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电影《二十二》——聆听沉默的声音

来源:文艺报 | 严佳  2017年09月22日06:36

电影《二十二》是一部看起来很安静的纪录片,记录的是22位二战期间遭受日本侵略者迫害的女性。在制作上,全片没有任何背景音乐的铺垫,仅有的声音似乎只是背景的哀歌和人们的说话声。 这种沉默无形却扣人心弦,在极简的修饰下引发人们的深思。就像老人们自己说的一样,她们有太多苦水想说出来,可是却因为回忆所带来的痛苦、身边人的看法,以及不知从何而谈而使她们沉默。

“我宁愿自己死,也不跟你说”。

“不想提起这些事”。

“不讲了,不讲了”。

“不说了,不说了,我说了不舒服。”

——在采访过程中,很多老人到最后多选择了沉默。

老人们用满是皱纹的手捂住了同样沧桑的脸,只剩下了微微张开的、已经掉光了牙齿的嘴。她们的嘴唇微微抖动着,欲言又止。在这一切沉默的背后,是老人的孤独与迷茫。 她们是那么的无辜,在风华正茂的时候却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慰安妇”;好不容易活着回到了家,却要忍受来自亲人、熟人异样的眼光;在她们的葬礼上,都被称呼为“慰安妇”;她们一辈子都背着这个丢不掉的称号,一辈子都藏着埋在心底的曾经的屈辱……

为了记录曾经的这些老人当下的生活状况,制作组不仅跟拍了老人的日常起居,有时候,制作组不得不一次次地让老人回忆他们最不愿回忆的往事,看着善良乐观的老人潸然泪下,看着老人先后离去。 对这些情感,导演郭柯并没有用激进的手法宣泄出来,而是通过记者痛哭的背影和磅礴的雨加以表现。

淅淅沥沥的雨,有时大,有时小,有时急,有时缓,好像老人的眼泪,又似老人埋在心底的、永远不能愈合的伤口在淌血。《二十二》呼吁人们聆听安静 ,解读沉默背后的悲怆。

除了用自然景观——雨来表达情感外,食物是《二十二》中经常出现的另一个元素。它代表的是精神,是老人们不屈与顽强的精神。

尽管没了牙齿,脚步蹒跚,老人们仍能津津有味地吃着饭。出生在上世纪20年代,老人们经历过战争,也受过饥荒。“有四两就吃四两,有半斤就吃半斤,早晚吃完了再打什么主意去卖。人生只愁命短不愁穷,这世界这么好,现在我都没想死,这世界红红火火的,会想死吗?不想的”。就像老人们说的一样,食物意味着生命,是老人们对生命的珍惜,也是对过往的释然和通彻。70余年的沉淀,让老人们拥有了孤立不堪回首往事的能力,不想便实现了解脱。影片中的日本志愿者米田麻衣表示:“ 她们心里的伤口很大很深,可还是对我们很好。不管是对日本人还是中国人”。 因此,王玉开老人在看到当年的日本军人老了的照片时没有哭泣和愤怒,只是淡淡地笑了;韦绍兰老人在无数非议下仍拉扯大了自己有日本血统的儿子,并在镜头前朴实地笑着:“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着这条命来看”; 毛因梅老人在过世前在镜头前对我们说:“谢谢你们。”

相信很多人在第一次听说《二十二》时,心里是有些好奇和排斥的。而当我们在银幕上看见老人时,她们质朴的笑容仿佛和我们的奶奶没有什么区别。是人们,尤其是几十年前的人们,对女性贞洁的重视导致了我们对这些老人的偏见。这种歧视使人们把受害者误认为罪人,把她们称作“日本娘”。《二十二》给予这些遭受迫害的妇女发声的机会,也给予大众从“慰安妇”角度设身处地地重新思考这段历史的机会,呼吁人们变得同情而不是冷漠。

《二十二》展现的是一段历史的终结。她们既普通,又不普通。普通的是如果不提“慰安妇”这三个字,她们和邻家的老奶奶没什么区别。可是也正是因为这三个字,她们亲身经历了那段历史,她们是“活见证”。同一片天空下,下的是同一场雨,吃的是同样的食物,因为《二十二》中的那段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不能因为久了,就当它没发生过。也许以后当下雨的时候,当吃东西的时候,我们会想起《二十二》,想起那些很不普通的老奶奶。

《二十二》以葬礼开头,亦以葬礼结尾。对于电影结尾的设计,导演郭柯表示:“以葬礼的画面结尾,对我来说,只是作为一种感慨传达给大家……这种方式是可以和观众互动,大家是能够思考的。” 对于笔者来说,整部影片就像一个圆,绕了一圈后回到原点;它也像人生,从虚无中诞生后又回归虚无。老人们在快乐的童年中遭受了重创,青年和中年时期都在痛苦中度过,老年时期的释然使她们重新获得了快乐。

尽管影片拍摄前中国内地仅剩22位二战时被日军侵略者迫害的“慰安妇”还活着,并且总有一天所有老人都会回归尘土,但只要我们不忘记她们过去的遭遇和她们的感受,这段历史便不会被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