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打捞“乡愁”的团队——纪录片《记住乡愁》创作的幕后故事

来源:文艺报 | 郭文斌  2017年09月13日07:07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联合发起,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被列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该纪录片以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以中国传统古村古镇为载体,以生活化的故事为依托,以乡愁为情感基础,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核心,展现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风民俗、乡土之物、文化积淀。通过挖掘一个个历史故事,一个个家族的兴衰荣辱,一个个家庭的现实生活,有效串联起散落的文化基因片段,讲述保留至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打动人心的故事讲述“活在当下”的价值观。这些故事,就如同散落在民间的珍宝,通过《记住乡愁》的记录和传播,成为感动更多中国人的脉脉温情,提振起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重建海内外华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构成了“一部乡土人文影像志”。本报特刊发《记住乡愁》文字统筹郭文斌的文章,听他讲述该片创作团队幕后的故事。

能够以文字统筹的身份,加盟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工程,我觉得无比幸运。幸运的是自己能够通过阅读这些台本,感受到我所热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温度、美丽、优雅和强大生命力,让我更加感恩古圣先贤,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加自信,也更加感受到作为一个文化人,身上责任之重。

许多台本,我都是流着热泪读完的,透过泪水,我仿佛看到,中华民族的万姓先祖站在岁月的根部,正在向我致意,我甚至能够感觉到,祖先从远方伸过来的手掌,轻按在我的肩头给我力量。我的心里,对这一伟大工程的决策者、支持者、完成者充满了敬意,也对电视人有了新的理解和尊重。

在我看来,这三季180集节目,是电视人用3年心血编纂的新《四库全书》,筑就的新文化长城,开凿的新文化运河,修建的新文化航母,书写的新精神史诗,是中华文化的一次超常集成和空前博览,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跨时空汇聚,也是中华民族文脉的抢救性修复。

电视人的责任和担当

40多个摄制组长达3年的艰辛打捞,180集《记住乡愁》的采编过程,让我强烈地感受到电视人身上的责任和担当,以及这个团队严密的纪律性和高效的执行力。

《记住乡愁》每一集都是一部家庭史、家族史或者古村史、古镇史,要从大海一样的素材中披沙拣金,可以想象其巨大的工作量。180集节目,就是中华民族的180部全息分位历史,质量要保证在国家弘扬传统文化“一号工程”的水准线上。常听他们讲,做一集《记住乡愁》,工作量相当于常规节目的10倍。但大家都干得自觉自愿,每个人都追求完美。

3年来,我见证了这个拍摄制作团队是如何超负荷工作,无论酷暑,还是严寒,神州大地上,闪动着他们寻根的身影;无论边关,还是哨所,都洒下了他们探源的汗水。多少个假期,他们在剧组度过;多少个生日,他们在异乡举杯。想孩子了,看看视频;想老人了,打打电话。没有看到谁在敷衍,没有听到谁在抱怨。整个剧组时常处在一种攻坚状态。用制片人王海涛的话说,这是一次电视人的自愿长征,也是一次电视人的文化自觉。

在我的印象中,从样片进入磨稿子,后期剪辑阶段时,团队就要进住五棵松影视之家,开始半军事化的办公流程。只要住进剧组,任何时间去找制片人,他都在,要么伏案改稿,要么看片,要么给编导分析节目。让我佩服的是,他每天要处理那么多事务,但放下电话,交代完活儿,就能马上进入状态。被他修改得密密麻麻的稿件,成为编导特别是地方台编导观摩学习的教材。在他的概念里,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一天,海涛先生带着太太和儿子来我房间看我,说太太给他拿换穿的衣服来了。匆匆聊了几句,就告辞说,家离这里比较远,他们还要回去。送他们到楼道,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不知为何,我的鼻腔好一阵酸楚,无疑,这是一位伟大的妻子,也是一位有福气的儿子。

因为海涛的身先士卒,我发现大家都非常敬佩他。和他们合作的3年里,我没有见到他和哪位编导产生过不愉快,但他的每一句话,都被大家十分乐意的执行。有几位编导,孩子刚刚出生,仍然坚持在阵地做片子。有一些编导,一边打吊针,一边修改台本。有许多编导,下午才把这个片子审过,第二天就飞外地,开始另一个片子的调研。

