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光影岿然——沙飞的艺术·理念·行动:“我要像一粒小小的沙子,在祖国的天空中自由飞舞”

来源:文艺报 | 刘霄  2017年09月27日07:22

聂荣臻与日本孤儿 1940年

战斗在古长城 1937年

白求恩在山西五台松岩口村模范医院病室动手术 1938年

鲁迅与青年木刻家 1936年

渔光曲 1935-1936年

由北京画院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承办的“光影岿然——沙飞的艺术·理念·行动”展近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与观众见面。而沙飞也成为北京画院品牌项目——“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览中的第一位摄影艺术家。展览以“沙飞的行动”为切入点,串联起沙飞在各个时期的艺术理念与摄影创作,多维度地呈现沙飞的艺术人生与成就。此次展出的百余幅作品全部由沙飞之女王雁提供。展览持续至9月26日。

沙飞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天才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经典光影。他对于摄影的追求,从未局限于视觉艺术,而是作为其融入生活、改造社会、实现理想的一种手段。展览的副标题为“沙飞的艺术·理念·行动”,就是期待观众能够从多个维度解读沙飞、走近沙飞。

根据沙飞对摄影主题关注的转化,展览分为“黑白影社”“视线转移”“聚焦抗日”3个板块。分别讲述了艺术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摄影功能的阐释角度,以及他如何选择拍摄主题,如何通过行动落实自己的理念。为了强调沙飞身份的多重性,展览特别在二层展厅开辟空间,用以呈现沙飞的“媒体人”角色,展示了他在摄影之余,如何通过摄影、展览和出版等的方式,实现自己改造社会、宣传理念的构想。

沙飞的摄影作品能被历史选择,不单是因为他定格了那些不平凡的瞬间,更是因为他在记录历史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感悟。评论家洪雪村说,“沙飞先生已经把强烈的生命素灌注到摄影艺术中去”。透过沙飞的镜头,我们能看到侧身微笑、平易近人的鲁迅先生,散发着人性光辉的聂荣臻与日本遗孤美穗子,游泳与晒日光浴的白求恩……即便在战争的艰苦条件下,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而是将相对枯燥的、单调的战地摄影,凝练出艺术化的审美表现,进而显示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也许就是沙飞在短暂的“光影”人生中,对摄影艺术“岿然”不动的坚守。因此多年之后,即使影像的新闻时效性消失,这些照片的纪实作用已随时代的变迁而淡化,沙飞的作品也仍然会以生命的感动焕发出历久弥新的艺术光彩。

无论中共党史还是抗战史,都是在战乱纷纭的年代中度过的。关于这段历史,由于戎马倥偬,留下的图像资料并不多。沙飞却独具慧眼也独具匠心,将镜头聚焦于抗日战争,为那段艰苦岁月的磨砺与热血留下了珍贵记忆。抗战救亡、大生产运动、边区民生……一幅幅形象的画面,穿越了时间的阻隔,为我们呈现了那个时代的画面。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后重新梳理这段历史时,就更加认识到沙飞摄影作品的价值。

在用相机捕捉和记录的同时,沙飞为了更广泛地传播摄影艺术的理念,成立相关艺术团体,创办《晋察冀画报》。他为这批图像资料的完好保存、为新中国历史文献的记载、为20世纪中国摄影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曾经说,“我要像一粒小小的沙子,在祖国的天空中自由飞舞”。他的坚持与信念、美好与纯净,应该被世人铭记,被历史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