沽等地举办了其中的第三、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六届论坛。纵观历届论坛,与会代表有来自京、津、晋、吉、鄂、宁、黔等10多个省市的梁鸿鹰、柳萌、李朝全、高伟、李师东、陈涛、王冰、藏策、肖鹰、李建军、张清华、唐晓渡、卲燕君、顾建平、郭燕、徐晨亮、王双龙、王久辛、韩小惠、刘川鄂、李建华、牛学智、李云雷、黄莱笙、黄桂元、邱振刚、王春林、谭旭东、李林栋、石厉、马季等100多位学者,也有杨显惠、徐坤、岳南、温亚军、甘铁生、宁肯、范稳、秦岭等10多位老中青不同年龄段的作家,论坛涉及“中国当下文学基础理论”、“中国当下小说叙事现象与叙事理论”、“文学的理论与伦理”、“文学的标准与新媒体时代”、“文学批评的标准与方法”、“开放的理论与本土话语”、“现实主义的此岸与彼岸”、“心灵写作——从平庸到崇高”、“作家的情怀与时代语境”、“当下散文分析”、“文学的当下性与恒定性”等等。在津期间举办的论坛,我尽量从工作出发,召集承担“津塔文丛”第二辑、第三辑大型文学创作项目、天津“五大道”各类文化创作项目的在津作家、诗人列席旁听,大家普遍认为,中国文学论坛起点高,作风实,点位准,直指问题症候,体现文学精神,在第一时间把蜗居在基层的作家拉到了全国理论与创作的最前沿,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如果说论坛的要义是宏观上为中国文学把脉、会诊、指向,那么客观上也彰显了另一种价值,那就是为象牙塔与基层之间搭设了桥梁,像直通车一样链接了基层地气。

“魏晋尚有七贤论,初心何愁觅竹林”。我清晰记得,其中有两届论坛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分别是在王彬先生和我下榻的宾馆房间进行的,与会者不分年岁老少、资历高低、权位大小,有的挤在床上,有的共用一把椅子,有的倚门倚窗。大家唇枪舌剑,畅所欲言。窗外月上枝头,室内意犹未尽。那晚的月光和文学的质地一样,干干净净。

在鲁迅文学院、福建三明市的第十四届、十五届论坛上,我听到了这样的话:“这样的论坛没有浮华与做作,没有官气、匠气、铜臭气、学院气,一竿子插到底,当下文学的痛痒,一挠便知。”我完全相信,这话一定代表了所有与会者的心声。在莱笙兄安排的泰宁县“福建省文艺创作中心”,我兴之所至,一气涂鸦了几幅水墨芭蕉和水牛,成为我借物抒怀的美好记忆。此物,乃论坛;此怀,乃情感。

“喜看三春花千树,笑饮丰年酒一杯”。如今,凝结着所有与会人员心血的《中国文学论坛》即将付梓,它既是一次阶段性的梳理和回顾,也该是对论坛未来的一种诏示和眺望。当下不可能永远属于当下,当下回归历史只是一刹那的事情,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论坛的未来,只要当下在,就有继续触摸未来的种种可能。丙申年末,王彬先生嘱我和藏策兄写几点感想,以为序之一二。却之不恭,受之有愧。仅就我知之所系,系之所感,涂鸦此番浅显杂忆,亦算作另一种讨教。

扭捏惶恐之下,便是这番文字了。

2017年1月5日(腊八)于天津观海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