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品尝丝路美食——纪录片《面面大观:丝绸之路上的面食》观后

来源:文艺报 | 李昺 冯莉霞  2017年09月18日06:54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五洲传播中心参与、美霖资本拍摄的6集大型电视纪录片《面面大观:丝绸之路上的面食》,从中国人最主要的两种食物之一,尤其以北方人最喜欢的面食切入,展示了面食所凝聚的饮食文化,以及背后所体现的不同地域和民族历史文化风情。该片以影像形式从美食角度提供了人们了解丝路文化的一个视角,也是对丝绸之路文化的生动解读,体现出四个特点:

一是主题表达的大众性。众所周知,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多元宗教、文化、生活方式交融交汇之路,而且也是一条以小麦为食材异彩纷呈的面食之路和以面食为主多元饮食文化熠熠生辉的美食交流之路。面食对于古代丝绸之路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和意义。该片沿丝路古道,选取了西安、合阳、银川、敦煌、吐鲁番、乌鲁木齐6个地区,仅通过这6个地区少数几种以面食为主的美食,就印证了丝绸之路不愧为面条之路,印证了丝绸之路沿线餐饮品类的丰富多彩和饮食文化的相互影响。可以说,这部纪录片以影像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丝绸之路上一个个独特的面食活态博物馆。这部纪录片以时尚化大众化的纪实策略,国际化市场化的视野进行选材、定位和表达。同时,采用目前国际流行的户外真人秀纪录片的制作播出模式,以西方美食专家大米探寻丝路美食奥秘的现场经历,以及趣味性的情节和微观亲切的细节,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有利于国际化的传播和市场化的衍生开发。

二是表现内容的多层性。该片是一部以餐饮文化为坐标来展示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的大型纪录片。在展示美食制作技艺的同时,挖掘了凝聚其中的、与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相契合的生产生活方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美食都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个美食故事的背后都承载和体现着一种文化特征。比如纪录片中所记述的作为农耕文明特色的踅面、敦煌拉面、丁丁炒面、泡泡油糕,游牧民族特色的烤馕、烤包子、烤肉、烤羊、熏肉、面肺,以及饮食文化交流融合形成的大盘鸡、手抓饭、牛肉饼等。从某种意义上,客观纪录面食只是一个层面,更深一层是展现不同地域和民族的生活情境与生存方式。

三是叙述视角的融入性。在纪实性的影像拍摄中,引入观察员作为叙述和讲述的视角,观察员既是客观叙述的主体,又是参与故事的角色。将一些访谈解说、画面解说、旁白叙述的内容融入到当事人的故事经历中,并从观察员自身主观角度去解说、记述,使主客观记述视角有机融合于一起,既有客观的解读和静态的呈现,又有作为角色扮演者自身的主观理解和感受。这种记录模式避免了纯客观视角的严肃性、单一性。比如《宁夏》一集,英国厨师、美食探险家大米通过亲自参与吹羊皮筏子、乘坐羊皮筏子捞黄河大鲤鱼、炖宁夏风味大鲤鱼等经历,不但以观察员视角讲述了宁夏美食炖鱼食材的来源、制作技艺,而且作为故事的参与者,从主观视角评价这种原生态的美食、讲述宁夏炖鱼美食的故事。

四是呈现方式的情景性。该片每集都通过一个核心故事的串联和一个故事情境的营造,将美食的呈现串联起来,不是就一个美食讲一个故事,不是围绕一种技艺的解读制作过程,而是把每个美食的故事放到更大的故事、更宽广的文化背景之中。即以更大的民俗生活的真实展现为故事,通过民俗活动过程的完整纪录来呈现美食的故事,使每种美食所凝聚的文化内涵得以自然而然地突显,反过来讲,也能印证每种美食都是一种文化的凝聚,这无疑是对纪录片呈现方式的创新。比如《合阳美食》一集,就从民间婚礼需要准备的食物切入,讲述了一个民俗故事,既展示了合阳一带民间婚俗,又呈现了诸如制作花馍馍、踅面等合阳美食及其文化底蕴,同时还展现了采莲等农事活动以及美丽的合阳风光。

当然,该片还有需要进一步锤炼的地方,比如,民俗故事的强化和串联需要进一步加强,如果每集都能够围绕一个民俗活动讲故事,以民俗故事的展现为经线有机串联起一个个美食,用民俗活动记述美食,用美食来讲述民俗,则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