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四十年后喜重逢

来源:新民晚报 | 金波  2017年09月11日08:11

见到王建瓴先生的时候,他说:“我找了你们40年啊!”我们说:“我们也找了您40年啊!”是的,从我们毕业离开母校,先生返回故乡任教,整整四十年,山水阻隔,人事沧桑,音讯渺茫,但思念依旧。先生回到故乡,地址不详。我们的工作单位,先生也一无所知。真正有效的线索是先生请中国作家协会转我的一封信,让我们联系上了。说起那封信,也很新奇,先生不但开列了我高中求学的经历和学习情况,还特别提到我喜欢写作。信中他不确定他看到的作品所署的作者名字是不是我,为此,他还把我中学时代送给他的一张照片也附在了信里。我收到了先生的来信,把这一好消息告知在京的同学,商定约请先生来北京,他慨然应允。

我们这些老学生,商定了一个接待方案,从他抵达北京站的那一刻,就安排了同学们接站。因为四十年不见,岁月如流,容颜已老,我们便先把彼此的穿着告知对方。先生描述自己极为详细:头戴遮阳帽,身着白衬衫,米色裤子,手拄一根竹杖。我们担心万一失之交臂,就在站台上,签票出口处,都各安排了一个同学接站。在车站广场上,我们还安排有人高举接站牌,写着先生的名字。接站很顺利,先生刚步出车厢,就被接站的同学认出了,及至到达车站外广场上,已有四五个人一路簇拥着先生了。

宾馆早已预定好,就在我家对面的一条胡同里。旅游日程也已安排妥当,这期间从外地赶来的同学也陆续赶到北京。游长城、故宫、十三陵、北海、天坛……都有同学陪同。

因为先生下榻的宾馆离我家近便,早晨我陪他吃早点,晚间安排他入寝后我才回家。这期间,我们俩聊天的时间自然多些。

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保存了四十多年的作文簿又呈王建瓴先生看。那上面有他的眉批和评语。评语很中肯详细。我特别翻开我的一首诗向先生说:“那时候,我没想到您允许我作文课上能写诗。”我还说:“您的这句评语‘你具备了写诗的基本条件’让我开始大胆写诗投稿了。”

这次的重逢,他已是耄耋之年,我们已过花甲之年。但是每当回忆起四十多年前的往事,涌上心头的都是师恩之情,亲情之暖。此时的回忆,感受到更多的是人生的岁月蹉跎,壮心不已……

此次重逢后,书信来往自然多了起来,他的字体,依然像当年的批语,遒劲工整,话语亲切。在信中,他不仅回忆往事,也关心文坛现状,还常常寄来剪报给我参读。我每有新作也必寄呈,请他批评,但他少有指谬,多是鼓励的话。渐渐地,我还发现,在称谓上,他称我为“金波贤弟”。见此四字,让我惊诧,让我惭愧,我连连惊呼:“先生,不妥不妥,这我可不敢当了。”他摆摆手,说:“我快九十岁了,你也过了古稀之年,有何不妥!我这是老朋友的称谓。”一句话,说得我鼻酸眼热。

逢年过节,我总想寄些礼品给先生,他总是批评我不要讲这些客套。他补充说:“我有需要,自会找你帮助。”果然,不久他就要我给师母买一双北京的布底便鞋,有时还托我代购些书籍,我都会欣然办妥,让他心安,我也心安。他也会有册页赠我,内有他亲自抄录的自己的旧体诗词。

后来得知师母病逝,后来又得知他住进了老年公寓,生活平和,心境淡然。我们这些四面八方的学生常去电话给他请安。一日,我忽然接他来电,他听到接电话的是我本人,他提高了嗓音惊喜地说:“金波,是你呀,身体很好吧!”寒暄了几句,他就挂断了电话。

放下电话,我忽然想起,就在前几天,有新闻报道:某杂志副主编金波猝死的消息……

去年先生来电说:“现在,我去看你们是不容易了,你们也是八十岁左右的老人了,趁着还能活动,来我这里聚一聚吧!”我不敢怠慢,又联系山南海北的老同学去看望王建瓴先生。那一天,我们大家忽然涌入他的房间,刚刚鞠躬问安,他看到我们一伙人都来了,就用宏亮的嗓音说了一句:“我喜出望外啊!”说完,他竟然掩面而泣了。

先生已96岁高龄,问他养生之道,他伸出食指和中指,说:“就两个字:顺心!”那一次的会面,我们大家都很顺心,开心。先生写了几张条幅赠送给大家,其中有一联是:七十犹称小弟弟,九旬才算老哥哥。