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亦庄亦谐 可敬可亲——我看《绝密543》

来源:文艺报 | 赵彤  2017年09月20日06:49

为庆祝建军90周年而播出的电视剧《热血军旗》,讲的是人民军队创建前后的故事,《深海利剑》讲的是今日中国海军的发展成就。本以为今年带有建军纪念特色的电视剧,就在这“红烧头尾”两端结束时,忽然跳出来一个《绝密543》,故事时段大致处在人民军队成长的中间位置。笔者感到有些意外之喜,看过以后感觉此剧亦庄亦谐,可敬可亲。

三点成一线。个人以为《绝密543》的一大可敬之处,就在于它把“小米加步枪”之前的军史故事,和造舰“下饺子”之际的军史故事联系起来。由此,在从建军到强军的90年历程中,人民军队建设足迹会更加清晰。笔者以为,在抚今追昔地讲述创业的艰难与创新的辉煌之外,在尊老爱幼地描绘老革命与赞美新军人之外,极有必要讲一讲过程史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那时岁月那些人。因为历史是连续的,精神是延绵的。

《绝密543》讲的是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岁月,描写的是地空导弹部队第一批基层指战员形象。

剧情开始时,创作者单刀直入地就给观众呈现出一组我国防空力量“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景象——窜扰大陆的敌机飞高了,我们的歼击机够不着;飞低了,我们的高炮跟不上。新装备来了,面对洋装备的却是大批“土八路”。

情境的严酷、矛盾的尖锐,是能否塑造好角色性格、描摹出时代风貌的试金石。可喜的是本剧创作者没有溜边走,而是如同其笔下的角色,不避艰险知难而上。可贺的是本剧的创作者如同其笔下的角色,展现出了那个时代昂扬的精神风貌,体现在二营官兵身上的血性、骨气和顽强。这股精神是从南昌而来,又延伸到朱日和去的。

在《绝密543》中,艰苦的条件、严酷的现实、繁重的任务这些客观的压力,一方面是通过二营官兵的刻苦应对得到解决的,一方面是通过二营官兵乐观情绪化解的。在这个团队中,不仅有“全营一杆枪”这条庄严的誓语,还有肖占武、李继先、齐五一、金保尔、罗鸣、司马东、韩山庭、林华兵、马老柴这九张笑脸与诙谐性格。在学习考试、训练战斗的时候,他们团结紧张,在集思广益、情感交流时,他们幽默活泼。这与50年前写部队题材的作品风格不一样,与前此写60年代部队题材的作品也不一样。虽然《绝密543》多少带有《炊事班的故事》的影子,还是为回望人民军队建设题材的创作开了生面的,在庄与谐之间它把握住了度。

改革开放后红蓝两军对抗加对比,在我国当代军旅题材创作“演习剧”中是常用的手法。在《绝密543》中,红蓝两军转换成了 “后娘养的”二营与“御林军”一营的对抗加对比。此前“演习剧”中红蓝两军分别承担着积极因应和消极守成的功能,在本剧中,这种功能对比分摊到了二营和一营。设若考虑到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军事题材电影描写部队存在的问题,大都止于把“躁进”当标靶来批评,那么《绝密543》对一营循规蹈矩、怨天尤人的问题呈现,是有价值的。它提示我们在继承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的时候,也要时时警惕消极因素的存在。

《绝命543》不仅兵味写得足,人情味写得也很透,特别是其中的同志关系,公私分明干干净净。即如,齐五一对罗鸣的感觉,从接受罗鸣进二营的那一刻,就烙上了“不尊重领导”的印象;而罗鸣也对齐五一这个“貌似指挥员的伪技术人员”不感兴趣。邢凯和瞿延风对肖占武则是羡慕嫉妒恨敬佩都有。然而,剧中人情的多样仅止于战外,绝不因私废公。所以,为了战胜敌人,罗鸣坚定地服从齐五一指挥,邢凯抗命不开雷达为了让肖占武作战顺手。60年代的淳朴品格,在赵盈秋身上也体现得足斤足两,即便孤身一人也不贪占公家便宜。《绝密543》写60年代的军情不虚,写60年代的人情不假,这个剧就不错。

问题不是没有,除了《炊事班的故事》余影尚在之外,该剧引时尚语言入往日故事的修辞方式,让人觉得作品内蕴的史实色彩被消弱了。创作者没有将剧中的萨姆-2型导弹换成红旗-9,是为了尊重历史器物的时代感。同样,语言也是有时代性的,增加作品的喜剧效果,或可在当时的语言上下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