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我眼中的《十三行故事》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张超杰  2017年09月21日08:01

范小静女士所写的长篇历史纪实文学《十三行故事》于2012年8月22日南国书香节上首发,承蒙冷东教授慷慨赠书,我于2012年8月30日阅读完毕,并特意写下这篇读书笔记,以此铭记。

《十三行故事》一书,是作者在机缘巧合之下接触十三行的历史,在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章文钦先生的指导下,十年磨一剑,翻阅了500多本中外学术著作、文书、历史档案、回忆录等史料写就,实为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关于十三行历史研究的鸿篇巨制。本书以翔实丰富的史料,生动细腻的笔触,全面展现了1757-1842年间广州十三行的通商贸易、文化交流、风土人情及其背后广阔的历史背景,整体风格大气磅礴,横跨文学与史学两个领域,在表现题材的广度以及角色的丰富程度超越了以往任何一部十三行方面的著作。

《十三行故事》一书可谓是十三行题材纪实文学的先驱之作,一口通商下的广州,是当时中西方交流的唯一窗口。本书全方位地展现了那个历史时代中国与西方的接触与碰撞:贸易、政治、外交、法律、军事、科技、文化艺术、社会风俗……从而展现了一幅涌动着世界风云的宏大的历史画卷。作者在书中“把中国的现代化比作一部歌剧,大幕一拉开,它的第一场戏是鸦片战争后的晚清,中国是在屈辱中被西方胁迫着卷入现代化浪潮的。十三行故事是这部歌剧大幕未拉开前的序曲。序曲全剧一体,序曲开启了全剧,全剧呼应着序曲。譬如《卡门》的序曲,铿锵跌宕激昂奔放,它的旋律是怎样地回荡在那四幕的歌剧中。”这种比喻是非常震撼的,一如作者的行文风格,既在谱写序曲,又远远超越了序曲的实质内涵,书中所演绎的那个时代的兴衰荣辱、人物的悲喜沉浮,都是真实可靠的,读起来显得有故事性、趣味性、真实性,平心而论,《十三行故事》一书,本身就是一部伟大的“歌剧”。

《十三行故事》一书采用了“中西比较”的平行蒙太奇式的叙事手法,抛弃了传统的“以时间为经线,人物为纬线”的编年史套路,在谋篇布局上可谓是另辟蹊径。作者在其中运用了许多前所未闻的史料,使得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读者都感到了一丝新鲜感,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到当时广州、中国乃至全世界所发生的贸易故事,同时也对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期,中国的封建王朝处于没落期的中西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作者是综合运用各种写作手法的大师,对于中西方的历史前景交叉剪辑,各种插图的运用十分娴熟,使得本书的质感非常出色,流畅性十足,更兼大气沉稳,开阖适度,让人读起来一气呵成、欲罢不能。

在写作语言上,由于作者自幼在广州长大,对广州的方言——粤语十分熟悉,因此在语言的运用上十分通俗化,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作者选择了讲故事的叙述方式,用下里巴人式活泼的语言方式,从每章每节的小标题到叙述和议论,将古今中外著作里严肃的史实阐述转换为娓娓道来的故事,将深奥的学术语言翻译为日常的大白话,力求达到一种亲切平和的效果。文中不时出现诸如“鸡同鸭讲”、“再也没有那支歌仔唱啰”、“讲数口”这样幽默风趣的广州俚语,读起来不禁让人会心一笑,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因此,可以预想得知本书的受众将十分广泛,堪称“凡饮井水处,皆可读《十三行故事》”,因此,该书达到了作者为《十三行故事》阅读对象预设的目的:初中文化程度的读起来有点困难,高中文化程度的基本没有困难,大学文化程度的完全没有困难。

在内容上,作者意图从当时中西比较中探讨诸如“中西文化在那个时代的交流”、“通商制度的发展与变革”、“行商的命运沉浮”、“中西方的矛盾与对立”、“一口通商下社会风俗的演变”等多个主题,作者并不局限于就广州而论十三行,而是从全球史的角度进行宏观分析,诸如“当时广州是中国唯一知道拿破仑的地方”,“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一书中曾用广州作为人口的范例”这些记录史实的观点颇有新意,让读者不禁拍案叫绝,诸多主题的探讨构成了这一部史诗般的纪实文学,使得这本书成为了一部有内涵的诚意之作。

从本书的一些可贵的细节铺设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心,峰回路转的情节设置,使得书中所描述的那个时代(1757—1842)显得跌宕起伏,让人眼前一亮,让人不禁为行商的命运而揪心,以及洋人在中国的种种不合理遭遇,也引起了我们的同情。毫无疑问,在深度叙事和人性剖析方面,作者成功地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而在宏大场面的描述、人物线条复杂性的梳理以及制度终结的探讨上,作者也都做到了极致,因此才有了《十三行故事》一书的无与伦比,堪称商业性、学术性、艺术性的完美契合,造就了近十年来方兴未艾的十三行研究领域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