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他和节目直接领导王峰和搭档周密的默契,真是达到了一种心心相印的程度。 很是佩服王峰主任的审片,让人觉得她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拿着显微镜,我常常给地方台的导演说,把她的审片意见录下来,按此修改,就能成为精品。事实上,她对每部片子的分析,都是一堂精彩的创作课,我常常惋惜,一些经常在外地拍摄的编导,不能现场倾听,真是可惜了。

再说周密。到了改稿攻坚期,一些地方台的片子经过几审几改,仍然过不了关,制片人就看着她说,怎么办,直接上手?当时我非常担心,周主编要么会哭,要么会耍脾气,我知道,她手上还压着许多稿件。那段时间,她被活儿逼得快要疯了,常常大哭一场,然后洗了脸接着干。这天,制片人让她直接上手改地方台的台本时,正是她最焦虑的时刻,谁想她的态度好得一塌糊涂,掐指算算时间,说,好吧,给我吧。有一次去新台审片,我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衣,但她仍然穿着单衣,问为什么,她说,住进影视之家时天还暖和,再就没有时间回家,平时连屋子都很少出,吃饭往往是要一个盒饭送上楼,因为当时常常在赶稿子。她给我说,快到年关了,妈妈要到北京,但是她不敢让她老人家来,因为她回不去。

看片时,看着她一杯接一杯喝咖啡,常常听王峰讲,咖啡不能再喝了啊,只能两杯,否则心脏受不了。但她哪里顾得上这些。不但周密如是,我注意到,在剧组驻地,大多编导的桌子上,都有成盒的咖啡堆着,就像是物资弹药,让人觉得《记住乡愁》战役的胜利,就是靠它们取得的。

信得过 靠得住 打得赢

《记住乡愁》每一集节目都有严密的流程,从调研、报题、策划到前期拍摄、成稿、剪辑,层层相扣,过每个环节都会交流、探讨、把关,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工作的强度。我记得有一天审了9集节目,还要过3个选题,从早上8点半一直干到晚上5点,中午不休息,到最后我都胃痉挛了。平时斯文的自己,中午顾不得形象,靠在沙发上睡10分钟,感觉也是天大的享受。

3年中,我和《记住乡愁》团队的很多人关系也算到了至交的分儿上,但是我很少听到他们在一起说私事,说闲事,言也事业,行也事业,举也事业,止也事业。在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事业的神圣感、崇高感,是一种必须带着感恩和敬畏来对待的事业感。3年来,乡愁团队能够迅速成长,正是得益于这种事业感。

许多编导审片时,眼睛都是充血的,一看就干了一夜。一次,我们预审一位老编导的片子,当大家十分委婉地谈完意见,那位编导的一番发言让我非常感动,他丝毫没有倚老卖老,而是非常谦虚地说,你们不要怕老同志受不了,怎么改,如何改,尽管说,我的能力就这样了,但是态度绝对真诚。

还要夸夸第三季才进剧组的年轻人,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乡愁事业后继有人。他们一个个都是那么谦虚好学,勤勉上进。在剧组预审片子时,空间太小,没有位置放凳子,他们就站在地上看、听、记。有时房间站不下了,就站在楼道里。但凡交代的事情,真是雷厉风行。曾经和一位老编导探讨过这个问题,他说,这些年轻人之所以与众不同,好学上进,除了进人关把得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团队整体气氛好,有一种无形的推动力。

随着《记住乡愁》被国家和全社会的高度认可,《记住乡愁》团队的形象就从节目背后显现出来,不但得到观众的好评,还得到各级组织的表彰奖励。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黄坤明说,《记住乡愁》团队是一个信得过,靠得住,打得赢的团队。

尘封了百年的传统文化实体,以纪录片的形式重回岁月和大地。这无疑是民族之福、社稷之福。文化虚无主义者,如果认真看完这些节目,一定会走出虚无;丧失民族自信心的人,如果认真看了这些节目,一定会重新找回民族自信;道德悲观主义者,如果认真看了这些节目,一定会重新找回乐观;迷茫无助的人,如果认真看完这些节目,一定会重新找回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